站内搜索
最新消息
《中医学基础问答》袁兴石著
来源: | 作者:pmo54c351 | 发布时间: 2019-08-14 | 3669 次浏览 | 分享到:

中医学基础问答

前言

中医基础学是一门重要的学问。它是临床实践的阶梯和指南,是中医学入门的必修课。

中医基础学内容广泛,浩如烟海。历代医书频繁问世以致后学者得以饱览。新中国成立 以来,中医学院就中医知识删繁就简,提纲挈领,编写了系统的教材。至此,后学者则免入歧途,实乃捷径之谓。我们在学习中体会到:抓住重点,以求一目了然,是学习医籍的好方法。有鉴于此,我们以原中医学院基础课目的复习思考题为主,适当增补了有关思考题,就《黄帝内经》《金匮要略》《伤寒论》《温病学》《中药学》《中医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七书中的问答410条逐一进行了解答。

本书分七章,分别按七书的次序编排,每题冠以问句,其后则出示解答。在解答过程中,获得了诸位老师的指导和同事们的支持。由于思题数目有限,故能够解答的面受到了限制,诸书中的精华部分很难说已经触及。我们虽有以问答形式以求一目了然的愿望,然力不能及。本着求知的欲望,此书的初步完成正是征求诸位老师的指教,取得教诲的好机会。为使此稿的相对提高,衷心希望诸位老师、前辈及同道们提出宝贵意见。若能以此而达到抛砖引玉之效果,则幸甚。

                            

作者:  袁兴石 

           

作者介绍 

袁兴石1953年4月24日(农历)出生于江苏大丰。江苏省名中医江苏省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毕业于南京中医学院(今南京中医药大学),40多年躬耕于中医临证一线,长期担任南京中医药大学等高校的临床带教和教学工作。对内科肝胆病脾胃病男性病等,妇科月经不调、不孕、附件炎、盆腔炎、更年综合症等疑难杂症有独特而丰富的实践经验。总结出:肝气下陷证治,宣化湿邪治慢性肝病,破气化痰治肝硬化,脾胃病强心补气论治,妇科化痰十法,气火理论治疑难病证等创新理论。经临床反复验证,多获良效。

 

                        

 

                      目    录

 

第一章《黄帝内经》问答

1.阴阳五行学说的精神实质是什么?他们在理论上有什么不同,关系是怎样的?

2.阴阳五行学说在祖国医学中可应用到哪些方面?试举例说明。

3.阴阳偏胜和阴阳离决的意义是什么?

4.五行生克的规律是怎样的?在实际上如何运用它?

5.阴阳五行学说在临床诊断治疗方面有哪些作用?试举例说明。

6.摄生应注意哪些方面?在方法上应注意哪些?

7.什么叫五劳七伤?如何理解它的实际意义?

8.饮食与人体的关系怎样?应怎样调节饮食?饮食调节对治疗有无关系,为什么

9.古代的摄生学说,现在为什么要研究它?其价值如何?

10.你对十二官以及十二官的功能是怎样理解的?

11.五脏与五官以及外在组织之间的关系怎样?又如何结合临床实际应用。

12.促使人体生长、发育、衰老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内脏和体征上有哪些变化

13.饮食物的消化过程怎样,其变为营养物质后,又是怎样运输到全身的?

14.什么叫营卫,营卫的功能及其互相之间的关系怎样?

15.试述精、气、血、津液、神在人体的生理功能及其病变特征。

16.十二经气血的多少在临床上有什么意义?

17.试述手、足三阴三阳经脉的分布概况。

18.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十五别络在人体的作用。

19.简述奇经八脉的病变。

20.试述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的异同点?

21.研究经络学说的重要意义何在?

22.怎样理解邪正虚实?

23.试述证候寒热虚实的机转。

24.试述外感致病因素发病的一般概况?

25.如何理解四时易发病及四时伏气发病?

26.试就“百病生于气”及“风者百病之长”的意义进行探讨。

27.外感疾病传变次序的基本表现是什么?

28.痹病有哪几种?它与痿证如何别?

29.怎样理解五脏六腑咳胀?

30.试述疾的病理机转?

31.形成痈疽的病理机转怎样?

32.脏腑发病的主证及五脏所恶在临床上有何价值?

33.试述你对病机十九条的认识怎样?

34.望色诊的原理是什么?在诊断时注意什么?

35.精明视物,黑白辨是精衰,其理论根据是什么?在临床上有何价值?

36.试述问诊的范围?在问诊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37.切诊包括哪些方面?脉诊的方法有哪几种?气口何以能反映各种病变?

38.脉诊应注意哪些问题,为什么?

39.试述你对代则气衰,细则气少”的理解?

40.在临床中怎样运用四诊?

41.在治疗工作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42.什么叫正治、反治?应用上有什么区别?

43.什么叫标本,标本在治疗上有何重要意义?

44.治疗上用药的目的是什么?应注意哪些问题?除服药外,又应注意什么问题?

45.试述方剂的配伍,和大、小、奇、偶方的治疗。

46.你对“有故无殒亦无殒”的意义是怎样理解的?

47.治痿独取阳明的意义何在?

48.什么叫五运?其在论理上分为哪几种?主要说明哪些问题?

49.什么叫六气?客主加临的规律怎样?

50.五运与六气怎样运用?

51.运与气的变化,对人体有何影响?

52.运气学说在治疗上的价值如何?

 

第二章《金匮要略》问答

1.你对“上工治未病”的看法如何?

2.你对“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篇有哪些体会?试举例说明。

3.辨别刚痉、柔痉的关键何在?你对治痉的方法有补充否?

4.风湿之病,以身体疼痛为征,但为什么常常在阴雨天气的时候发作较重,试言其理。

5.太阳中热(暍)有恶寒的症状存在,何以须用白加人参汤?

6.你对百合、狐惑、阴阳毒三病,在病名、病因方面的意见如何?有何经验

7.温疟与瘅疟的病机,症状及治疗有何不同?

8.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汤及柴胡桂枝干姜汤的主病如何?如何运用?

9.中风与痹证的主要区别何在?

10.历节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它是怎样起病的?

11.虚劳证候,有阳虚、阴虚之别,试从脉证来分析说明。

12.小建中汤对于虚劳所起的作用在哪一方面?

13.试鉴别肺痿、肺痈的一般脉证。麦门冬汤可以治肺痿否?

14.葶苈大枣泻肺汤和桔梗汤,同为治肺痈的方剂,在应用上有何不同?

15.奔豚气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16.试列举胸痹的成因及其主要脉证。

17.胸痹治分虚实,试从本篇内容各举一二例以说明之。

18.腹满有虚寒、实热之分,在症状上如何鉴别?

19.大乌头煎、当归生姜羊肉汤和乌头桂枝汤都是治寒疝之剂,其不同点何在?

20.同是宿食,何以有当吐、当下之分,其理由何在?

21.旋覆花汤除了治肝着之外,还可以治疗那些疾病?

22.试略述肾着的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

23.痰饮篇中的汗、下、利、温诸法,在临床上如何使用?并举出代表性的方剂。

24.“温药和之”的涵义何在?

25.肾气丸证、白虎加人参汤证,属于何种类型的消渴,它们的主要症状如何?                                         

26.栝蒌瞿麦丸证与猪苓汤证,除小便不利外,为什么皆有口渴?

27.试分析风水、皮水、正水、石水、黄汗的主证主脉?

28.试阐明越婢汤与防己黄芪汤的临床运用。

29.你对腰以上肿当发汗、腰以下肿当利小便的治水原则,有何见解?

30.谷疸、酒疸、女劳疸的成因如何?证候如何?主要的鉴别点何在?

31.试将黄疸病篇所有方剂的运用作一概括说明。

32.柏叶汤与泻心汤同是治吐血之剂,在应用上有何不同?

33.《金匮要略》谓先便后血用黄土汤,先血后便用赤小豆当归散,你对此有何体会?

34.呕家有痈脓,为什么不可用治呕之药,试言其理。

35.病人欲吐者不可下之,何以食已即吐者可用大黄甘草汤?试言其理?

36.呕逆有虚实,寒热之分,你在临床上怎样鉴别,如何治疗的?

37.桃花汤、白头翁汤同为治下利之剂,其应用上有何不同?

38.如何诊断疮痈发与不发?有脓无脓?

39.薏苡附子败酱散和大黄牡丹汤证,其不同点何在?

40.你对趺蹶手指臂肿、转筋、狐疝、蛔虫病用方有何体会?

41.试以药测证的方法,举出当归芍药散和白术散的一般证治。

42.曾有人主张半夏、干姜在胎前禁用,但为什么干姜人参半夏丸施于妊娠恶阻有效?

43.试讨论形成产后三大证的主要原因,并列举它们的一般症状。

44.当归生姜羊肉汤、枳实芍药散、下瘀血汤,这三方的适应证同以腹痛为主,在运用时应以如何区分?

45.你对热入血室的看法如何?

46.当归芍药散和小建中汤,同为治妇人腹痛的方剂,临床上应如何鉴别施用?

47.试举妇人病中半夏厚朴汤和甘麦大枣汤的一般见证。

48.你学习了“杂疗”,禽兽鱼虫禁忌”,以及“果实谷菜禁忌”三篇以后,有哪些收获?

49.你对本书的内容有何感想?

 

第三《伤寒论》问答

1.怎样理解病发于阳和病发于阴?

2.太阳病的性质主证、主脉是什么?

3.伤寒、中风、温病的状有何不同?

4.风温病是怎样形成的?它与后世温病学说中的风温是否相同?

5.桂枝汤的适应证有哪些?服桂枝汤应注意哪些事项?

6.桂枝各半汤、桂二麻一汤、桂二越一汤三方的治疗作用怎样?在临床上如何掌握运用?

7.桂枝加葛根汤和葛根汤的主治是什么?

8.桂枝汤、麻黄汤、大青龙汤,这三个汤证的鉴别怎样?

9.麻黄汤、桂枝汤二方的禁例各有哪些?为什么?

10.什么叫蓄水证?它的治法怎样?

11.蓄血证和蓄水证如何区别?

12.对治疗蓄血证的三方如何掌握使用?

13.桂枝附子汤证和桂枝新加汤证有何不同?     

14.你对麻杏甘石汤中,有汗用麻黄、无大热用石膏有怎样看法? 

15.太阳病误下而致的协热下利,机转有哪几种?怎样治疗?

16.试述苓桂术甘汤和真武汤的鉴别。

17.干姜附子汤和茯苓四逆汤在应用上有何不同     

18.结胸证是怎样形成的?和痞证如何鉴别?

19.大小陷胸汤和三物白散的适应证是什么?

20.试述几个泻心汤证的鉴别?

21.太阳病风湿证的三个方剂,怎样区别和应用?

22.什么叫做“纵”?什么叫做“横”?为什么它的症状不同,而治则一?

23.你学习了太阳篇有哪些收获?对你临床有何帮助?

24.试述白虎汤所主的脉证?

25.猪苓汤和白虎加人参汤同样治疗渴欲饮水,在临床上怎样分别施用?

26.试述三承气证的鉴别。

27.试述阳明病忌下的脉证。

28.阳明发黄是怎样形成的?治法怎样?

29.你对蓄血证的看法怎样?

30.小柴胡汤的主证是什么?

31.试述少阳病在治法上的禁忌?

32.大柴胡汤的主证是什么?

33.小柴胡证兼有表证未解,应以何法治之?

34.少阳病热入血室,应如何治疗?

35.何谓合病和并病?两者有什么区别?

36.试述太阳阳明合病用葛根汤、麻黄汤治疗的意义?

37.试述太阴病的主证、主脉。其病理机制怎样?

38.桂枝加芍药汤和桂枝加大黄汤的主证有何不同?

39.少阴病的证候是怎样的?

40.试述真武汤、附子汤两个方证的异同?

41.如何才能正确掌握四逆汤、通脉四逆汤、白通汤、白通加猪胆汁汤等方在临床的运用?

42.使用桃花汤的关键是什么?

43.你对黄连阿胶汤证与猪苓汤的心烦不得眠是怎样理解的?

44.试述四逆汤和四逆散证的鉴别。

45.少阴病为什么禁汗、禁下?

46.少阴病既然禁下,为什么也有用大承气汤?

47.你对厥阴篇的提纲看法如何?

48.为什么说厥阴证寒少热多是病退?

49.寒厥、热厥如何辨别?如何治疗?

50.白头汤证和桃花汤如何鉴别?

51.你对麻黄升麻汤看法如何?

52.试述蛔厥的症状及治法?

53.当归四逆汤证的主证怎样?和姜附四逆汤是否相同?

54.“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和“厥应下之”,该如何解释?

55.霍乱病吐泻后所出现的亡阳脱液的变有哪些?怎样治疗。

56.为什么霍乱病新瘥后要注意饮食?

57.伤寒劳复有哪些治法

58.竹叶石膏汤的适应证是什么?

 

第四章《温病学》问答

1.什么是温病它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2.试述温病与伤寒的区别

3.什么是瘟疫?它与一般温病的关系怎样

4.辨别温病病因有何临床意义?

5.试述风、暑、湿、燥与温病的发病关系?

6.试述温病过程中卫、气、营、血分的证候反映及其病机变化。

7.怎样掌握温病过程中的三焦病机变化?

8.辨舌验齿,在温病诊断上有何意义?

9.白苔有主表的、有主湿的,临床怎样辨别?

10.黄燥苔和黄腻苔的主候病机有何不同?

11.阳明腑实所致黑苔与水竭液枯所致黑苔有何区别?

12.绛而鲜泽与绛而光亮的舌苔,所主病候有何不同?

13.齿燥有哪几种类型,主候哪些病变

14.温病邪热过盛,表现在五官方面有哪些变化?

15.温病过程中的实证、虚证,体现于脉象方面有哪些变化?

16.试述斑疹的成因及其诊断意义?

17.温病过程中的发热有哪几种类型?

18.神昏谵语有因热闭心包,有因痰迷清窍,临床如何辨别?

19.怎样辨别动风痉厥之属虚、属实?

20.使用解表法应注意哪些问题

21.清气法、清营法、凉血法其作用有何不同?

22.试述温病和解法的具体运用。

23.试述化湿法的使用宜忌

24.滋阴法在温病治疗上有何意义怎样运用?

25.风温是怎样形成的?初起有哪些证候特点?如何治疗

26.风温为什么有顺传、逆传?其证候怎样?

27.风温为什么易发红疹?怎样治疗?

28.风温热盛动风与阴虚动风的证治有何区别?

29.春温初起证治与风温有何不同?

30.春温为什么容易发斑怎样治疗?

31.试述春温腑实而兼正虚的证治?

32.治暑温为什么首用辛凉、终用甘酸敛津?

33.暑温有哪些兼证?怎样治疗?

34.怎样辨治暑厥与暑风?

35.试述湿温初起的证候特点与治疗宜忌。

36.湿温湿重于热和热重于湿的证治有何不同?

37.湿温为什么易发白㾦?有何诊断意义?

38.湿温酿痰蒙蔽心包与热入心包怎样辨治?

39.湿温后期为什么易大便下血?应怎样处理?

40.试述伏暑的成因及病候特点。

41.伏暑邪在少阳胆和阳明胃时,有哪些见证?怎样治疗?

42.试述秋燥的病候特点与治疗原则。

43.怎样辨别凉燥、温燥

44.燥邪入肺可引起哪些见证,怎样治疗?

45.大头瘟的见证怎样?用什么方法治疗?

46.试述烂喉痧的证治概况。

47.湿热疫的病机怎样?有哪些见证?用什么方法治疗?

48.试述湿热疫的一般变情况。

49.试述暑燥疫的病机、证候与治疗。

 

第五章《中药学》问答

1.中药的性能包括哪方面?四气五味的内容是什么它对临床用药有何意义?

2.什么叫药物配伍?为什么要配伍,配伍后药物之间可以发生哪些作用?

3.何谓解表,解表药分哪几类?其功用与适用范围有何不同?

4.麻黄与桂枝同为辛温药,其功效有何不同?

5.哪些药物常用于发表透疹?

6.泻下药分几类,各类的功用及适应证有何不同?

7.试述大黄与芒硝功用的异同点。

8.甘遂、大戟、商陆有何功效?主要适用于何病?使用时应注意些什么?

9.火麻仁、郁李仁的主要适应病证是什么?

10.清热药常分哪几类?各类适应证有何不同?

11.使用清热药应注意哪些问题?

12.哪些药物偏于清热燥湿?哪些药物偏于清虚热?使用时注意点如何?

13.试具体说明黄芩、黄连、黄柏三药的功效异同点?

14.温里药具有哪些作用?主要适用于哪些病证?

15.附子、干姜、肉桂的功效,适应证有何异同?

16.附子与乌头的功效有何不同?使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7.肉桂与桂枝的功效有何异同?

18.何谓化湿药、利湿药两者区别何在?

19.临床应用化湿药、利湿药应注意哪些方面?

20.试从茯苓、车前子、木通、金钱草、萆薢等药物功效区别其利湿方面的不同点?

21.独活、威灵仙、木瓜、防己、秦艽、豨莶草、丝瓜络等药物的功用和区别。

22.使用祛风湿药应注意哪些问题?

23.什么叫开窍药?开窍药主要适用于哪些病证?

24.使用开窍药应注意些什么?

25.补气药主要适用于哪些病证?人参、黄芪、白术同为补气之品,有何不同?

26.使用补虚药为什么常配伍理气药?补血药为什么常配补气药

27.补阴药主要适用于哪些病证?麦冬、枸杞子、熟地黄均能补阴,有何不同?

28.补气、补血、补阴、补阳药有何不同?常适用于哪些病证?

29.补阳、升阳、潜阳、温阳、回阳有何不同?试举例说明。

30.理气药与祛寒药、化湿药均适用于脾胃病,二者有何不同?

31.陈皮与青皮,枳壳与枳实的功效异同点何在。

32.大蓟、白及、参三七、茜草、蒲黄的功效异同点何在?

33.活血化瘀药主要适用于哪些病证?川芎、乳香、没药、丹参、桃仁、地鳖虫的功效有何不同?

34.牛膝具有哪些功用?使用时应注意什么,为什么?

35.什么叫安神药?安神药分哪几类?

36.养心安神药和重镇安神药的适应证是什么?

37.化痰药主要适应证有哪些?半夏、桔梗、瓜蒌同为化痰药,其功效有何不同?

38.葶苈子、旋覆花、桔梗、杏仁的功用有何区别,适应证是什么?

39.消导药的功用及适应范围如何?

40.消导药在临床使用中的一般配伍方法是什么

41.消导药中哪些药物偏于消肉积,哪些药物偏于消米面积?

42.使用驱虫药应注意哪些问题?

43.驱虫诸药在主治不同虫证时各有哪些选择?

44.试述收涩药的功用及适用范围?

45.试述龙骨、牡蛎的功效异同点?

46.何谓外用药?外用药的主要作用和一般适应证是什么?

47.使用外用药,一般应注意哪些问题?

48.如何煎煮中药汤剂

49.十八反、十八畏,妊娠服药禁忌的内容是什么?

 

第六章《中医方剂学》问答

1.“八法”的意义和运用怎样,试分别叙述?

2.方剂与治法的关系怎样?

3.方剂配伍组成的原则是什么,其意义如何?

4.运用成方时为什么要变化?如何变化?

5.不同剂型的应用,对治疗有什么关系?

6.试述解表剂的意义、适应范围,及其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7.银翘散和桑菊饮的异同点何在,试分析说明。

8.滋阴解表法的组成与适应范围怎样试举方说明之。

9.阳(气)虚兼有外感表证的治法怎样

10.分析败毒散的组成意义、适应证候及变化使用。

11.试述涌吐剂的意义、功用、适应范围和使用时注意事项。

12.分析瓜蒌散、三散的组成、功用和主治。

13.试述泻下剂的意义、适应范围以及应用时的注意事项。

14.试述大承气汤的组成意义、主治病证怎样及如何变化使用。

15.大陷胸汤和大承气汤在组成意义及运用方法上的异同点何在?试分析说明。

16.试述十枣汤的组成意义、适应病证及其变化运用(联系控延丹,舟车丸进行分析)

17.温下剂的组成方法与适应病证如何?并举方说明。

18.麻子仁丸和黄龙汤的组成意义怎样?如何区别运用?

19.比较小柴胡汤和蒿芩清胆汤的组成意义及适应病证的异同之点?

20.调和肝脾剂是怎样组成的,适用于哪些病证,试举方说明。

21.试述半夏泻心汤和黄连汤的组成意义、主治病及变化使用,并分析他们之间的异同之处。

22.试述表里双解剂的意义、应用原则应用时其注意事项。

23.试分析厚朴七物汤和大柴胡汤在组成意义及运用的异同点?

24.分别阐述石膏汤与五积散的组成意义、功用和适应病证。

25.试述清热各法的组成和适应病证,并分析他们之间同中有异之处?

26.白虎汤和竹叶石膏汤的在组成意义、功用及主治病证方面的异同点何在?

27.在清气分热剂与清营凉血剂的基础上,试分析清瘟败毒饮的组成意义、治病机理及其加减变化。

28.试分析龙胆泻肝汤与左金丸、泻黄散与清胃散、黄芩汤与白头翁汤在组成功用以及主治方面的异同点。

29.分别阐述香薷散与六一散的组成意义、主治病证及其变化运用。

30.芳香开窍剂的意义、分类及适用范围怎样?运用时应注意些什么?

31.试牛黄清心丸至宝丹、紫雪丹三方作比较。

32.苏合香丸的组成意义怎样?能治疗哪些疾患,为什么?

33.温里回阳剂的意义、分类和适用范围怎样?运用时应注意些什么?

34.温中祛寒剂的组成和适应范围怎样?试举方分析。

35.四逆汤的组成意义和主治怎样?如何变化运用。

36.试述黑锡丹的组成意义和主治,并扼要分析其治病机理。

37.真武汤和附子汤在组成、功用、主治方面的异同点,试作分析说明。

38.试述当归四逆汤的组成意义与主治证候。

39.消导剂与消法的关系怎样?它与泻下剂有何区别?运用时注意些什么?

40.试述枳实导滞丸的组成意义和适应证。它与保和丸在组成功用主治方面有何区别

41.枳实消痞丸,从哪些方变化而来?主治怎样?为什么说它是消补兼施之剂,其重点何在?

42.分析鳖甲煎丸的组方意义和主治。

43.试述补益剂的意义和分类,及临床上如何运用?

44.分析四君子汤的组成意义、主治病证及其变化运用。

45.补中益气汤的配伍意义和治病机理怎样?试分析说明之。

46.试述四物汤的组成意义、适应范围及其变化运用。

47.归脾汤的组成意义和主治怎样?

48.补阴法和补阳法的配伍运用怎样?试举方说明。

49.比较六味地黄丸与肾气丸的异同点,二方的变化运用怎样?

50.试述安神丸同珍珠母丸的组成意义及主治方面的异同点?

51.试述固涩剂的意义、分类、适应范围和应用注意事项。

52.前人云“利无止法”桃花汤与真人养脏汤,二方均有敛涩之品之止痢,试言其理,并将二方之异同点作一比较。

53.行气法的组织和配伍运用怎样试各举例说明。

54.试述用于降胃气、降肝气、降肺气的方药配伍及其运用。

55.活血化瘀药中往往配伍补血药,止血剂中往往配伍祛药,其理何在,试分析说明。

56.试述咳血方的组成意义和治病机理。

57.槐花散与黄土汤同治便血,为什么用药各异,试作比较。

58.试述小续命汤的组成意义及主治病证。

59.试述独活寄生汤与蠲痹汤在组成功用,主治方面的区别点。

60.羚羊钩藤汤与阿胶鸡子黄汤均为平熄内风之剂,二者如何区别运用?

61.祛湿剂的分类怎样?适用于哪些疾患?

62.平胃散的组成意义和主治怎样,如何变化运用?

63.清热利湿剂的组成及适应证如何?并举方分析。

64.比较五苓散和猪苓汤在组成意义及适应证方面的异同。

65.试述润燥的意义、适用范围,及使用时应注意事项。

66.清燥救肺汤的组成意义和主治怎样,试作分析说明。

67.麦门冬汤的组成意义、功用、主治、变化运用怎样?

68.祛痰的常用方法有哪些?试将各法的适应证和常用方剂作一归纳。

69.二陈汤的组成意义、功用、主治怎样?变化运用如何?

70.分析滚痰丸和冷哮丸二方的组成意义。

71.将常用的驱虫方剂做一归纳。

72.分析比较乌梅丸和连梅安蛔汤的异同

73.外科学常用哪些内治方法如何运用试概述之。

74.仙方活命饮、阳和汤二方的组成意义和主治怎样?

75.试述大黄牡丹皮汤和薏苡附子败酱散的组成意义及主治病证。 

 

第七章《中医内科学》问答

1.试述风寒感冒、风热感冒二大类型的证候特点,并说明各自不同的治法及处方。

2.咳嗽的辨证要点有哪些?治疗上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3.如何鉴别各类咳嗽的主症特点,并归纳说明一般症候。

4.怎样区分哮与喘的不同

5.哮病有哪些特征并鉴别冷哮、热哮的不同,分别说明治法及主方。

6.感冒和咳嗽在病因、病机和证候特点上有哪些异同

7.哮病的病因病机怎样?致病的主要机制是什么为什么涉及到脾肾,它与临床治疗有什么关系

8.试述痰饮的病理机转。

9.四饮有哪些主证?如何立法选方

10.试从病因、病机、症状对肺痈、肺痿加以鉴别。

11.肺痿辨证分类的重点是什么?如何治疗?

12.肺痈在病情上有哪些演变?怎样处理?

13.失音在辨证中注意什么原则风寒、痰热、阴虚失音三类症状和治法、方药怎样?

14.虚劳辨证、治疗的原则有哪些?为什么?

15.阳气虚弱、阴血不足的一类症状怎样?在脏腑病候上有哪些特点?如何治疗?

16.劳瘵病应当怎样辨证并从主证及一般症状鉴别不同类型的特点,并说明治法、处方。

17.呃逆的辨证原则有哪些寒呃、热呃、虚呃三类应当采用什么治法?

18.噎膈、反胃有哪些异同点?

19.试述噎隔的病机、主证、治疗原则。

20.试述泄泻的发病机理。

21.泄泻应当怎样分类?如何治疗。

22.痢疾的主证怎样?其辨证原则有哪些

23.分述湿热痢和寒湿痢两者的证治。

24.试分析泄泻、霍乱、疟疾三者在病因、病机、治疗等各方面的异同。

25.说明疟疾的发病机理。怎样辨证分类施治。

26.如何鉴别各类疟疾的特点。

27.治疗疟疾的主要原则及方剂有哪些?如何根据不同类型加以配伍

28.寒积腹痛有哪些症状?如何治疗?

29.试述黄疸的病因、病机,及鉴别阴黄、阳黄、急黄的证候特点,并说明其治疗原则。

30.胃脘痛的辨证原则有哪些,相互之间的病机演变怎样

31.肠痈的发病机制怎样

32.肠痈有哪些主症?如何辨分别施治?

33.便秘可分几类?其证治有何不同?

34.中风的病理机制是怎样?

35.怎样来辨别中经络、中脏腑的证候?

36.怎样概括闭证与脱证的病机?可采取哪些急救措施?

37.中风病何为本虚,何为标实?临证时应怎样分别施治?

38.根据眩晕的分类,分述其病因、病机。

39.眩晕各型的主证、主治、方剂有哪些

40.厥证有哪些特征?它和中风如何鉴别?

41.气厥、痰厥、食厥的主证和治疗有何不同?

42.中风和厥证的症状区别。

43.外感头痛有几种分类,分述其证候特点。

44.内伤头痛有几种分型?分述肝阳与痰浊头痛两型的病机与证治。

45.分述四类胁痛的病因病机。

46.气郁、火盛、血瘀、阴伤胁痛主证及立法方药怎样?

47.为什么说外风、内风都可形成中风?二者病理机转有何区别和联系。

48.怎样区别中风闭证和脱证的证候特征?并说明其病机以及怎样处理?

49.眩晕与头痛其病变与那些脏器经络有关?试区别其异同点,并分述眩晕与内伤头痛在病机虚实上的演变关系?

50.概括归纳外感头痛与内伤头痛的具体病机。

51.中风与厥证在病理机制上有无区别?

52.积聚有哪些特征?其主要的病机应如何归纳。

53.积聚为什么辨邪正虚实与病程论治

54.分述气滞、火郁、血瘀、痰湿、气虚和阴虚积聚的具体病因、病机和立法处方。

55.臌胀的致病因素有哪些?它的病理机制是怎样的?

56.臌胀怎样辨别虚实?其治疗原则是什么?

57.臌胀有几种治法?它的适用范围怎样?

58.五疝各有哪些主证?如何分别治疗?

59.胸痹的病因病机是怎样的

60.胸痹的主证、主脉怎样?如何抓住证候重点,进行分类治疗?

61.积聚的病机属性有几类

62.癥积与臌胀之间有哪些恶劣转归?

63.心悸的病因、病机是怎样的?可分析归纳说明。

64.如何区别心悸的不同类型?分别说明其治疗方法。

65.不寐与多寐的病理机制有何不同?

66.不寐有几种分类?它们在证候上有哪些特点?采取何法、何方?

67.癫狂两证在病机方面各有哪些特点?

68.癫狂病应如何辨证及分类施治?

69.痫证有哪些证候特征?它与中风、厥证、痉证有何异同?

70.痫证与癫狂有什么异同?

71.痫证是根据什么原则分类辨治的其辨证原则有哪些?

72.癃闭的病机如何?怎样辨证分类治疗

73.癃与淋有什么关系?

74.脚气病的主症是什么?如何鉴别湿脚气干脚气和脚气冲心?

75.脚气病的治疗原则和具体措施有哪些?

76.痿病有哪些特征?肝肾不足,湿热浸淫两证的症状及治疗怎样

77.蛔虫、寸白虫各有哪些临床特征?怎样治疗?

 

 

第一章《黄帝内经》问答

1.问:阴阳五行学说的精神实质是什么?它们在理论上有什么不同,关系是怎样的?

答:阴阳五行学说是以自然现象的变化及规律来探讨人体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也就是人体功能活动和物质结构及其相互关系的概括说明阴阳五行学说是内经理论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论理工具,在整个中医学中起着主导和核心作用。

阴阳学说,主要是综合说明人体的对立矛盾及其统一性;五行学说,主要是说明人体内部的复杂情况及其生克制化规律。阴阳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消长、相互转化的。五行之间存在着生克乘悔的关系。

阴阳和五行是相互印证、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

2.问:阴阳五行学说在祖国医学中可应用到哪些方面?试举例说明。

答:阴阳五行学说在祖国医学中可应用到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方面。举例如下:生理方面:“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脏腑中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五行分属五脏,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

病理方面:“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热则寒,重寒则热”;“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阴阳离决,精气乃绝。”五行乘侮。

诊断方面:“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治疗方面:“寒者热之,热者寒之”“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培土生金,扶土抑木。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3.问:阴阳偏胜和阴阳离决的意义是什么?

答:阴阳偏胜的意义乃指亢盛、实证;阴阳离决乃指极虚之证,即人体阴阳的总崩溃。

4.问:五行生克的规律是怎样的?在实际上如何运用它?

答:五行生克的规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五行分属五脏,在生理上,主要用于说明脏腑间既相互滋生(相生)又相互制约(相克)的变化规律;在病理上,主要运用五行乘侮规律解释疾病的传变关系,还可察知疾病的预后。

5.问:阴阳五行学说在临床诊断治疗方面有哪些作用?试举例说明。

答:在诊断方面:可将四诊八纲之所获分属阴阳两大类,再用五行学说找出疾病和脏腑间的联系。

在治疗方面:阴病治阳,阳病治阴;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例:目赤肿痛、胃呆纳少,证系木火亢旺,有乘土之势,治疗主以泻肝,佐以清心、健脾。即实则泻其子;夫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6.问:摄生应注意哪些方面?在方法上应注意哪些?

答:应注意致人于疾病的内因和外因二方面,尤重于内因情志。

方法上注意:精神保养;体育锻炼;饮食起居的调节;周围环境的适应及避免外邪的侵袭。

7.问:什么叫五劳七伤?你对它的实际意义怎样理解?

答:五劳指:“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七伤指:“大饱伤脾,大怒气逆伤肝,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形寒、寒饮伤肺,忧愁思虑伤心,风雨寒暑伤形,大恐惧不节伤志。”

实际意义:做到起居有时、食饮有节、不妄作劳;防患于未然;给审证求因提供线索;治疗疾病有的放矢。

8.问:饮食对人体的关系怎样?应怎样调节饮食?饮食调节对治疗有无关系,为什么?

答:饮食精微,为人体气血津液生化之泉,先天之精补充之源,四肢百骸,五脏六腑赖其濡养。日常饮食应五味调和,不可偏嗜。调节饮食,可促使邪去正复。

9.问:古代的摄生学说,现在为什么要研究它?其价值如何?

    答:古代摄生学说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思想,对预防医学有重要意义。

10.问:你对十二官以及十二官的功能是怎样理解的?

答:十二官,即心、肝、脾、肺、肾、膻中、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古人为了记忆各别功能将其用十二种官职来形容,而称十二官。

十二官的功能,总的讲,五脏是贮藏精、气血、津液,六腑是主管饮食物的收纳、消化、吸收、传导、排泄。“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

心:主神志、血脉,主汗液,其华在面,开窍于舌。

肝:主藏血,主疏泄;1)情志方面,2)消化方面;主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 

脾:主运化;1)运化水谷精微,2)运化水湿;统血、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与肃降,主皮毛,通调水道,开窍与鼻。

肾:藏精,主人体的发育与生殖;主水、纳气;主骨,生髓,通于脑,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及二阴。

膻中:分担心的部分功能;代心受邪。

胆:内藏胆汁,以助消化。

胃:受纳,熟腐水谷。

小肠:泌别清浊。

大肠:受盛小肠之物,变化传导糟粕。

膀胱:贮藏津液和排泄小便。

三焦:总司人体的气化,是水谷精微生化和水液代谢的通路。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脏与脏之间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它们之间既分工又合作,互相联系,相互依赖,构成了有机整体。

心与肺:心主一身之血,肺主一身之气,两者配合,保证气血运行正常,维持人体新陈代谢。

心与脾:心主血,脾生血,脾气足则血有生化之源,而心血充盈,心血足不断滋养脾的运化。

心与肝:肝藏血,心主血,二者配合,完成血液环流,肝主疏泄,心主神志,人的精神活动主要由心来主宰,但与肝也有关。

心与肾:心火下降,以资肾阳,而温煦肾阴,使肾水不寒,肾水上济,以资心阴,濡养心阳,使心阳不亢。

脾与肺: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肺气的健旺,有赖于水谷精气的不断补充。“脾为生气之源,肺为主气之枢。”

肝与肺:肝气升发,肺气肃降,关系到人体气机升降运动。

肾与肺:主要表现在水液代谢和呼吸两个方面。

肝与脾:肝藏血而主疏泄,脾生血而司运化,脾胃的升降与肝气的疏泄关系密切。

脾与肾: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相互滋生,相互促进。

肝与肾:肝藏血,肾藏精,精血互生。

脏与腑,主要是表里关系,脏为阴,腑为阳;阴主里,阳主表,心与小肠,肺与大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一脏一腑,一阴一阳,一里一表,它们通过经脉互相络属,相互配合,组成脏腑表里关系。

11.问:五脏与五官以及外在组织之间的关系怎样?又如何结合临床实际应用

答: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口唇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肾之官也。“五官者,五脏之阅也。”

肺主皮毛,肝主筋,脾主肌肉,心主血脉,肾主骨。

肺气不宣则鼻窍不利,皮毛开合失司;肝经有病,可致目黄、目赤、目涩、抽筋等;脾有病可唇肿痒或不华,肌肉瘦削;心有病则舌不利,血脉不和;肾虚则耳聋、耳鸣、耳轮枯,齿乃骨之余,肾虚则齿摇。

12.问:促使人体生成、发育、衰老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内脏和体征上有哪些变化

    答:“男女媾精,万物化生”,精是构成人体与营养人体的物质。肾气又是促使人体生成、发育、衰老的主要因素。

这一过程中,人体内脏和体征的变化是:“女子二七肾气盛,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丈夫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合,故能有子,……,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

13.问:饮食物的消化过程怎样其变为营养物质后,又是怎样运输到全身的

答:饮食物的消化过程:胃的收纳热腐;肝的疏泄,脾的运化;肾阳蒸腾。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食物入胃消化后,其中精气输布到肝,并浸润以滋养于筋;通过脾脏把其中精微物质归送到心,并浸润滋养血脉,由血脉流入经脉,由经脉归到肺,肺集合了全身的经脉,又把精气输送到周身皮毛;皮毛和经脉中的精气相会合,又集中到胸中,通过心的作用,流行于四脏,使全身气血的运行能够平衡协调。

14.问:什么叫营卫营卫的功能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怎样

答:营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肺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

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慓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盲膜,散于胸腹。

营在脉中是卫的凭依,卫在脉外,是营的动力。卫在外靠营的支持,营在内是卫的镇守者。

15.问:试述精、气、血、津液、神在人体的生理功能及其病变特征。

答:气,一为构成人体和维护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二是指脏腑组织的生理功能,包括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等。其功能特点概括起来,即对人体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等作用。其病理主要表现为气虚、气脱和气滞、气逆,即上述功能衰退或失调。

血循行全身,起营养和滋润作用,病理表现为血虚、血瘀或血热等。

津液指人体正常水液及某些分泌物,其清而稀为津,厚而浊为液。津随三焦之气,出入于肌肤腠理之间,以温养肌肉、充润皮肤。液由三焦布散,而利关节、填补精髓、濡润空窍。其病理表现主要为津液不足致脑髓空虚、精生乏源、血失补偿、关节不利、皮肤枯燥等;或为津液过剩,停留体内致浮肿、臌胀、腹泻、痰饮等。

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密切,气为血之帅,可以生血、行血、摄血;血为气之母,血能载气血脱则气亦脱。气可以化水,可以生津,津液的生成、输布、排泄等都依赖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反之,水停则气阻,气亦可随液脱。津液与血同源,津枯则血燥,耗血可伤津。

精:广义的精包括精、血、津液;狭义的精指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精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是生命活动的能力,神是生命活动的表象。精为气之母、神之宅,精、气、神三位一体,存则俱存、亡则俱亡。

16.问:十二经气血的多少在临床上有什么意义

答:十二经气血多少,对于临床治疗是有一定指导意义的,如《素问·血气形志》说:“刺阳明,出血气;刺太阳,出血恶气;刺少阳,出气恶血;刺太阴,出气恶血;刺少阴,出气恶血;刺厥阴,出血恶气也。”

这里所说的恶血、恶气的“恶”字,作“不宜”解。恶血即不宜出血,恶气即不宜出气。太阳、厥阴经,因其皆为多血少气,故均宜出血,不宜出气;少阳、少阴、太阴经,因其皆为多气少血,故均宜出气,不宜出血。总之,凡是多血少气者,可泻其血而勿可伤其气,多气少血者,可泻其气而勿可伤其血。

17.问:试述手、足三阴三阳经脉的分布概况。

答:手三阴经胸内手,手三阳经手外头;足三阳经头走足,足三阴经足腹胸。

手三阴经分布在手臂臑部的内侧,其具体情况是:手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手三阳经分布在手臂臑部的外侧,其具体情况是:手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

足三阳是从头面部下行,在躯干部分分布的情况是:足太阳行身之背,阳明行身之前,少阳行身之侧;而下肢部分则行于股胫外侧,其分布情况是:足阳明在前,少阳居中,太阳在后。

足三阴经在下肢部循行于胫股内侧,上行入腹胸,其具体情况是在内踝上八寸以下:足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八寸以上则厥阴与太阴交叉,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仍在后。

18.问: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十五别络在人体的作用

经络在人体有网络全身、沟通内外、联系表里的作用,从而使机体进行着有机联系的整体活动。

十二经脉是整个经脉系统的主体。他们以五脏、六腑与心包络、十二脏腑为主,各系一经,分别运行于头面、躯干、四肢,主要作用表里相传、上下相传。

奇经八脉在十二经脉之间,起着综合调节的作用。它与十二经脉关系为,十二经脉犹如“江河”,奇经八脉犹如“湖泽”。督脉,总督一身之阳经;任脉,总任一身之阴经;冲脉,十二经脉之冲要;带脉,总束阴阳诸;。蹻脉,共同主持人体的运动功能,同时又都走到目内眦而司眼睑的开阖;阴维脉,维系诸阴经、主营;阳维脉,维系诸阳经而主卫。

十五别络,是自经脉别出的分支,能在经与经之间担任主要的联络活动。十二经脉在肘膝以下,各有一络,络于相互表里的阴阳两经之间,从阳走阴,从阴走阳,为十二经脉在四肢互相传注的纽带,也就是说它们参加了十二经脉的整体循环,督脉别络除别走太阳经以外,并能联络任脉与足少阴经脉,任脉的别络络于冲脉。脾更另有大络,能够总统阴阳诸经络,这三者都在躯干而发挥其联络的作用。

19.问:简述奇经八脉的病变

答:督脉为病,脊强反折;任脉为病, 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冲脉为病, 逆气里急;带脉为病, 腹满,腰溶溶如坐水中;阴蹻为病, 阳缓而阴急;阳蹻为病, 令人阴缓而阳急;阴维为病, 苦心痛;阳维为病, 苦寒热。

20.问:试述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的异同点?

答:同点,是人体气血运行、经过、联络的通路。

异点,十二经脉为经络之主体,其经脉各有所属脏腑,一阴一阳,一表一里,相互配合,相互联系。奇经八脉,并无固定的阴阳表里配偶关系。

21.问:研究经络学说的重要意义何在 ?                                    

答: 经络学说和阴阳五行、脏腑、营卫气血等共同组成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这一学说在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方面都有其相当重要的的实践意义,枢·经别》说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这说明了经络学说在祖国医学上的价值。

22.问:怎样理解邪正虚实

答: 邪是致病因素,正是抗病能力;精气夺则虚,邪气盛则实。

“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疾病的发生,主要是内因,外因是次要方面,但有时外因亦可处于主导地位。

疾病的轻重又取决于邪正的相互对抗的消长情况,邪气旺盛为实,正气衰微为虚;虚实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实证失治、误治,可转为虚证,虚证经适当治疗好转,亦可由虚转实或转愈。掌握邪正治法:祛邪不忘顾正,扶正以祛邪;掌握虚实治法,则实则泻其子,虚则补其母;实者泻之,虚者补之。 

     23.问:试述证候寒热虚实的机转。

答: 寒和热是指疾病的性质。寒证是感受寒邪,或机体的机能活动衰减的反映。热证是感受温热之邪,或是机体的机能活动亢盛的表现。虚、实是辨别体质的强弱和病邪的盛衰。虚是指正气不足,实是指邪气有余。“阴气少而阳气胜,故热而烦满也,阳气少阴气多,故身寒如从水中出……”分而言之,如:

阳虚则外寒:风寒外束,阳气被遏不达肌表,不得温煦而恶寒。 本有阳虚,卫阳不足,不能温养肌肤而畏寒。

阳胜则外热:寒邪入侵,肌腠闭塞而无汗,卫阳之气不得向外发越,热气不能疏散,故外热。

阴虚则内热:劳倦伤脾,不能为胃行津,胃气积而不化,郁为内热。津液不足,水不济火,阴不胜阳而成内热。

又有真寒假热,阴盛格阳;真热假寒,阳盛格阴之危证,应注意鉴别。          24.问:试述外感致病因素发病的一般概况。

答:六淫为病多与季节气候居处环境有关;六淫邪气可单独伤人致病,亦可两种以上侵人而致病;六淫在发病过程中可以相互影响,亦可以相互转化;六淫为病其发病途径多侵犯肌表,由表及里,亦可以表里同病。

(1)风:风为百病之长,易兼挟它邪侵人;风为阳邪,其性发泄,伤于风者,上先受之;风善行而数变;风性主动。

症:感冒,有兼寒、热、湿的不同;风痹;风水;风疹。

(2)寒: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凝滞主痛;寒性收引。主病:外感寒邪;寒伤脾胃。

(3)暑:暑为阳邪,其性炎热;升散,易耗气伤津;暑病多湿。主病:伤暑;中暑;暑湿。

(4)湿:湿性重浊;湿性黏滞,阻碍气机;湿为阴邪易伤阳气。主病:伤湿,湿痹。

(5)燥:燥为阳邪,其性干燥;易伤肺伤津液。主病:温燥;凉燥。

(6)火:火为热之极,其性炎上;易耗伤阴津;易动风动血。主病:实火;虚火。

     25.问:如何理解四时易发病及四时伏气发病?

     答: 四时的气候变化中,每一季节都有它不同的特点,因此除了一般的疾病外,常常可以发现一些季节性的易发病,例春善病鼻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伏气发病: 人体受邪之后,邪留体内,久而不发,后由某种因素,如饮食起居失调情志变动等,引起人体气血运行失常,邪就乘机而起,与正气相搏而发病。“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夏伤于暑,秋为疾疟;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冬伤于寒,春必温病。”

26.问:试就“百病生于气”及“风者百病之长”的意义进行探讨。

答:气对人体有推动、温煦、气化、固摄、防御的功能,上述功能的正常,人体才能进行营养的摄取、分布,各组织器官正常活动以维持人体生命,如果上述气的功能失调,则诸疾、百病生。

风为百病之长:指风邪是导致多种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居六淫之首。临床上风邪引起的疾病最为广泛,外感病中风可以和多种邪气相合,如风与寒合为风寒,风与湿合为风湿,与热合为风热等。指疾病变化过程中常出现的症状,如眩晕、抽搐、肢体震颤麻木等。“故风者,百病之长。”

27.问:外感疾病传变次序的基本比表现是什么?

“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里,其脉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脏者,故可汗而已;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受病,荣卫不行,五脏不通,则死矣。”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28.问:痹病有哪几种?它与痿证如何鉴别?

答:痹分肢体痹、脏腑痹。

肢体痹又有行痹、痛痹与着痹三种,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实证由风寒湿之气杂合而成;虚证由卫阳不足“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虚证在症状上是麻木不仁,实证则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痠楚重滞等感觉。

内脏痹、肺痹为“烦满、喘而呕”;心痹为“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阙气上则恐”;肝痹为“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上为引如怀”;脾痹为“四肢懈堕,发咳呕汁上为大塞”;肠痹为“故饮而不得出,中气喘争,时发飱泄”;胞痹为“少腹膀胱按之内痛,若沃以汤,涩于小便上为清涕”;

与痿证鉴别:痹痛痿不痛,痹之晚期不能行走乃肿于痛,痿者痿弱不用,不能行走耳。痿证多由于内脏气热,阴液枯竭,以致筋骨肌肉失却滋养成,其病大多由内及外;痹证由风寒湿邪,伤及皮肉脉筋骨而致。痿为持续性,痹为发作性的。

29.问:如何理解五脏六腑咳胀?

答:五脏六腑功能失调,均能影响肺的宣散、肃降之职而致咳。气郁则胀,五脏六腑功能失调,气机升降出入不利则胀。

30.问:试述疟疾的病理机转?

答:邪乘于外,正虚于内,内外合邪,邪舍营卫,停于少阳成疟。邪气出入营卫之间,正邪交争则作,邪入与阴争则寒,邪出与阳争则止;邪正相离,邪气伏藏,不与营卫相搏则止;久延正虚,痰瘀留聚成疟母。

31.问:形成痈疽的病理机转怎样

答:痈疽原始火毒生,经络阻滞气血凝。

外邪的侵袭(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导致血液循环不畅(血泣),影响营卫正常的运行(卫气归之,不得复反),而成痈肿,若壅遏化而为热,热胜则肉腐,腐则为脓。

32.问:脏腑发病的主证及五脏所恶在临床上有何价值?

答:主证:心为噫,肺为咳,肝为语,脾为吞,肾为欠为嚏。胃为气逆为哕,为恐,大肠小肠为泄,下焦溢为水,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胆为怒,是为五病。五脏发病主证,可启示世人以对疾病初步认识及应用于临床上鉴别诊断。

所恶:心恶热,肺恶寒,肝恶风,脾恶湿,肾恶燥。说明了气候与五脏生理上有密切关系,在病因上,热可致心病,寒可致肺病……等;在治疗上,亦应治心清热……等。

33.问:你对病机十九条的认识怎样?

答:病机十九条,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它主要是对若干重要的证候做了概括性的归纳,把某些有关联的症状组织起来,分别归属于五脏、六气和上下等概念之中,说明了不同病机的疾病可以表现出类似的症状,而同一病机所属,又可以反映出不同的证候,借以作为分析证候、审察病机的范例。

34.问:望色诊的原理是什么?在诊断时注意什么?

答:原理为“以常衡变”“有诸内,必形诸外”。神色的表现,是机体生命活动的反映,也是脏腑气血盛衰的外露征象,气血有变,色即应之。如气血旺盛,则精神充沛,色泽华润;反之,则神夭色败。

诊断时注意:神色的荣枯,面目五色的变化及其部位。

35.问:精明视物,黑白不辨是精衰,其理论根据是什么?在临床上有何价值?

答:理论根据:“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能视”,故不能视则为精衰。

在临床上可以根据视均情况,了解内脏精气的盛衰。

36.问:试述问诊的范围?在问诊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 问诊的范围颇为广泛,不仅饮食忧患、起居伤毒等必须要问,而且还要从过去问到现在,《素问·三部九候论》说,必审问其所始病,与今之所方病,而后各切循其脉。以及“入国问俗,入家问讳,上堂问礼,临病人问所便”。后世“十问歌”。

注意问题:环境的静谧;倾听病人的陈述,凡遇关键所在,必须逐步追问,务使明白究竟。《素问·移精变气论》说:“闭户塞牗,系之病者,数问其情,以从其意。”

37.问:切诊包括哪些方面?脉诊的方法有哪几种?气口何以能反映各种病变?

答:切诊包括按诊和脉诊两方面。脉诊的方法有三种:三部九候,人迎寸口,独取寸口。

因“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气于寸口”,故气口可以反映各病变。

38.问:脉诊应注意哪些问题,为什么?

答:1)“虚心静气,审察精微”才能诊断准确。

2)早晨为宜,可避免干扰,使气血不乱,才能诊出脉象变化的真象。

3)脉搏速度,以医者正常呼吸计。

4)诊脉应在五十以上。

5)注意人体的肥瘦高矮、四季的常脉。

39.问:试述你对“代则气衰,细则气少”的理解?

答:“代”乃指脉来有歇止。经曰“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血的运行有赖于气的推动,今气之不足,则血之运行有歇止。

“细”乃指脉来细小。经脉气血流通之所,气血充盈,则经脉强健有力,鼓动搏指,若气少不足以运血行,血少不足以充血脉,则细少之脉现矣。

40.问:在临床中怎样应用四诊?

答:四诊应合参,以常衡变,还应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舍脉从症或舍症从脉,结合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病机等进行思考,方能去伪存真,不发万全。

41.问:在治疗工作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1)注意四时节令与气候的变化,“必先岁气,无伐天和”。

2)注意地方风俗习惯。

3)早期治疗,预防为主。

4)医生与病人合作,“病为本,工为本,标本不得,邪气不服”。

42.问:什么叫正治、反治?应用上有什么区别?

答:正治法又称逆治法,如“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微者逆之”,多于病轻时用。

反治法又称从治法,如“热因热用,寒因寒用,通因通用”“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甚者从之”,多于病重时用。

区别在于正治法用于“微者逆之”;反治法用于热之极,或寒极出现假象之时,通塞反于常态之机。

43.问:什么叫标本?标本在治疗上有何重要意义?

答:标本即现象和本质,主与次的关系,是一个机动的代写,如正气为本、邪气为标,外为标内为本等。意义在于分析病证的主次先后,轻重缓急,以便确定治疗,“治病必求于本”,“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44.问:治疗上用药的目的是什么,?应注意哪些问题?除服药外,又应注意什么问题?

答:用药目的在于调整阴阳的偏胜偏衰,使之达到新的平衡。

注意事项:1)可暂而不常,“大毒治病十去其六,无毒治病十去九”。

      2)可营养辅助治疗。

      3)用药应以病情为主要依据。

除服药外,还应注意服药的方法,如热病寒药则热服,寒病热药则寒服,可避阴阳格拒之弊,还可采取热药热服、寒药冷服的方法,病在上食后服,病在下食前服。总之,根据病情而定。

45.问:试述方剂的配伍,和大、小、奇、偶方的治疗。

答:按方剂中药物主次及相互配合而设“君、臣、佐、使”。“君一臣二,制之小也”;“君一臣三佐五,制之中也”;“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也”;“君一臣二,奇之制也,君二臣四,偶之制也;君二臣三,奇之制也,君二臣六,偶之制也”;“补上治上,制以缓;补下治下,制以急,......奇之不去则偶之,是谓重方。偶之不去,则反佐以取之,所谓寒热,温凉,反从其病也。”

46.问:你对“有故无殒亦无殒”的意义是怎样理解的?

答:有故无殒亦无殒是指,本对病人有所禁忌的药物,但在其所病必用此药时,即所谓药对其证而有其证时,则可以药攻之,则邪去而不伤正,所谓有故无殒。

此点说明此时病人“故”是主要矛盾,不去“故”则愈为伤正,应祛其“故”方可保身,正所谓积滞当消、瘀阻当破而后身安。

47.问:治痿独取阳明的意义何在?

答:阳明主肉,而“四肢皆禀气于胃”,故应取阳明,扶中土而荣全身,此乃强调补益后天之本,以资气血生化之源。

48.问:什么叫五运?其在论理上分为哪几种?主要说明哪些问题?

   答:木、火、土、金、水五行是五运;论理上分,十干统运,主运、客运。主要说明自然环境,天时气候的变化规律,用以预测每年的气候变化和发病情况,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上的参考。

49.问:什么叫六气?客主加临的规律怎样?

    答:风、热(暑)、火、湿、燥、寒是为六气,分主于三阴阳,每年轮转的客气加在固定的主气之上,便称为“客主加临”。在天的客气和在地的主气,虽有上下动静的分别,但他们相互的关系,仍是非常密切的,正如《黄帝内经·五运行大论》说:“上下相,寒暑相临”变化的顺逆,便由此可见。其法是以司天客气加临于主气三气之上,其余五气,自然以次相加。如,按每年六步分配,则司天居于三之气,在泉居于终之气。从司天向上推出初之气,按阴阳气多少依次排成六步。

50.问:五运与六气怎样运用?

答:五运、六气在运用时需相互结合。它的配合方式是以天干为基础与地支配合起来。因此,天干与地支的配合,实际是代表了运与气的结合。五运、六气与天干、地支结合起来,根据运气相临的逆顺情况,用以推测运与气的盛衰及相互制约的关系。运气之用于临证,虽然突出了推测气候变化对疾病影响的一些方法,但不可拘泥于机械的推测方法,必须通权达变,灵活掌握。

51.问:运与气的变化,对人体有何影响?

答:五运六气之变,不外乎太过、不及,生克制化,而疾病的发作,也由此产生。

52.问:运气学说在诊疗上的价值如何?

答:在诊疗上,结合运气学说的应用原则,主要是根据外因的性质和发病后症状的特点,同时掌握药物的气味功效,从而确定诊断和处方。运气学说是在气候变化与人体发病的关系上提供资料,有利临床辨证,在辨证明确的基础上,针对辨证结果,正确的立法和制方。所以在治疗原则上,根据《黄帝内经》各运气篇所论内容,和一般临床上所运用的治疗原则并无二致。

第二章《金匮要略》问答

1.问:你对“上工治未病”的看法如何?

    答:古时医师就医疗技术水平分为三等:上工、中工、下工。上工是指理论与经验最丰富的医师。有未病先防之能。如,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即,保轳未受邪之地。

2.问:你对“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篇有哪些体会?试举例说明。

答: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篇是《金匮要略》全书的总纲,它继承了《黄帝内经》《难经》的学说和理论,并将这些学说和理论进一步发展成为临床上“辨证论治”的指导者。因此,本篇除介绍杂病诊断的四诊八纲及治疗的一般方法外,还应用五行生克学说具体说明了人体脏腑之间的相互影响,并证实了疾病发展有它正常的规律,根据这种传变规律,可以事先做出有效的防范,以制止疾病的发展。这种从未病时的防病发展到病后的预防传变,可说是本篇一大特色。

     例:“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

3.问:辨别刚痉、柔痉的关键何在?你对治痉的方法有补充否?

答:刚与柔是相对的形容词,两者辨别关键在于有汗与否。发热,无汗,反恶寒者为刚痉;发热,汗出,不恶寒者为柔痉。刚痉以葛根汤等方治之,柔痉以栝蒌桂枝汤等方治之。

4.问:风湿之病,以身体疼痛为征,但为什么常常在阴雨天气的时候发作较重?试言其理。

答:因风湿之病,多由阴雨连绵时节,尤其是黄梅季节,感受湿邪或雾露之气而成,此外如久居潮湿地区,亦可感而成病。在天气与阴雨的时候,因大气中湿重,湿困病体则疼痛发作较重。

5.问:大阳中热(暍)有恶寒的症状存在,何以须用白虎加人参汤?

答:太阳中热出现恶寒症状,是由汗出多而腠理空疏所致,与《伤寒论》所述白虎加人参汤条的“时时恶寒”或“背微恶寒”的机制相同,故可用之。

6.问:你对百合、狐惑、阴阳毒三病,在病名、病因方面的意见如何?有何经验?    

答:百合病多见阴阳俱虚,而以阴虚为主,用药以百合为主,而有百合病之名。又致其病者,谓无经络,百脉一宗,而曰百合病也。                        狐惑病是因为本病有狐疑惑乱不定的症状,故名。

阴阳毒均俱咽喉痛之主症,是阴毒病和阳毒病的总称。

病因:百合病:多由伤寒等大病转变而成或由情志刺激引起。

      狐惑病:湿热内郁,不能宣泄。

      阴阳毒:温毒之邪蕴于血脉而成。

7.问:温疟与瘅疟的病机、症状及治疗有何不同?

答:病机:温疟,热积于内,外有寒邪。

          瘅疟,阴气孤绝,阳气独发。

症状:温疟,身无寒但热,骨节疼烦,时呕,其脉如平。

      瘅疟,但热不寒,少气烦冤,手足热而欲呕,肌肉消损。

治疗:温疟,白虎加桂枝汤。

      瘅疟,白虎加人参汤或竹叶石膏汤。

8.问: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汤及柴胡干姜汤的主病如何?如何运用?

答:两者同治疟疾。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汤,运用于疟病阴阳相争平衡,寒热往来,但不呕而口渴。

柴胡桂枝干姜汤,运用于疟病少争于阳,多争于阴,寒热往来、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

9.问:中风与痹证的主要区别何在?

    答:病因:中风,营卫虚损,风邪侵袭,由经络而入于脏腑。

        痹证,风寒湿三气杂至,留着于肌肉或筋骨之间。

        症状: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伴有昏愦吐涎等证,而少自觉痛苦。

        痹证,手臂、肩背、下肢、面部等疼痛麻木,行动不便,而神志清朗。

        主要区别:中风范围较大,病邪较深,后遗瘫痪症状;痹证病变局部,   邪在肌筋,无大后遗证。

10.问:历节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它是怎样起病的?

   答:历节病主见疼痛遍历关节,或关节屈伸不利。

   多由肝肾不足,汗出入水,感受风邪,酒汗当风,湿热流入关节

11.问:虚劳证候,有阳虚、阴虚之别,试从脉证来分析说明。

    答:虚劳之阳虚,病位以脾肾为主,因为肾为先天之本,是真阳的寄托,脾为后天之本,是气血的源泉,其脉象,一般大而无力,阳虚气浮。在症状上,可见腹满、肢冷、大便溏泄等,皆属于脾阳之损;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疾行喘喝等都属肾阳不足。脾、肾阳虚的见证并不是绝对分开,而是可以并见。

       虚劳之阴虚:病位以肝肾为主,肾是人体真阴和真阳的发源地,肾阴不足,可以引起阴虚虚劳。病状见气喘、手足烦热、遗精、骨痿等,都属于肾阴之损;由于肝为藏血之脏,故虚烦失眠、半产漏下等,多与肝有密切关系。阴液不足,不能充脉,故脉虚细。

12.问:小建中汤对于虚劳所起的作用在哪一方面?

    答:小建中汤用于虚劳证阴阳两虚,是以建立中气为主要方面。甘温建立中气,使中气得以四运,从阴引阳,从阳引阴,来协调其偏胜。阴阳调和,则偏热偏寒的症状也就随之消失。

13.问:试鉴别肺痿、肺痈的一般脉证。麦门冬汤可以用治肺痿否?

答:肺痿属虚,其咳不剧,多唾浊沫,味不臭,脉虚数。

肺痈属实,其咳剧,甚则喘不得卧,咳吐脓血,味腥臭,脉数实。

麦门冬汤可用治肺痿之阴液不足证。

14.问:葶苈大枣泻肺汤和桔梗汤,同为治肺痈的方剂,在应用上有何不同?

    答:葶苈大枣泻肺汤应用于肺痈邪气壅结于肺,但未成脓之时;桔梗汤应用于脓已成时。

15.问:奔豚气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答:奔豚气主要症状是气从少腹上冲胸腹或至咽喉、腹痛等,寒热往来和脐下悸等。

肝气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

肾:气奔豚:已发证,气从少腹上冲心,腹痛;欲作证,脐下悸。

16.问:列举胸痹的成因及其主要脉证。

答:胸痹成因:阳微——胸中(上焦)阳气不足;阴弦——下焦阴寒气盛。上焦阳虚,以致阴寒之邪上乘而胸阳痹塞。

主要脉证: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脉小紧数。  

17.问:胸痹治分虚实,试从本篇内各举一二例以说明之。

答:胸痹之虚实:胸痹,心中痞,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

实:平人无寒热,短气不足以息者,实也。:更见有四肢不温,倦怠少气,语声低微,舌质淡,脉迟弱等。

18.问:腹满有虚寒、实热之分,在症状上如何鉴别?

答:虚证:腹按之不痛,舌苔白滑。

实证:腹按之痛甚,舌干黄焦刺。

寒证:无形,寒气为病,气聚则满,气散则减,时满时减。

热证:有形,宿食停滞,实热内结,阻于胃肠,满而不减。

19.问:大乌头煎、当归生姜羊肉汤和乌头桂枝汤都是治寒疝之剂,其不同点何在?

答:大乌头煎,驱寒止痛,运用于寒疝重证,阴寒固结,发作性绕脐痛,汗出,手足厥冷。

当归生姜羊肉汤,温血散寒,补虚益血,运用于寒疝轻证,血虚兼寒,腹中痛及胁痛里急。

乌头桂枝汤,祛寒止痛解表,运用于寒气内结,外感寒邪,表里俱病,腹中痛,身疼痛,手足逆冷不仁。

20.问:同是宿食,何以有当吐、当下之分,其理由何在?

答:宿食在上,在胃引而越之,当吐;宿食在下,在肠下而通之,当下。

21.问:旋覆花汤除了治肝着之外,还可以治疗哪些疾病?

答:肝着为气血凝滞,可用旋覆花汤,行气散滞,通阳活血。旋覆花汤除治肝着外,凡是久痛入络,气血瘀阻经脉之证可随证加减用之。

22.问:试略述肾着的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  

答:病因:劳后汗出,冷湿衣服,久久不去,寒湿着于肾之外府腰部。

症状: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腰以下冷痛,腹重,口不渴,小便自利,食如故。

治疗:土以胜水,甘姜苓术汤,散寒燥湿。

23.问:痰饮篇中的汗、下、利、温诸法,在临床上如何使用?并举出代表性的方剂。

答:汗法用于溢饮,四肢浮肿,身体沉重疼痛,方如小青龙汤发汗行水。

下法用于悬饮,胁下痛,上引胸中而咳,脉沉弦,甚则心下痞硬,方如十枣汤泻下逐水。  

利法用于支饮,心下支满,咳逆倚息不得卧,其形如肿,方如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利水散饮。

温法用于痰饮,胸胁支满,目眩,心下悸,身瞤动,小便不利,方如苓桂术甘汤、肾气丸温阳化水。

24.问:“温药和之”的涵义何在?

答:痰饮形成,多由阴盛阳衰,津液内停,故用温药和之,即寒者热之意也。

25.问:肾气丸证、白虎加人参汤证,属于何种类型的消渴,它们的主要症状如何?

肾气丸证属杂病下消,肾阳虚,不能蒸化水液,引起的消渴;白虎加人参汤证属上消,或热病过程中,阳明热盛伤津而致消渴。

主要症状:肾气丸证,消渴,小便反多,饮一斗,小便一斗;白虎加人参汤证,渴欲饮水,口干舌燥。

26.问:栝蒌瞿麦丸证与猪苓汤证,除小便不利外,为什么皆有口渴?

答:栝蒌瞿麦丸证口渴,是因下焦阳气衰微,不能蒸化水气,因而上焦转为燥渴。

猪苓汤证口渴,因燥热水结,气不布津而致。

27.问:试分析风水、皮水、正水、石水、黄汗的主证、主脉?

答:                                                                  风水:表重水轻,脉浮,浮肿,骨节疼痛,恶风。

皮水:表重水轻,脉浮,浮肿,按之没指,其腹如鼓,不恶风。

正水:脉沉迟,浮肿,自喘,腹肿。

石水:脉自沉,浮肿,腹满不喘,肿在少腹。

黄汗: 脉沉迟,身发热,胸滿四肢头面肿,汗出如柏汁。

28.问:试阐明越婢汤与防己黄芪汤的临床运用。

答:二方均运用于水气病风水证,而越婢汤发越水气,兼清里热,适用于风水内热,一身悉肿,脉浮不渴或渴,续之汗出,无大热;防己黄芪汤益气化水,适用于风水表虚,而脉浮身重,汗出恶风。

29.问:你对腰以上肿当发汗、腰以下肿当利小便的治水原则,有何见解?

答:腰以上属阳,肿者,水在外,在上,在表,故发其汗乃愈;腰以下属阴,肿者水在下,在里,故当利小便乃愈。

30.问:谷疸、酒疸、女劳疸的成因如何?证候如何?主要的鉴别点何在?

答:                                                                 谷疸:成因胃热脾湿或肾热脾寒,致湿热郁结,浊气下流,小便不利而发黄。

      证候: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不便不利。

酒疸:成因:饮酒过多,酒性湿而热,或寒化或热化,湿热内结,小便不利,而致。

      证候:心中懊憹而热,不能食,时欲吐。心中懊憹,或热痛;心中热,足下热,膀胱急,小腹满,小便不利。

女劳疸:成因:房劳伤肾、气血两虚。

      证候:额上黑,手足中热,薄暮即发,膀胱急,小便自利,大便黑,身尽黄。

鉴别点:谷疸,寒热不能食,小便不利,属实证;

        酒疸,心中懊憹而热,小便不利,属实证;

        女劳疸,额上黑,手足中热,小便自利,属虚证。

31.问:试将黄疸篇所有方剂的运用作一概括的说明。

答:1)茵陈蒿汤:湿邪偏里(腹部);2)栀子大黄汤:病邪偏上(心上);3)硝石矾石散:腹部及胁下胀满拒按,二便不利,脉滑数有力;4)大黄硝石散:热盛里实;5)桂枝加黄芪汤:病邪偏表,汗解之;6)猪膏发煎:燥结发黄;7)茵陈五苓散:湿重于热;8)柴胡汤:兼少阳证;9)小建中汤:虚劳发黄;10)小半夏汤:阴黄误下,伤胃呃逆。

32.问:柏叶汤与泻心汤同是治吐血之剂,在应用上有何不同?

答:二方同治吐血、衄血,但其病机显有区别,柏叶汤,温经止血,适用于出血加阳气不足证;泻心汤,泻火止血,适用于出血加火逆证,一温一寒为治疗上部血证两大法则。

33.问:《金匮要略》谓先便后血用黄土汤,先血后便用赤小豆当归散,你对此有何体会?

答:《金匮要略》指出了虚寒出血和湿热下血的证治。先便后血,病在脾,因脾气虚弱,不能统血,故用黄土汤补土统血。先血后便,病在肛肠,是湿热所伤,血热妄行,故用赤豆当归散,清热解毒、活血止血。

34.问:呕家有痈脓,为什么不可用治呕之药?试言其理。

答:呕家有痈脓,脓去病除,若用治呕之药,降逆而脓内留,则病不去。

35.问:病人欲吐者不可下之,何以食已即吐者可用大黄甘草汤?试言其理。

答:病人欲吐者不可下之,是正气有祛邪外出之势,如下之,则与正气之势相逆,引邪深入。食已即吐者可用大黄甘草汤,这是胃热上冲呕吐,因胃肠实热,大便秘结,下不通,邪上逆而呕,故用大黄甘草汤,通大便降逆气,以止呕。

36.问:呕逆有虚实、寒热之分,在临床上怎样鉴别,如何治疗?

    答:鉴别:虚寒呕逆,朝食暮吐,暮食朝吐。

        实热呕逆,食入即吐。

    治疗:前者温胃止呕,半夏干姜散或大半夏汤。

        后者泻热止呕,大黄甘草汤或小柴胡汤。                          37.问:桃花汤、白头翁汤同为治下利之剂,在应用上有何不同?

答:桃花汤治下利滑脱不禁之虚证;白头翁汤治下利里急后重之实证。

38.问:如何诊断疮痈发与不发、有脓无脓?

    答:脉浮数而反恶寒,并有痛处,知发疮痈,局部热者为有脓,不热者为无脓,并结合软硬、陷起、疼痛和变色等方面进行诊断。

    39.问:薏苡附子败酱散证和大黄牡丹汤证,其不同点何在?

    答:薏苡附子败酱散用于肠痈脓已成证见,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身无热,脉数。大黄牡丹皮汤用于肠痈脓未成证见,少腹肿痞,触诊有形,按之即痛如淋,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脉迟紧。

40.问:你对趺蹶手指臂肿、转筋、狐疝、蛔虫病用方有何体会?

答:本篇里面最宝贵的部分,是指臂肿用吐法,以吐去积痰而达到疗效;蚘虫病用甘草粉蜜汤的引诱法以杀死蛔虫。从这里可以体会到祖国医学内容的丰富多彩,我们应进一步加以研究和发掘。至于狐疝用蜘蛛散,转筋用鸡屎白散,均有研究价值。

41.问:试以药测证的方法,举出当归芍药散和白术散的一般证。

答:当归芍药散成份当归、白芍、川芎、云苓、白术、泽泻,功能和血利湿,用于因湿停血滞而出现的腹中㽲痛,或心下急满,小便不利,足跗浮肿。

白术散成份白术、川芎、蜀椒、牡蛎,功能补气散寒,用于因气虚有寒湿而出现的神疲肢懒,腹中隐痛喜温,或呕吐。

42.问:曾有人主张在胎前禁用半夏、干姜,但为什么干姜人参半夏丸施于妊娠恶阻有效?

答:部分医家认为半夏有毒,干姜辛温,胎前易凉,有毒辛温之药易伤胎散胎。实际干姜可解半夏毒,凡见胎前恶阻偏寒有饮者可用,而内经“有故无殒亦无殒”也,干姜人参半夏丸,有人参扶助正气,更无虑伤胎,但注意一定是用于偏虚寒所致的恶阻。

43.问:试讨论形成产后三大证的主要原因,并列举它们的一般症状。         答:产后三大证为痉、郁冒、大便难,主要原因为亡血伤津。

痉:内因:血虚汗多;外因:喜中风。

郁冒:内因:亡血复汗;外因:寒多。

大便难:亡津液,胃燥。

一般症状:

痉:痉挛抽搐。

郁冒:郁闷昏冒。

大便难:大便秘结干涩。

44.问:当归生姜羊肉汤、枳实芍药散、下瘀血汤,这三方的适应证同是以腹痛为主,在运用时以如何区分?

答:当归生姜羊肉汤,功能散寒、补虚、益血,运用于产后血虚寒结,腹中绵绵拘急而痛,喜得温按。

枳实芍药散,功能破气散结、宣通气血,运用于产后气血郁滞,腹痛烦满不得卧,或兼呕恶,大便略秘。

下瘀血汤,功能逐瘀止痛,运用于产后瘀血内停,少腹痛,按之有硬块,肌肤甲错,目呈紫蓝色,舌质紫绛,或有瘀斑,脉迟紧沉结或沉涩等。

45.问:你对热入血室的看法如何?

答:热入血室,是因病热未解,而适逢行经,则余热乘虚而入血室,与正气相搏,致经水不当断而断。其出现寒热如疟,发作有时的症状,是由于邪热与血互结。血室属肝所主,肝与胆相表里,邪陷轻浅,卫气与营气相搏,正邪分争,“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重者,症见谵语如见鬼状,最重者,热除脉迟身凉,胸胁满如结胸状。治疗不论用针、用药都以泄热为目的。

46.问:当归芍药散和小建中汤,同为治妇人腹痛的方剂,临床上应如何鉴别施用?

答:腹痛,因于血行不畅,兼有水气、宜通调气血,健脾化湿,施用当归芍药散。

腹痛,因于中气虚寒,宜补中生血,施用小建中汤。

47.问:试举妇人病中半夏厚朴汤和甘麦大枣汤的一般见证。

答:半夏厚朴汤见证:咽中自觉有物阻塞,咯之不出,咽之不下,伴胸膺痞闷。

甘麦大枣汤见证:1)言行失常,或无故悲伤,或喜怒不节;2)心烦不得眠,或恍惚多梦,或坐卧不安,或身如蚁走样;3)汗多、口干,不思饮食,大便秘结,常数日不更衣;4)怕一切声光,怕与人交言,喜独居暗室;5)腹诊右直腹肌挛急,或右胁下脐旁拘急,有结块。

48.问:你学习了“杂疗”,“禽兽鱼虫禁忌”,以及“果实谷菜禁忌”等三篇以后,有哪些收获?

   答:感觉这三篇中间,是存在着很多精粹的东西,值得珍视。例如杂病中的治中恶方、治尸蹶方、救卒死方、人工呼吸法,尤其生猪、牛肉能生寸白虫的发现,更说明了祖国医学对寄生虫病的由来,早就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在禽兽鱼虫禁忌并治及果实菜谷禁忌并治中,提示人们不吃生冷、腐烂、变质的食物以及食物中毒后的救治方法,为现代预防医学早先理论,也是摄生的组成部分。

49.问:你对本书的内容有何感想?

答:本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中医经典著作之一。它的特点是以整体观念来辨证论治,说明疾病病因、预防、诊断和治疗等各项问题,全书包括四十多种杂病,妇产科、外科以及杂疗和食物禁忌等,内容丰富多彩,为后世医家对杂病治疗奠定了深厚基础。

第三章《伤寒论》问答

1.问:你对病发于阳和病发于阴,是怎样理解的?

答:所谓阳,是指太阳、少阳、阳明三阳而言,所谓阴是指太阴、少阴、厥阴三阴而言。三阳经病,大多属于热证、实证;三阴经病,大多属于寒证、虚证。

发于阳者,邪入阳经也;发于阴者,邪入阴经也。发于阳者则多为发热恶寒,发于阴者则多无热恶寒,以此有热、无热辨病发于阳和病发于阴,作为临床诊断处方之准则。

2.问:太阳病的性质主证怎样?它的主脉是什么?

答:性质:属表、属热、属实。

主证:头项强痛而恶寒。

主脉:脉浮。

3.问:伤寒、中风、温病的症状有何不同?

答:伤寒:脉浮紧,无汗,恶寒发热,不渴。

中风:脉浮缓,有汗,发热恶风,不渴。

温病:脉浮数,发热不恶寒而渴。

4.问:风温病是怎样形成的?它与后世温病学说中的风温是否相同?

答:风温病,是因温病误汗后,再感受风邪而成,即“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为风温”。而后世温病学说中的风温,是病初即感受风温病毒而成,出现发热微恶寒,口渴咳嗽等证,所以两者是不同的。

5.问:桂枝汤的适应证有哪些?服桂枝汤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桂枝汤适应证:                                                    1)太阳中风证。

    2)太阳病,发汗后,表证已解,惟卫气不和而常自汗出者可用,有时间性的宜在未发热、自汗之前,先行发汗。

    3)太阳病,发汗后,表证仍在,脉不浮紧而浮弱者当用。

    4)太阳病,误下后,其气上冲者。

    5)表里兼病,而小便清者。

    6)太阳病,误下之后,表证仍在,其脉仍浮者。

    7)伤寒汗后,病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

注意事项:桂枝汤有三禁:1)脉紧无汗;2)内蕴湿热;3)服汤后吐者。

6.问:桂麻各半汤、桂二麻一汤、桂二越一汤三方的治疗作用怎样?在临床上如何掌握运用?

答:桂麻各半汤、桂二麻一汤、桂二越一汤均为桂枝汤证经日不愈,邪郁不解而设,三方都有微汗的作用,但有轻重的不同,桂二越一汤尤有清泄里热的作用。

临床上凡见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可运用桂麻各半汤;桂二麻一汤,麻黄杏仁较各半汤为轻,而芍药、甘草、姜又较各半汤为重,因此,其所主证候,为表邪稽留太阳,出现如疟的症状,使再得微汗而解;桂二越一汤所主除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外,尚有烦渴现象。可见桂麻各半汤运用于太阳病经日不解,不得小汗之证;桂二麻一汤用于大汗后外邪仍郁于肌表之证;桂二越一汤用于邪郁肌表,里热较盛之候。

7.问:桂枝加葛根汤和葛根汤的主治是什么?

桂枝加葛根汤和葛根汤,同是治疗太阳病兼项背强几几证候的方剂,但二方相较,前者治汗出恶风,后者治无汗恶风之证。

8.问:桂枝汤、麻黄汤、大青龙汤,这三个汤证的鉴别怎样?

答:这三个方证均有太阳病证,主要鉴别是:桂枝汤证为太阳病而汗出恶风;麻黄汤证为太阳证而无汗恶寒;大青龙汤证则是太阳证而里有郁热,不汗出而烦躁的证候。

9.问:麻黄汤、桂枝汤二方的禁例各有哪些?为什么?

答:麻黄汤禁例九条:尺中脉迟;误下尺中脉微;胃家寒;咽喉干燥;淋家;疮家;衄家;亡血家;汗家。约言之,乃为津亏,血少,中寒,里虚等。

桂枝汤禁例三条:表实证;酒客之服汤吐者;胃内有痈脓;

麻黄汤为辛温发汗峻剂,津亏、血少者,汗之则更伤津耗血,甚则阴伤阳损;中寒,里虚之人只宜温补,不可损阳。桂枝汤辛甘解肌,调和营卫,运用于汗出、恶风、脉缓的中风表虚证,而无汗恶风、脉浮紧的表实证禁用;平素好酒,湿热较重,往往不喜甜食,桂枝汤辛甘之剂,故不宜也;服汤吐者,胃热也,桂枝汤辛甘偏温,故不可服也。

10.问:什么叫蓄水证?它的治法怎样?

答:太阳病,邪热随经入腑,热与水结,膀胱气化失职,而症见脉浮或浮数、小便不利、微热消渴或烦渴、汗出,或中风证不解,渴欲饮水、水入则吐等是为蓄水证。治法以化气行水法为主,方用五苓散。

11.问:蓄血证和蓄水证如何区别?

答:蓄血证乃热与血搏,热在阴分血分,无伤于阳分气分,则三焦之气化仍得运行,故小便自利;而蓄水证则阳气郁遏,气化无权而邪水凝结,故小便不利。由上可知,二者区别主要为蓄血证小便自利,蓄水证小便不利。

12.问:对治疗蓄血证的三方如何掌握使用?

答:治蓄血证三方为桃仁承气汤、抵当丸、抵当汤。桃仁承气汤为除热逐瘀缓剂,适用新瘀;抵当汤为破瘀逐血峻剂,适用久瘀;抵当丸的功能介于二方之间。桃仁承气汤证,如有表证当先解表,而后攻之;抵当汤证,里证为急,纵有表证,亦以攻瘀为先。

13.问:桂枝附子汤证和桂枝新加汤证,有何不同?

答:二方均用桂枝汤调和营卫,不同点是桂枝附子汤,多加附子迅走卫分,固表回阳,用于汗出过多津液亏损、阳气受耗的证候,症见过汗表阳虚微,发汗不止,其人恶风。桂枝新加汤,多加芍药之酸收,以敛营阴之汗液,生姜以宣通其衰微之阳气,人参以扶助其耗散之元真,适用于过汗气阴耗损,不能濡养筋脉,症见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

14.问:你对麻杏甘石汤中,有汗用麻黄、无大热用石膏有怎样看法?

答:麻杏甘石汤证是由表邪未尽,余热迫肺而致的汗出而喘、无大热,治宜畅行肺气、疏泄肺邪、清化肺热。麻黄辛温,得桂枝发汗功著,今配石膏,温去辛存,无发汗之力,而能宣泄肺邪;石膏大寒,得麻黄相伍则寒减凉存,故无大热可用之。

15.问:太阳病误下而致的协热下利,机转有哪几种?怎样治疗?

答: 1)表未解者,当先解表,仍以桂枝汤。

2)阳邪入里,实热下利,治以葛根黄芩黄连汤。

3)下后成利,肠胃虚寒,治以温中和表,方用桂枝人参汤。

4)下后重伤胃阳,下利清谷不止,治以扶阳救急,先救里,四逆汤,后救表,桂枝汤。

16.问:试述苓桂术甘汤和真武汤证的鉴别?

答:二方同治水停体内,而前方主胃阳虚水停于中,后方主肾阳虚水动于下。

苓桂术甘汤证:表邪未尽,胃阳虚而水停于心下,出现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等。

真武汤证:汗甚伤阳及肾,阳虚水气内动,见心下悸,身瞤动,振振欲僻地,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小利。

17.问:干姜附子汤和茯苓四逆汤在应用上有何不同?

答:二方同治汗下后阳衰阴盛之烦躁,共有扶阳消阴之效。其不同应用在于,干姜附子汤救治阳虚阴盛,昼烦夜静证;茯苓四逆汤救治阳虚脱液,烦躁不分昼夜证。

18.问:结胸证是怎样形成的?和痞证如何鉴别?

答:结胸证,是因热邪因误下而内陷,与有形之痰水相结心下而成。

痞证,为误下后热与无形之气相结心下而成。

两者病位均在心下。结胸证心下硬满,作痛或按之始痛,而痞证,心下痞硬,按之濡,和结胸证相比,有彼实此虚之分。

19.问:大小陷胸汤和三物白散的适应证是什么?

答:大小陷胸汤适应于由热邪因误下而内陷,与有形之痰水相结心下而成的结胸证。而大陷胸汤,以荡实逐水适应于热与水结,心下硬满,以荡实逐水;小陷胸汤以消痰开结,适应于热与痰结,硬在心下,按之始痛之证。三物白散,化水寒,破结实,适应于寒与水结,证同大结胸,但无热象之证。可见大小陷胸汤适用于热与痰水相结之证,三物白散适用寒与水结之候。

20.问:试述几个泻心汤证的鉴别使用?

答:泻心汤均治误下后热与无形之气相结于心下而成的痞证。

其纯属热邪壅聚,心下痞,按之濡,用大黄黄连泻心汤;热不解而又卫阳不足者,用附子泻心汤;胃不和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用生姜泻心汤;两经误下,其痞益甚,用甘草泻心汤;邪热内陷,心下满而不痛,用半夏泻心汤。

21.问:太阳病风湿证的三个方剂,怎样区别和应用?

答:太阳病风湿证的三个方剂分别是:桂枝附子汤,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甘草附子汤。

区别:桂枝附子汤,是桂枝汤去芍药加附子;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是桂枝附子汤去桂枝加白术而成;甘草附子汤是桂枝附子汤加白术而成。

应用:桂枝附子汤,附子配桂枝驱风逐湿,应用于风邪留于肌表,风胜于湿;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附子配白术,宗土化湿,适应桂枝附子汤证一身疼烦,而见大便鞕,小便自利,脾失输布,肠间津少,湿胜于风;甘草附子汤以甘草为君,应用于风湿深入关节,缓而行之,恐驱之太急,风去而湿独留,反遗后患。

22.问:什么叫做“纵”?什么叫做“横”?为什么它的症状不同,而治则一?

纵和横是解释五行生克乘侮的病理,我克者为纵,如肝木克脾土,我侮者为横,如肝木侮肺金。

纵和横所致症状不同,而其病因则一,均是我生之太过、不及,经曰“审证求因,辨证论治”,所以虽症不同而治则一。

23.问:你学习了太阳篇后有哪些收获?对你临床上有何帮助?

答:本人认为太阳主一身之表,外感六淫侵犯人体,太阳首当其冲,病情属表在外较轻浅,治法当以汗解,禁吐下,防引邪入里。在临床上,可助及早发现病变,使病邪在太阳之表而解,不致延误病情。

24.问:试述白虎汤所主的脉证?

答:白虎汤主治阳明经证,热炽气分而出现身大热、汗大出、口大渴、脉洪大。

25.问:猪苓汤和白虎加人参汤同样治疗渴欲饮水,在临床上怎样分别施用?

答:猪苓汤为滋燥利水,白虎加人参汤为清热生津,二方主治均有渴欲饮水的症状,然临床上,猪苓汤证渴欲饮水是由阴虚水停,水热互结于下,水气不行所致,而白虎加人参汤证之渴欲饮水,是系汗下后,热灼津伤而致。

26.问:试述三承气证的鉴别。

答:大承气汤证,痞、满、燥、实悉具。

小承气汤证,痞、实而满。

调胃承气汤证,燥实而坚。

27.问:试述阳明病忌下的脉证。

答:1)病势欲向上而呕多者;2)心下硬满的胃实而肠未实者;3)热郁于经见面合赤色,以及三阳合病表证偏多;4)胃中虚冷的不能食者。

28.问:阳明发黄是怎样形成的?治法怎样?

答:阳明病身无汗,热不得泄,小便复不利,湿亦无出路,则湿热郁蒸,乃形成阳明发黄证。

治法以清利湿热为主,凡瘀热偏于里者,用茵陈蒿汤下之;偏于表者,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汗之;若属不表不里者,宜用栀子柏皮汤以清之。

29.问:你对阳明蓄血证的看法怎样? 

答:蓄血证病理机转为瘀热互结,然阳明篇蓄血证,是本有瘀血,复合阳明热邪,所以有喜忘、屎虽硬而色黄反易等症状。太阳篇蓄血证是因太阳病不解,内传于腑与血相搏而成蓄血,证见如狂、少腹急结现象,因其均为瘀热互结,故治疗则一,即破瘀逐血。

30.问:小柴胡汤的主证是什么?

答:小柴胡汤的主证是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能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

31.问:试述少阳病在治法上的禁忌?                                      答: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

32.问:大柴胡汤的主证是什么?

答:少阳病误下后,出现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少阳未解,肠中已有燥屎,不仅胸胁部感觉苦满,而且连及脘腹;少阳阳明并病兼治。

33.问:小柴胡证兼有表证未解,应以何法治之?

答:和解少阳,兼散太阳,柴胡桂枝汤主之。

34.问:少阳病热入血室,应如何治疗?                                   答:邪热已经入里,症见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者,刺期门,泻其实,泄肝经之邪。

邪热未尽入里,症见往来寒热似疟,小柴胡汤和解之。

单见昼日明了,暮则谵语者,待其经行则血热自去,可以自愈。

35.问:何谓合病和并病?两者有什么区别?

答:二经或三经以上同时发病为合病;一经先病累及它经,或一经病未除而传入它经就称并病。两者的区别在于各经症状,前者同时出现,后者先后出现。

36.问:试述太阳阳明合病用葛根汤、麻黄汤治疗的意义?

答:太阳阳明合病,表热无汗,表邪不得外泄,内迫阳明,下走大肠而下利,病势偏重在表,故用葛根汤解肌发汗、双解二阳,肌表之邪外泄,自利也就应手而愈。

太阳阳明合病,表热无汗,而邪热壅迫于阳明气分,出现喘而胸满,与阳明腑实的腹满而喘有别,故不用下法,而用麻黄汤发汗定喘。

37.问:试述太阴病的主证主脉,其病理机制怎样? 

答:主证、主脉:腹满时痛,吐利不渴,食不下,手足温,脉弱。

病理机制:一是三阳经病失治或误治,邪入少阴;一是素体肠胃虚寒的病人,病邪直中太阴,二者导致肠胃虚寒,脾失运化,寒湿在里,在外表现为腹满、呕吐、食不下、自利、时时腹痛等同时出现。

38.问:桂枝加芍药汤和桂枝加大黄汤的主证有何不同?

答:太阴病属虚属寒,兼有表证者,用桂枝汤发中有守。太阳误下,邪陷太阴,表证未罢而见腹满时痛者,用桂枝加芍药汤;表证未罢而见腹中满大实痛者,用桂枝加大黄汤。故二者区别主要在于前者为虚寒证,后者为大实证。

39.问:少阴病的证候是怎样的?

答:少阴病的证候:但欲寐,脉微细。因阳气虚衰则脉象微弱,营血不足则脉象细小,由于阴阳气血俱虚,所以症状的表现也是虚微不振。如从寒化则自下利,脾肾阳虚;如从热化则心中烦、不得卧。

40.问:试述真武汤、附子汤两个方证的异同?

答:二方均有温阳、散水、镇痛之能,而不同之处是,真武汤偏重于温散以逐水气,证见腹痛、小便不利、四肢重痛下利,主病的重心在里水;附子汤偏重于温补以壮元阳,证见脉沉肢寒、骨节疼痛等证,主病的重心在外寒。

41.问:如何才能正确掌握四逆汤、通脉四逆汤、白通汤、白通加猪胆汁汤等方在临床的运用?

答:四逆汤、通脉四逆汤、白通汤、白通加猪胆汁汤四方均有逐寒回阳的功能,同为补火消阴而治阴盛阳衰之剂。

然,四逆汤重于温运脾肾、逐寒回阳,适用于脾肾阳微、阴寒内盛所致的下利清谷、手足厥逆、恶寒、脉微细或沉紧。

通脉四逆汤侧重于逐寒回阳,通达内外阳气,适用于阴盛阳衰,阳气为阴寒格拒于外(格阳证),所致的下利清谷、手足厥逆、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脉微欲绝。

白通汤侧重于逐寒回阳,宣通上下阳气,适用于阴盛于下,格阳于上(戴阳证)所致的下利、脉微细。

白通加猪胆汁汤侧重于逐寒回阳,反佐苦寒以从阴引阳,适用于虚阳为阴寒格拒,浮越于上而致的下利不止、面赤、厥逆、无脉、干呕而烦。

42.问:使用桃花汤的关键是什么?

答:桃花汤温中涩肠固脱,适应于少阴病,脾肾阳气不足,肠胃虚,不能固摄的寒性便脓血。应用的关键在于大便滑脱不禁。

43.问:你对黄连阿胶汤与猪苓汤证的心烦不得眠是怎样理解的?

答:黄连阿胶汤证的心烦不眠是阴虚血少,心阳亢盛,阳亢不入于阴,阴虚不受阳纳的缘故。

猪苓证的心烦不得眠是由于阴虚水热互结,虚实相兼,心阴不足,心阳有余而致。

44.问:试述四逆汤证和四逆散证的鉴别。

答:二方同治四肢厥逆,而其两者症同,机制则异。四逆汤适用于少阴证内藏极虚极寒而致但欲寐、脉沉微细、吐利厥逆。四逆散适用于阳邪郁遏于里,不能透达于外而致四肢厥逆,此证虽云四逆,必不甚冷,或指头微温,或脉不沉微。

45.问:少阴病为什么禁汗、禁下?

答:少阴病属于虚寒证,汗法、下法损耗气阴,使虚寒更甚,故少阴病禁汗、禁下。

46.问:少阴病既然禁下,为什么也有用大承气汤?

答:少阴病为里虚寒证,下法损人气阴,而致虚寒更甚,然少阴病用大承气汤,是少阴兼阳明实证,阳明热亢阴液亏亡,必须急下阳明之实,才能救少阴之虚。

47.问:你对厥阴篇的提纲看法如何?

答:厥阴病的提纲是“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饿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厥阴病是邪正相争的垂危阶段,所表现的症状,多寒热错杂,然究其机转,却不外两端,一是上热下寒,一是阴阳胜复。提纲中所提之症就是上热下寒,寒热错综的证候。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属上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属下寒;下之上热不去,下寒更甚故利不止。

48.问:为什么说厥阴证寒少热多是病退?

答:邪正相争,则寒热并现,邪之伤人,无力敌之则但寒无热或寒多热少,正胜于邪则热多寒少。厥阴证,寒少热多为正能胜邪,故为病退。

49.问:寒厥、热厥如何辨别?如何治疗?

答:寒厥:是因阴寒独胜,阳气衰微,不能通达四肢。

症见:四肢厥冷,身无热,恶寒,神情大多安静,引衣自复,小便清白,下利,口不渴饮,舌苔滑嫩,脉微细欲绝,或沉迟。

治疗:宜温宜补,禁汗,禁下。

热厥:是因阳气独亢,邪热深入,反致阳气郁结,不得通达于四肢。

症见:四肢虽厥,胸腹依然灼热,恶热口渴,烦躁不得眠,甚至神昏谵语,揭去衣被,小便赤涩,或便闭,腹满硬痛,舌干,苔黄燥或焦黑起刺,脉沉按之滑,有实邪者,多实大,或沉迟有力。

治疗:宜清,宜下,禁发汗。

50.问:白头翁汤证和桃花汤证如何鉴别?

答:二汤证均有便下脓血,但白头翁汤证属阳明湿热下利脓血,而见里急后重,大便不爽之症;桃花汤证则为少阴病,脾肾阳气不足,肠胃虚寒,下焦不约的寒性便脓血,主要见大便滑脱不禁。

51.问:你对麻黄升麻汤看法如何?

答:本方具有清上热,温中寒,调和营卫,发越郁阳,滋阴养血的功用。适用于伤寒病大下后,上热下寒,阳郁于里的手足厥逆;邪热上炎,喉咽被蚀而致吐脓血;及下寒肠虚泄利不止。方中麻黄、石膏、甘草发越内郁之阳;桂枝、芍药、甘草调和营卫;什麻什清解毒;黄芩、知母、天冬清上焦之热;茯苓、白术、干姜温中渗湿;当归、玉竹滋阴养血,以防发越之弊。

52.问:试述蛔厥的症状及治法。

答:症状:脉微而厥,令人吐蛔,心痛,发作有时。

治法:酸辛苦温,安蛔止痛,乌梅丸主之。

53.问:当归四逆汤证的主证怎样?和姜附四逆汤证是否相同?

答:当归四逆汤证的主证:手足厥寒,脉细欲绝。其和姜附四逆汤证不同,前者是血虚受寒,后者是阴盛阳虚而致下利厥逆而恶寒、脉微细。但异中有同,均见厥逆脉细。

54.问:“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和“厥应下之”,该如何解释?

答:“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是指阴盛阳虚的真寒厥证,若下之则更损阳气,所以不可下。“厥应下之”是指热深厥深的真热假寒证,若不用下法,则热更甚,病更深,故应下之。

55.问:霍乱病吐泻后所出现的亡阳脱液的变证有哪些?怎样治疗?

答: 1)利止亡血偏重于脱液者,用四逆加人参汤。

2)吐利交作,而偏重于亡阳者,用四逆汤。

3)有四逆汤证,而偏重于里寒,见下利清谷,小便反清利,里寒外热,脉微欲绝者,用通脉四逆汤。

4)有通脉四逆汤证,而发生格拒现象,如干呕、心烦、面赤等证者,用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

56.问:为什么霍乱病新瘥后要注意饮食?

答:病后调理,对霍乱病人来说,特别重要。霍乱患者因病后胃气已伤,每有新虚不胜谷气的烦闷现象,若再肆意饮食和不注意调理,很可能导致其他疾病。

57.问:伤寒劳复有哪些治法?

答:热在内:枳实栀子豉汤;发热有少阳证:小柴胡汤;发热而脉浮:汗解;发热而脉沉实:下解。

58.问:竹叶石膏汤的适应证是什么?

答:病后余热津伤出现虚羸少气,气逆欲呕者;伤于暑邪,见发热、口渴欲饮,心烦,脉细等证。

第四章《温病学》问答

1.问:什么是温病?它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温病是人体感受四时不同的温热病毒所引起的多种急性热病的总称。

其基本特征是:在病因方面,均为温热病毒。

              在病机方面,温为阳邪,必从火化,易于化燥伤阴。

              在证候方面,一般多发病急速;初起即见热象偏盛而多有口渴;病程中易于出现神昏谵语、斑疹、吐衄,后期易发动风痉厥。

2.问:试述温病与伤寒的区别。

答:两者可从病因、感邪途径、病机、证候、舌脉、治则诸方面来区别。

病因:伤寒是感受寒邪而引起,温病是感受温热病毒而产生。

感邪途径:伤寒是由皮毛而入,邪首袭足太阳膀胱经。

          温病多由口鼻而入,邪首袭手太阴肺经。

病机:伤寒易于伤阳,温病易于伤阴。

证候:伤寒初起多见恶寒重,发热轻,头身疼痛,无汗等。

      温病初起时多见恶寒轻,发热重,口微渴,无汗或少汗等。

舌脉:伤寒初起脉浮紧,舌苔薄白,舌质正常。

      温病初起脉浮数,苔薄白而舌边尖红。

治则:伤寒初病以驱散寒邪为先,故用辛温解表。

      温病初起,以透泄邪热为主,故用辛凉疏表解毒。

以上可见,温病与伤寒虽同属外感病的范围,但其性质不同,因证脉治等亦判然有别。

3.问:什么是瘟疫?它与一般温病的关系怎样?

答:瘟疫是指能互相传染且可引起大流行的热性疫病。

温病的范围包括了大部分急性热性传染病。一般来说,温热病在散发的情况下不称为疫,如一旦引起大的流行,且发病急剧的,即称为瘟疫。可见,温病与瘟疫的区别主要在于流行情况的大小、传染力的强弱,即所谓:“一人受之谓之温,一方受之谓之疫。”

4.问:辨别温病病因有何临床意义?

答:其临床意义主要在于指导确立治疗原则。

由于各种病因在致病上有不同的证候特点,而临床上对于温病病因的认识,主要是以证候为依据,所以掌握了这些证候特点,便能正确地审证求因,明确了病因,便可以认清疾病类型以及演变情况,从而确立治疗原则。

5.问:试述风、暑、湿、燥病与温病的发病关系。

答:风邪挟热袭人引起的温病为风温。

其为病,肺卫先受影响。故风温初起必见发热恶风、口微渴、咳嗽等肺卫证候。多见于春季风热当令及冬季应寒反暖的反常气候时。

因感受暑热病发生的温病是为暑温。

因暑热袭人转变最速,故暑温初起一般多无卫分表证,而径见壮热、口渴引饮、多汗等阳明气分热盛之象。多见于夏令暑热之时。

夏令多湿,故暑热易挟湿邪为病。湿与热合之病引起的温病为湿温。

因湿性黏滞,不易骤化,故湿温多发病缓慢而病程较长,又脾为湿土之脏,胃为水谷之海,故湿温多以脾胃为病变重心,病初除见头痛、身重、肢倦、身热不扬等表湿见证外,又有胸脘痞闷、呕恶、苔腻、溲浊、便溏等里湿见证。又湿为阴邪,本易伤阳,郁久则湿必从热化,故湿温后期,亦多化燥伤阴。多见于雨季潮湿之时。

燥气病所致温病为秋燥。

燥胜则干,故病初除见一般表证外,必有津气干燥现象,如口干鼻燥、咽喉干燥等。其病见于秋令干燥之候】时。

6.问:试述温病过程中卫、气、营、血分的其证候反映及病机变化。

答:邪在卫分

证候反映:主要特点为发热、恶寒。一般见症为发热微恶寒、头痛、咳嗽、口微渴、无汗、脉浮数、苔薄白、舌边尖红。

病机:卫者,卫外而为固。病毒入侵,卫气与之抗争,则发热恶寒;温邪为阳,故热重寒轻;头为诸阳之首,温邪袭表,阳热上扰清空,故头痛;肺合皮毛,与卫气相通,卫气郁阻则肺气不宣,故有咳嗽见证;温热伤津,故病初即有口渴;卫气开合失司,则为无汗或少汗。病邪在卫在表,故脉浮数,苔薄白而舌边尖红。

邪在气分

证候反映:由于邪犯气分的部位不同,其证候反映亦各有别。特其主要点是但热不恶寒。                                                              主要见症:邪热壅肺,肺气不利,则见身热、喘咳、苔黄、口渴等证。热炽阳明,胃热亢盛,则见状热、汗出气粗、小便黄赤、苔黄燥、脉洪大等证。热结肠道,腑气不通,则见潮热、便秘或水旁流,腹满硬痛,苔黄厚干燥,甚或焦黑生有芒刺,脉沉实有力等证;湿热蕴阻于脾,则见身热不扬,脘痞呕恶,身重肢倦,苔腻、脉濡。

病机:邪在卫分郁而不解,势必向里传变而进入气分。其病机变化主要为正邪剧争和热郁气机两个方面。而其症状亦因其邪犯部位的不同而有别。然其邪已去表入里而未入营血,故有但热不恶寒,苔黄便赤等共同见证。

邪在营分

证候反映:主要特点为舌质红绛、心烦不寐。一般见证,心烦不寐,时有谵语,身热夜甚,口不甚渴,斑疹隐隐,舌绛,脉细数等。

病机:病毒入营,则营阴受损而见身热夜甚,口渴不甚,脉象细数等热灼营阴的见证。营分有热,势必累及血分,故舌质红绛;热窜血络,则斑疹隐隐;营气通于心,营分有热,心神被扰而失其常度,则见心烦不寐,甚或时有谵语等神志症状。

邪在血分

证候反映:舌色深绛及出血见证。见证除具有烦扰不寐,身热夜甚,口不甚渴等热入营分的症状外,一般多有吐血、衄血、便血、溲血或蓄血,以及斑疹透露,舌色深绛,或躁扰发狂等证。

病机:血行脉中,周流全身,邪热入血,迫血妄行,故见吐衄、便血、溲血、斑疹外发等证候。心主血,舌为心之苗,血热炽盛,则舌质深绛,扰乱心神,则躁扰发狂。

7.问:怎样掌握温病过程中的三焦病机变化?

答:吴鞠通所创三焦学说,从部位上乃指从咽喉至胸膈属上焦,包括手太阴肺和手厥阴心包二经的病变;脘腹为中焦,包括足太阴脾、足阳明胃和手阳明大肠三经的病变;少腹及三阴属下焦,包括足少阴肾和足厥阴肝二经的病变。

邪在上焦,包括温邪犯肺与逆传心包二大类型。

叶天士曰“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其精确地指出了外感温热的发病机转和传变趋向。

因肺合皮毛,主人身之表,且“肺位最高,邪必先伤”,故温邪必先犯肺。温邪犯肺,外则卫气郁阻而见发热恶寒、头痛、口渴、咳嗽、脉浮苔白等证,内则肺气不宣而有身热不恶寒、汗出、口渴、咳嗽、气喘、苔黄、脉数等证。

又肺与心包同居上焦,“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肺与心包相通,故若邪不外解,病势转险,不传阳明,则可内陷心包。而见舌质红绛,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舌蹇,肢厥等证。

邪入中焦,主要由邪从燥化与邪从湿化二种病理机转。

脾与胃同属中土,但两者属性则判然有别。胃为阳土,脾为阴土,胃主燥,脾主湿。故邪入中焦如从燥化,则现发热不恶寒仅恶热,日晡益甚,面目俱赤,语声重浊,呼吸俱粗,大便秘,小便涩,苔黄,甚则焦黑有刺等阳明胃肠热实证候。邪入中焦而从湿化,则见身热不扬,胸脘痞闷,泛恶欲呕,身重肢倦,苔腻脉缓等太阴脾湿不化的证候。

邪犯下焦,主要有热耗肾阴与水不涵木二种病理机转。

肾为寒水之脏,主藏阴精,若中焦病不愈,则传入下焦,肾阴被耗,则身热面赤,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口燥、咽干,脉虚神疲或心烦不寐,肝为风木之脏,赖肾水以涵养,肾阴劫灼则肝木失养而虚风内动,乃有手足蠕动甚或瘛疭,肢厥,心中澹澹大动等证。

三焦病机变化表明:其上焦手太阴肺的病变,多为温热病的初期阶段;中焦足阳阴胃的病变,多为温热病的极期阶段;下焦足厥阴肝、足少阴肾的病变,多为温热病的末期阶段。它们标志着温病发展过程中的三个不同阶段。

8.问:辨舌验齿,在温病诊断上有何意义?

答:辨舌在温病诊断上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验齿是温病诊断方法中的独特内容。总而言之,观其色泽变化可辨受邪之轻重,病位之浅深;察其干湿润燥可知津液之存亡。

分而言之,辨舌苔的变化,可反映卫分和气分的病变,如苔薄白欠润,舌边尖略红,主邪在卫分;苔老黄起刺为邪入气分,热聚胃腑。辨舌质的变化,可反映营、血分的病变,如全舌纯红而少苔垢为热邪入营;纯绛鲜泽,为邪在营血。

叶天士曰:“齿为肾之余,龈为胃之络,热邪不燥胃津,必耗肾液。”可见验齿可知胃津液之存亡。如牙齿光燥如石,为胃热伤津,肾阴尚未耗竭;色如枯骨,为肾阴已竭。

9.问:白苔有主表的,有主湿的,临床怎样辨别?

答:苔薄白欠润或干,多主表;苔白而厚浊腻,多系湿痰秽浊。

10.问:黄燥苔和黄腻苔的主候病机有何不同?

答:黄燥苔主邪热结聚胃腑;黄腻苔主湿热内蕴。

11.问:阳明腑实所致黑苔与水竭液涸所致黑苔有何区别?

答:阳明腑实所致黑苔,苔焦躁起刺、质地干涩苍老;

水竭液涸的黑苔,焦黑、干枯、薄而无刺。

12.问:绛而鲜泽与绛而光亮的舌苔,所主病候有何不同?

答:苔绛而鲜泽主邪在营血或热入包络;苔绛而光亮主胃液亡或阴液亏损。

13.问:齿燥有哪几种类型,主候有哪些病变?

答:齿燥有光燥如石和燥如枯骨两种类型。

齿光燥如石主胃津已伤,肾阴未耗。如齿光燥而见无汗、恶寒等,则为表气不通,卫阳阻遏之证。齿燥如枯骨主肾阴已竭,病多难治。

14.问:温病邪热过盛,表现在五官方面有哪些变化?

答:热盛火炽,则两目红赤;湿热郁蒸,则两目发黄;肝胆火甚,则眵多热结;阳热亢盛,则干涩无泪;阳明腑实而灼肾阴,则目睛不和;热入心包,则目眩神昏,病势重险,目昏不识人;痰热阻闭,则目直视或上视。

肺有燥热,则鼻孔干涩;肺经有热,则鼻流浊涕;热极则鼻孔黑燥如烟煤;热损阳络,迫血上溢,则鼻衄;痰热壅肺,则鼻煽气急而兼壮热、烦渴。

心肝火旺,则口干且苦;热盛伤津,则口中干燥,且感粗刺。燥热为病,则唇干而燥;风热上壅,则口唇肿胀;热毒炽盛,则口唇焦黑燥裂;热入营血,则口唇绛而干燥且有裂缝;正气败绝则唇青舌卷,环口黧黑。

风热袭肺,则咽喉红痛;肺胃热毒上冲,则咽喉红痛糜烂;阴液亏乏,不能上承,则咽喉干燥而无痛感。

少阳气热或肝胆湿热上壅,或燥邪上扰,则暴病耳聋、耳肿、耳红、耳痛;气虚精脱,则久病耳聋;肾水亏极,耳轮焦枯。

15.问:温病过程中的实证、虚证,体现于脉象方面有哪些变化?

答:一般来说,实证脉象有浮脉、洪脉、数脉、滑脉;虚证脉象有濡脉、缓脉、弦脉、沉脉、伏脉。

但其虚实亦可因其兼脉等而异,如浮而数、促为实,浮大而芤为虚;洪盛浮大为实,洪大而芤为虚;数而洪大为实,数而虚细为虚;濡滑而数为实,濡细无力为虚;缓而有力为实,缓而无力为虚;脉弦而数为实,弦细芤迟为虚;沉实有力为实,沉而无力为虚。

16.问:试述斑疹的成因及其诊断意义?

    答:斑的成因:热郁阳明,逼迫营血,从肌肤外发。

    疹的成因:风热郁肺,内闭营分,从血络外出。

    诊断意义:斑疹外透,标志着邪气有外达之机,但宜见而不宜多见。温病热入营血,斑疹发而不透,则为邪热内闭,但多见则又说明邪热深重。故斑疹外透,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人体内在的病理变化,通过色泽,形态的观察,并结合其他证候的分析,可以了解温邪的轻重和证情的虚实情况。

17.问:温病过程中的发热有哪几种类型?

答:总而言之,可分虚、实二型。实型多由于温病初中期,正邪剧争,阳热亢盛而致。虚型多由于温病末期,邪热久羁,阴津亏损而阴虚生内热而致。

分而言之,可分如下各型:发热而微恶风寒,为温邪袭卫,邪郁于表;恶寒而热势不盛,或在午后发热,为湿邪郁表;寒热往来如疟,为热郁少阳,枢机不利;恶寒刚罢而但发热,热势尚不过盛者,为邪已由表入里,初传气分;壮热大渴,不恶寒,反恶热,则为气分热炽;蒸蒸发热或日晡潮热,为热结于胃的阳明腑证;身热不扬,为湿邪偏重或湿遏热伏;壮热之后,身热夜甚,多系热入营血,烁营阴;身热面赤而手足心热尤甚,见于温病后期者,为热入下焦,肝肾阴伤,夜热早凉,为阴虚而余热留伏阴分。

18.问:神昏谵语有因热闭心包,有因痰迷清窍,临床如何辨别?

答:热闭心包者为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呼之不应,且见灼热,肢厥,舌绛等证;痰迷清窍者为神识昏蒙,间有谵语,时或清醒,且身热不高,舌罩黄腻苔垢。如上症状之异,即足资鉴别。

19.问:怎样辨别动风痉厥之属虚、属实?

答:实者多见四肢抽搐,热深厥深,舌绛,脉来弦数或谵语昏狂之象;虚者每有手足蠕动,热势不甚,脉来细数或虚而无力,或神昏气竭,厥哕并见等证。

20.问:使用解表法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1)解表法多用于温病初起即见表证者,如无表证不可使用;2)温病表证多热象偏重,故宜辛凉解表,切忌辛温燥烈之发汗峻剂;但若病初表邪郁闭轻甚时,则凉药不宜用之过早,而宜侧重辛散,当用辛微温解表之法。

21.问:清气法、清营法、凉血法其作用有何不同?怎样掌握使用?

答:清气法具有清热存津、除烦止渴的作用;清营法具有清营泄热、滋养营阴的作用;凉血法具有清火解毒、凉血散血的作用。

清气法是清泄气分邪热的方法,故凡邪热在里而未入营血之气分证候,均可使用清气之法。清营法是清除营分邪热的方法,故凡邪热入营而未深入血分者,均可使用清营之法。凉血法是清解血分邪热的方法,故凡温病热邪深入血分,血热炽盛的证候,均可使用凉血之法。

22.问:试述温病和解法的具体运用?

答:温病和解法具有和解表里、分消上下、宣展气机等作用。在具体运用上主要有清泄少阳、分消走泄、开达膜原三法。

1)清泄少阳法。该法重在清泄少阳胆经气分之热,兼化痰湿。运用于热郁少阳而兼痰湿,证见寒热往来,口苦胁痛,烦渴便赤,脘痞泛恶,苔腻舌红,脉弦数等。蒿芩清胆汤为常用之方。

2)分消走泄法。该法主要有宣泄气机、化痰利湿的作用,用以分消三焦之邪。凡邪留三焦气分,气化失司,痰湿阻遏的病候,证见寒热起伏,胸痞腹胀,溲短,苔腻等均可使用该法。温胆汤为常用之方。

3)开达膜原法。该法有疏利透达膜原湿浊之邪的作用。多用于温疫湿热秽浊郁闭膜原,而见寒战热炽,脘痞呕恶,苔腻白如积粉等证。达原饮为主要方剂。

23.问:试述化湿法的使用宜忌。

答:化湿法是借芳香、淡渗或苦温之剂以祛除湿邪的方法。其宜者,在于温病热与湿合,特别是在湿重于热的情况下,尤须使用该法;其忌者,在于温病不因湿邪为患或体质偏于阴虚者,应忌用该法。

24.问:滋阴法在温病治疗上有何意义?怎样运用?

答:温热之邪最易伤阴劫液,温病后期尤多此现象。故阴液之存亡,对温病的预后有决定性的意义。古人有“存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之说,而滋阴法正是滋补真阴、壮水增液的方法,由此,则足见其重要的意义。

凡温病过程中出现阴液不足现象的,都可运用滋阴法。其具体运用主要有甘寒生津和咸寒增液二法。

甘寒法适用于气分热邪渐解,胃阴受伤,口干咽燥,舌红干燥等证。方如益胃汤。咸寒法适用于温病热邪久羁,劫灼真阴,身热面赤,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口干咽燥,神疲欲寐,舌绛而干,脉虚细等证。方如三甲复脉汤。

此外,滋阴法尚可与他法配合运用,如滋阴清热、滋阴通下等。

25.问:风温是怎样形成的?初起有哪些证候特点如何治疗?

答:素禀不足,或起居不慎之人,感受冬春两季风热病毒而成风温。

风温初起,其证候特征主要为发热,微恶风寒,咳嗽,口微渴等肺卫见证。

风温初起,邪在肺卫,宜辛凉宣解以驱邪外出,方如银翘散。

26.问:风温为什么有顺传、逆传?其证候怎样?

答:风温邪在卫分不解而入里,则为顺传,至足阳明胃经;如邪在手太阴卫分,因误治、失治,或因心气素亏而致热陷心包,则有逆传之谓。

    1)顺传阳明包括无形热盛、有形热结与肠热下利三类证型。无形热盛证:身热面赤,恶热,心烦,汗大出,苔黄而燥,渴欲饮凉,脉形洪大,按之愈盛。

有形热结证:日晡潮热,时有谵语,大便秘结,或纯利稀水腹部按之作痛,苔黄而燥,脉沉而有力。肠热下利证:下利色黄而臭热,肛门灼热,腹不硬痛,苔黄脉数。

2)逆传心包:证见灼热,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舌蹇,肢厥。

27.问:风温为什么易发红疹,怎样治疗?

答:风温为病,多邪热内郁于肺,肺热波及营血,窜于血络则易外发红疹。

治宜宣肺清热、凉营透疹。方用银翘散去荆芥,豆豉加生地、丹皮、大青叶、黑玄参。

28.问:风温热盛动风与阴虚动风的证治有何区别?

答:热盛动风之证为手足抽搐,其势急剧,且兼灼热、肢厥、神迷等热盛证候,治宜清热凉肝熄风,方如羚羊钩藤汤。

阴虚动风之证为手足蠕动甚或瘛瘲,且伴有神疲、脉虚等虚证,治宜滋阴养血、平肝熄风,方如三甲复脉汤。

29.问:春温初起证治与风温有何不同?

答:春温初起,即见灼热、口渴、心烦、溲赤的里热现象,故治则以清泄里热为主。

风温初起,则为发热微恶寒、无汗或少汗、咳嗽、口微渴等肺卫表证,故治则以辛凉解表为主。

30.问:春温为什么容易发斑?怎样治疗?

 答:春温初起既热象偏甚,胃热波及营血,迫血妄行,故宜发斑。治宜凉血散血为主,方用化斑汤。

31.问:试述春温腑实而兼正虚的证治?

答:其证为身热,腹满便秘,口干咽燥,唇裂舌焦,倦怠少气,苔黄或焦黑,脉象沉弱或沉涩等。治宜攻补兼施法,方如新加黄龙汤。

32.问:治暑温为什么首用辛凉,继用甘寒,终用甘酸敛津。

答:因暑温初起,邪多径入阳明,而呈里热证候,故用辛凉重剂以清泄邪热,方如白虎加人参汤;暑热之邪易伤气耗津,故在病变过程中多见津气耗损之候,可用甘寒以清热生津,方如王氏清暑益气汤;病至后期,邪热虽去而正气大耗,气液欲脱,则宜用甘酸之品以益气敛津,方如生脉散、连梅汤。

33.问:暑温有哪些兼证?怎样治疗?

答:主要有暑温挟湿与暑兼寒湿。

暑温挟湿之证,如热炽于胃而湿困于脾,证见壮热、烦渴、汗多、溺短,脘痞身重、脉洪大,可予白虎加苍术汤;如暑湿弥漫三焦,证见身热面赤、耳聋、胸闷脘痞、下利稀水、小便短赤、咳嗽痰带血、不甚渴饮、舌红赤、苔黄滑,则予三石汤。

暑兼寒湿之证,其证见头痛、身热恶寒、无汗、身热拘急、脘闷、心烦、舌苔薄腻,则可用新加香薷饮治之。

34.问:怎样辨治暑厥与暑风

答:暑厥乃系暑热闭塞清窍之候,证见猝然晕倒,昏不知人,身热肢厥,气粗如喘,不声不语,牙关微紧或口开,脉洪大或滑数。应急予清心开窍,如安宫牛黄丸、紫雪丹等,并可结合针刺人中、十宣等穴,待神苏以后,再予清暑泄热。

暑风乃暑热之邪引动肝风之候,证见身热,四肢抽搐,甚或角弓反张,牙关紧闭,神迷不清,脉弦数。治疗暑风,则须以清热熄风为主,可用羚羊钩藤汤。因胃热盛者兼以清泄胃热,因营血热盛者兼以清营养阴。

35.问:试述湿温初起的证候特点与治疗宜忌。

答:湿温初起,以身热不扬,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脘痞,不渴,面色淡黄,苔腻,脉濡缓等为其主证。其特点是发病缓慢,病势缠绵,易发白㾦,病程较长。

初期阶段湿重于热者,宜化湿为主,以使湿去而热孤。一般来说,湿郁上焦者以芳香化浊为主,湿阻中焦者以苦温燥湿为主,湿盛下焦的以淡渗利湿为主。若湿从热化或热重于湿者,则宜以苦寒清热为主,兼以化湿。

湿温初起,治疗有三忌,即禁发汗、禁攻下、禁滋阴。

36.问:湿温湿重于热和热重于湿的证治有何不同?

答:湿重于热者,以太阴脾土见证为主,如身重肢倦、大便溏泄、脘腹胀痛等,治以化湿为主。

热重于湿者,以足阳明胃经的见证为主,如身热面赤、恶热心烦、痞闷、呕恶等,治宜苦寒清热为主,兼以化湿。

37.问:湿温为什么易发白㾦,有何诊断意义?

答:湿温之湿热之邪留连气分不解,郁蒸肌表,故易酝酿而成白㾦。

在诊断上,凡系湿热郁阻之白㾦,都状如水晶,破之有淡黄色浆液流出,此系湿热之邪有向外透达之机,故有因湿热不清而反复出现白㾦者。若㾦色枯白而空壳无浆者,谓之枯㾦,是为气液枯竭之候。

38.问:湿温酿痰蒙蔽心包与热入心包怎样辨治?

答:湿温酿痰蒙蔽心包者,证见身热不甚、时或神昏谵语、苔黄垢腻、脉濡滑而数,治宜清热利湿、化痰开窍,方如菖蒲郁金汤。

热入心包者,证见身热灼手、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肢厥、舌绛无苔、脉细数,治宜清心开窍,方如清宫汤、安宫牛黄丸等。

39.问:湿温后期为什么易大便下血?应怎样处理?

答:湿温后期,湿热化燥,深入营血,损伤阴络而易致大便下血。

在处理上,应急予犀角地黄汤加连翘、紫草、茜根、金银花等以凉解血热。如治不及时,每因出血过多而致正气外脱之变。

40.问:试述伏暑的成因及病候特点。

答:伏暑是由先感受暑湿病毒,后为秋冬时令之邪所诱发。

病候特点:发病初期类似感冒,但里有暑湿见证,继而形如疟疾,而寒热不够规则,以后但热不寒,入夜尤甚,天明得汗稍解,而胸腹灼热不除,大便多溏而不爽。病势既重且又缠绵。

41.问:伏暑邪在少阳胆和阳明胃肠时,有哪些见证?怎样治疗?

答:伏暑邪在少阳胆,则见寒热似疟。口渴心烦、脘痞苔腻、身热午后较重、入暮尤剧,天明得汗,诸证稍减,但胸腹灼热,始终不除。治宜清泄少阳胆热,兼以利湿,方如蒿芩清胆汤。

邪在阳明胃肠时,则见胸腹灼热、呕恶、便溏不爽、色黄如酱、苔黄垢腻等证。治宜苦辛通降,以化湿热积滞,方如枳实导滞汤。

42.问:试述秋燥的病候特点与治疗原则。

答:病候特点:初起邪在肺卫而有津气干燥见证,如咽干、鼻燥、咳嗽少痰、皮肤干燥等。一般病情较轻,传变较少,易于痊愈。

治疗原则:燥者润之;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秋燥初起,治疗应辅以解表之治。即凉燥初起,宜辛开温润;温燥初起,宜辛凉甘润。

43.问:怎样辨别凉燥、温燥?

答:凉燥性偏寒,故初起恶寒重而发热轻,且有头痛无汗,鼻塞,咽干唇燥,咳嗽稀痰等证。

温燥性偏热,故热象较重,而微恶风寒,兼有头痛,少汗,咳嗽少痰,咽干鼻燥,口渴,苔白舌红,右脉数大等证。

44.问:燥邪入肺可引起哪些见证?怎样治疗?

答:燥邪入肺的见证,可从邪在卫、气、营、血的不同阶段分述。

邪在肺卫  

有温燥与凉燥之别。温燥可见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少汗,咳嗽少痰,咽干鼻燥,口渴,苔白舌红,右脉数大诸证。治宜辛凉甘润,桑菊饮主之。

凉燥可见发热恶寒,头痛,无汗,鼻塞,咽干唇燥,咳嗽稀痰诸证。治宜宣肺达表、化痰润燥,杏苏散主之。

邪在气分

燥邪入肺于气分时,主要有燥热伤肺、肺胃阴伤、肺燥肠闭等证型。

燥热伤肺,则证见身热,干咳无痰,气逆而喘,咽喉干燥,鼻燥,胸满胁痛,心烦口渴,舌苔薄白而燥,舌质边尖红赤等。治宜清肺润燥为主,可用清燥救肺汤。

肺胃阴伤,证见身热不甚,干咳不已,口舌干燥而渴等。治宜滋养肺胃津液为主,可用沙参麦冬汤合五汁饮治之。

肺燥肠闭,则证见咳嗽不爽而多痰,胸腹胀满,便秘等。治宜肃肺化痰、润肠通便,五仁橘皮汤主之。

邪在营血。

邪在营血时燥邪入肺主要表现为肺燥肠热,络伤咳血,证见病初喉痒干咳,继则因咳甚而痰粘带血,胸胁牵痛,腹部灼热,大便泄泻等。治宜清热止血,滋阴润燥为治,阿胶黄芩汤主之。

45.问:大头瘟的见证怎样?用什么方法治疗?

答:初起见憎寒发热、头面焮肿或咽喉疼痛,继则恶寒渐罢,而热势增高,咽喉肿痛加剧、口渴、苔黄。

治以疏风透邪、清热解毒,普济消毒饮为其主方。可兼用外治法,如先敷水仙膏,继敷三黄二香散等。

46.问:试述烂喉痧的证治概况。

答:烂喉痧是以咽喉红肿疼痛、腐烂和外发丹痧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初起病毒郁于肌表,不得外泄,故有发热恶寒等表证,如治不及时或治不如法,则病毒即行化燥化火,充斥气分、营分,造成危局。

其治疗以解毒透邪清热为原则。

初起表证重者用清咽汤透表发汗;若里热较重而表证较轻,则用清咽栀豉汤泄热解毒兼透表。如邪热入里,壅结上焦气分者,宜予清心凉膈散清气泄热;若热已入营,气营两燔者,则用凉营法清气汤两清气营。病至后期,邪热渐退而阴液不足者,可予清咽养营汤养阴清热。此外,在治疗过程中尚可结合外治法,如玉钥散、锡类散等。

47.问:湿热疫的病机怎样?有哪些见证?用什么方法治疗?

答:病机:邪由口鼻而入,舍于伏膂之内,附近于胃,即《黄帝内经》所谓横连膜原是也。

其见证可从邪遏膜原与邪传阳明两证分述。

邪遏膜原证初起见憎寒壮热,嗣后但热不寒,昼夜发热,日晡益甚,头痛身痛,其脉不浮不沉而数,苔白如积粉,舌质红绛等。治宜达原饮透达郁遏之邪。

邪传阳明证又有阳明气热与热结胃腑之分。阳明气热证见壮热口渴、大汗出、舌苔黄、脉洪大;治宜白虎汤清泄阳明之热。热结胃腑证见烦渴身热午后复加,烦躁热甚,鼻如烟煤,通舌变黑生刺等证;治宜大承气汤急下热实,以救将竭之阴。

48.问:试述湿热疫的一般演变情况。

答:湿热疫毒,锢结不解,可有两种传变趋向,如病邪外出,即可出现太阳表证,如入里化燥,可出现阳明腑实里证。由于疫毒深重,多反复传变,故有吴又可“九传”之说。

49.问:试述暑燥疫的病机、证候与治疗。

    答:病机乃为淫热火毒燔灼阳明,外窜经络,内攻脏腑,以致毒邪充斥表里上下、内外,而出现一派热毒极盛的见证。

证候可见身大热,烦躁不安,头痛如劈,腹痛吐泻,斑疹,昏痉,甚或口开吹气,绞肠痛绝,浑身发臭难闻等。

治宜大清火毒,如用清瘟败毒饮或十全苦寒救补汤大剂频灌之。

                                                                    第五章《中药学》问答

1.问:中药的性能包括哪几方面?四气五味的内容是什么?它对临床用药有何意义?

答:中药的性能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和毒性的有无四个方面。四气乃指寒、热、温、凉四种药性;五味乃指辛、甘、酸、苦、咸五种药味。根据药性的寒热,在治法上则有“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以及寒热错杂之证,寒热药并用的方法。根据药味的不同,临床用药因而有别:辛味能散,能行能润,多用于治疗表证或气血阻滞或肾燥的病证;甘味能补能和能缓,多用于治疗虚证,或缓和拘急疼痛;淡味能渗,能利,多用于治疗湿邪或水气为患的病证;酸味能收能涩,多用以治疗虚汗、泄泻等证;苦味能泄,能燥,能坚,多用以治疗热证或湿证;咸味能下,能软坚,多用于便秘,结核,痞块等证。

2.问:什么叫药物配伍?为什么要配伍?配伍后药物之间可以发生哪些作用?

答:按照病情需要和用药法度,将两种以上药物合用,即为药物配伍。

因疾病病情千变万化,人有禀赋厚薄,天有四时之变,地有高下之别,故用药亦需因情而施;又因药物各有其偏,配合则可提高疗效,制其毒性,消除对人体的不利影响,故需配伍用药。

配伍后药物之间可发生多种作用,一般来说,有相须、相使、相反、相杀、相恶、相畏等六种。

相须:即两种以上性能、功用相类似的药物同用,可以明显地增强原有功用。

相使:乃以一药为主,余药为辅,来提高主药的功效。

相反:指少数药物合用时,相互作用产生毒性或剧烈作用。

相恶:指有些药物合用,其中一药牵制了另一药,使其减低甚至丧失了原有的性质和功效。

相杀、相畏:指有些药物在配合应用时,其中一药牵制另一药物,从而减低或消除其毒性及其他有害作用。前者制服了后者,谓之相杀;后者受制于前者,即为相畏。

3.问:何谓解表?解表药分哪几类?其功用与适用范围有何不同?

答:用发汗的方法以解除表邪谓之解表。解表药主要分辛温解表药与辛凉解表药两类。

辛温解表药具有发散风寒的功用,适用于伤寒而无汗的表实证;辛凉解表药具有解散风热的作用,适用于风热表证。

4.问:麻黄与桂枝同为辛温药,其功效有何不同?

答:两者同为辛温解表药,但麻黄之解表,乃感冒风寒,表实无汗之证;桂枝之解表乃感冒风寒,表虚有汗之证。

此外,麻黄尚具平喘、消水肿之功;桂枝尚有解肌、温通经脉和通阳化气之效。

5.问:哪些药物常用于发表透疹?

答:常用发表透疹药物有:胡荽、柽柳、薄荷、牛蒡子、蝉蜕、浮萍、葛根、升麻、荆芥。

6.问:泻下药分几类?各类的功用及适应证有何不同?

答:泻下药一般可分为攻下药、润下药和峻下逐水药三类。

攻下药具有清热泻、火荡积的作用,适用于实热壅滞,燥屎坚积者;润下药具有润燥滑肠的作用,适用于老年津枯的便秘,或产后血枯、病后津液未复及亡血病人之大便燥结,以致排便困难者;峻下逐水药具有攻逐水液、消除肿胀的功能,适用于水肿,胸腹积水及痰饮积聚、喘满壅实之证。

7.问:试述大黄与芒硝功用的异同点。

答:大黄、芒硝同为攻下药,具有攻导积滞的作用。

但大黄乃苦寒泻下药,除具攻导积滞之功外,尚有泻火凉血、逐瘀通经之效;芒硝乃以咸寒为主的攻下药,故能软坚润燥、泻热导滞,局部外用亦有清热泻火之功。

    8.问:甘遂、大戟、商陆有何功效?主要适用于何病?使用时应注意什么?

答:甘遂具有泻水逐饮、消肿散结之功;大戟具有泻水逐饮、杀虫、治疮毒之功;商陆具有通便利水、消肿毒的作用。

甘遂、大戟主要适用于胸腹积水之实证,因其峻下有毒,故凡非正气壮实者及孕妇均忌服,并反甘草;商陆主要适用于水肿胀满之证,因其性较猛烈,且能堕胎,故脾胃虚弱者及孕妇忌用。

9.问:火麻仁、郁李仁的主要适应证是什么?

答:火麻仁具有润燥滑肠、滋养补虚之功,主要适用于老年、虚人、热性病后或产后津枯血少的肠燥便秘。

郁李仁具有润肠通便、利尿消肿之功,故适用于大肠气滞,燥涩不通之证及小肠之秘如水肿、腹满、小便闭等。

10.问:清热药常分哪几类?各类适应证有何不同?

答:一般分为清热泻火药、清热凉血药、清热燥湿药、清热解暑药和清热解毒药五类。

清热泻火药多入气分,对气分实热证能直折其火势;清热凉血药专入血分,对血分实热证有凉血清热作用;清热燥湿药有燥湿清热之功,常用于治疗湿热证;

清热解毒药在清热中兼有解毒作用,常用于瘟疫、毒痢及痈肿、疮毒等证;清热解暑药在清热中长于解暑作用,常用于暑热、暑湿证。

11.问:使用清热药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应用清热药时,应分清气血虚实,从整个病情来决定主次和先后。如有表证者,当先解表,或表里同治;气分热兼血分热者,宜气血两清。另清热药性多寒凉,能损伤阳气,阳气不足应慎用;如遇阴盛格阳,真寒假热之证,尤须明辨,不可妄投。

12.问:哪些药物偏于清热燥湿?哪些药物偏于清虚热?使用时注意点如何?

答:偏于清热燥湿的药物有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草、苦参、胡黄连、秦皮。偏于清虚热的药物有青蒿、地骨皮、秦艽、鳖甲、知母、银柴胡、牡丹皮等。

使用清热燥湿药时,应注意此类药物一般不适用于津液亏耗及脾胃虚热证,如须使用,亦应分别配伍养津和胃药同时使用。

清虚热药使用时多伍以滋阴之品,勿用于热实证。

13.问:试具体说明黄芩、黄连、黄柏三药的功效异同点?

答:黄芩、黄连、黄柏三药同为清热燥湿药,共具泻火解毒之功。但黄芩偏于泻上焦之火,具有清热燥湿和清热安胎的功效;黄连偏于泻中焦火,具有清心除烦的功效;黄柏偏于泻下焦之火,并兼有退虚热、制相火之功。

14.问:温里药具有哪些作用?主要适用于哪些病证?

答:温里药具有温中散寒及温肾回阳的作用,主要适用于里寒之证,包括寒邪内侵,阳气受困,而见呕逆泻利、胸腹冷痛、食欲不佳等脏寒证,以及阴寒内生,元阳受损,而见汗出恶寒、口鼻气冷、下利清谷、厥逆、脉微等亡阳证。                        

15.问:附子、干姜、肉桂的功效、适应证有何异同?

答:附子、干姜、肉桂同为温里药。附子回阳救逆、补阳益火、散寒燥湿、温中止痛,主要适用于大汗、大吐或大下后,四肢厥逆、脉数欲绝,或大汗不止,或吐利腹痛等虚脱的危证;以及命门火衰,下气虚冷之证。

干姜具有回阳温中、温肺化饮、温经止血之功,主要适用于阳虚欲脱之证,及脾胃虚寒,阴冷吐泻、胸腹冷痛等证和肺寒咳嗽,虚寒证的出血证候等。

肉桂具有温中补阳、散寒止痛之功,主要适用于下焦命火不足者,以及虚寒性的胃痛、腹痛,及妇人血寒经痛等证。

16.问:附子与乌头的功效有何不同?使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附子为植物乌头的侧根,乌头乃植物乌头的主根。两者来源相同然其功能却有不同。附子具有回阳救逆、补阳益火、温中止痛之功;乌头具有祛风湿、温经止痛之效。可见附子擅能回阳救逆,乌头善于祛风湿止痛。

使用时应注意,凡阴虚火旺及孕妇忌用附子;虚人及热证痹痛忌用乌头。且乌头反白及、贝母、半夏、白蔹、瓜蒌实。

17.问:肉桂与桂枝的功效有何不同?

答:肉桂为桂树的干皮,桂枝乃桂树的干燥嫩枝。桂枝长于温经通阳,发汗解肌;肉桂长于温肾补阳、散寒止痛。

18.问:何谓化湿药、利湿药?两者区别何在?

答:化湿药乃指具有芳香僻秽、化浊悦脾作用的药物。

利湿药乃指以通利水道、渗除水湿为主要功用的药物。

化湿药适用于湿浊内阻,脾为湿困,运化失职而引起的胸腹痞满、呕吐泛酸、大便溏薄、少食体倦、口甘多涎,舌苔白滑等证。利湿药适用于水湿停蓄体内,或水湿与热相并,或水湿与寒相结所产生的多种病证,如小便不利、淋浊、关节疼痛、发黄、湿温、疮疹、痰饮、水肿等。

19.问:临床应用化湿药、利湿药应注意哪些方面?

答:使用化湿药时应注意,芳香之品易伤阴耗气,故阴虚血燥及气虚者宜慎用;

使用利湿药时应注意,阴亏津乏的小便不利患者忌用,水肿虚证不宜强调利水、逐水的方法;滑精、遗精无湿热者,亦不宜用此类药物。

20.问:试从茯苓、车前子、木通、金钱草、萆薢等药物功效区别其利湿方面的不同点?

答:五者同为利水渗湿药。茯苓利水渗湿并能健脾宁心;车前子为清热除湿、明目止泻;木通降火利水,而偏于下焦,且可通经下乳;金钱草利水通淋、除湿退黄、消肿解毒、排石,偏于治疗肝胆之病;萆薢可利下焦湿浊,并祛风湿。

21.问:独活、威灵仙、木瓜、防己、秦艽、豨莶草、丝瓜络等药物的功用和区别?

答:同为祛风湿药。

独活祛风胜湿止痛,兼解表散寒;威灵仙祛风胜湿止痛,并通经络;木瓜疏筋活络,和胃化湿;防己祛风止痛,利水消肿;秦艽除风湿,退虚热;稀莶草祛风湿,利筋骨;丝瓜络祛风通络行血。

22.问:使用祛风湿药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祛风湿药在使用时,应根据各种不同证候,做适当的配伍,如病邪在表,可与解表药同用;病邪在筋骨关节间者,可与活血通络药同用;如病人气血虚弱,当合补养气血药同用;风湿病日久者,可配酒剂常服;凡阴虚血虚者,则宜慎用。

23.问:什么叫开窍药?开窍药主要适用于哪些病证?

答:凡气味芳香,善于走窜,而以通关开窍为主要作用的药物为开窍药。

开窍药适用于惊风、癫痫、中风等病的卒然昏厥证候,或由于热性疾病所引起的神识昏迷等内闭证候,能促使病人恢复清醒常态。

24.问:使用开窍药应注意些什么?

答:开窍药只可暂用不可久服,久服泄人元气,且辛香走窜,对于大汗亡阳之虚脱及气血两燔,肝阳上亢之昏厥,都应慎用。使用时并应注意温开、凉开之别。

25.问:补气药主要适用于哪些病证?人参、黄芪、白术同为补气之品,有何不同?

答:补气药主要适用于脾气虚和肺气虚之证,如倦怠,大便泄泻,饮食不振,胸腹胀满及气短,少气,言微自汗等气虚之证。

人参、黄芪、白术同为补气之品,在药物个性上,则人参大补元气,生津液,主治气虚、暴脱、消渴诸证;黄芪止汗、利水、拖疮排脓,主治气虚自汗、水肿、疮疡不敛;白术健脾燥湿,固表止汗,主治脾虚、腹泻、水肿及表虚自汗之证。

26.问:使用补虚药为什么常配伍理气药?补血药为什么常配伍补气药?

答:补虚药一般多较腻滞,多服不易吸收,易引起胸膈胀满诸证,故常配伍理气药,以除腻滞之弊。                                                                                    

补血药配补气药,则补血之效益彰。盖气为血帅,气旺可以生血,乃阴阳互根,阳生阴长之意。

27.问:补阴药主要适用于哪些病证?麦冬、枸杞、熟地黄均能补阴,有何不同?

答:补阴药主要适用于阴虚液亏诸证,如肺阴虚的干咳、咯血、虚热烦渴;胃阴伤的舌红、引饮或呕哕;肾阴伤的潮热、盗汗等证。

麦冬、枸杞、熟地黄均能补阴,但麦冬养阴生津、清心除烦、润肺止咳;枸杞之补阴偏于肝肾,具有养阴生津、补肝肾、明目之效;熟地黄之补阴亦偏于肝肾,善能滋阴补血。

28.问:补气、补血、补阴、补阳药有何不同?常适用于哪些病证?

答:补气药、补血药、补阴药、补阳药系根据气、血、阴、阳的不足而言。补气药一般适用于脾气虚和肺气虚之证,如脾气虚之倦怠、大便泄泻、饮食不振、胸腹胀满;肺气虚之气短、少气、言微、自汗等证。亦常用于血虚之证。

补血药主要适用于面色无华、唇色苍白、眩晕耳鸣、心悸气短、月经不调等血虚证候。

补阴药适用于阴虚液亏诸证,如肺阴伤则干咳、咯血、虚热、烦渴,胃阴伤则舌红、引饮,甚或呕哕,肾阴伤则潮热、盗汗等证。

补阳药适用于阳痿、滑精、腰膝软弱冷痛、小便频数、遗尿等肾阳不足之证,以及因肾阳不足引起的泄泻、喘促等。

29.问:补阳、升阳、潜阳、温阳、回阳有何不同?试举例说明。

答:补阳系指阳虚而言,升阳乃指阳气下陷而言,潜阳系指阳气浮越而言,温阳乃指阳为阴遏而言,回阳乃指阳微欲绝而言。

如鹿茸之补阳,用于元阳不足,畏寒乏力、四肢痿软,及小儿发育不良,齿迟、行迟等证。

柴胡之升阳,配合他药,可治气陷,少气、倦怠、下利、子宫下垂。

牡蛎之潜阳,适用于阳气浮越,盗汗、潮热、遗精及阳亢烦躁、头晕头痛等证。

干姜之温阳,适用于脾胃虚寒,阴冷吐泻、胸腹冷痛等证。

附子之回阳,适用于大汗、大吐或大下后,四肢厥逆,脉微欲绝或大汗不止或吐利腹痛等虚脱的危证。

30.问:理气药与祛寒药、化湿药均适用于脾胃病,三者有何不同?

答:理气药之治脾胃病,乃指脾胃气虚、气滞之证,证见脘腹胀满、嗳气吞酸、恶心呕吐、便秘或溏泄等。

祛寒药之治脾胃病,乃指寒邪内侵,脾胃受损之证,证见呕逆泻利、胸腹冷痛、食欲不振等脏寒证。

化湿药之治脾胃病,乃指脾为湿困,湿浊内阻,运化失职而引起的胸腹痞满、呕吐泛酸、大便溏薄、少食体倦、口干多涎、舌苔白滑等证。

故三者所治脾胃病,乃对不同病因所致脾胃病而言之。

31.问:分析陈皮与青皮,枳壳与枳实的功效异同点?

答:陈皮与青皮同为理气药,但陈皮其性主上、主升,偏于理气化痰;青皮其性主下、主降,偏于破气引滞。

枳壳与枳实同为行气破滞药,枳壳性缓,宽胸理气;枳实性烈,消痞破积。

32.问:大蓟、白及、三七、茜草、蒲黄的功效异同点何在?

答:同有止血之效。大蓟凉血止血,活血化瘀;白及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三七、茜草、蒲黄同为化瘀止血之药,三七兼消肿止痛之功;茜草又具调经之能;蒲黄则生用活血,炒用止血。

33.问:活血化瘀药主要适用于哪些病证?川芎、乳香、丹参、桃仁、地鳖虫的功效有何不同?

答:活血化瘀药适用于瘀痛、创伤、癥瘕、痈肿或产后血瘀腹痛、月经困难、痛经、经闭等各种血瘀证。

川芎、乳香、丹参、桃仁、地鳖虫五者同为活血化瘀止痛药。川芎祛风通络,活血行气止痛;乳香舒筋止痛,消肿生肌,活血行气;丹参养心安神,凉血除烦,活血化瘀;桃仁破血,润肠通便,化瘀调经;地鳖虫通经,破坚,接骨,活血化瘀。

34.问:牛膝具有哪些功用?使用时应注意什么,为什么?

答:牛膝生用可破血通经,消癥下胎,通利关节,引血下行;熟用则补肝肾,强腰膝。

在使用时应注意、凡梦遗滑精,月经过多及气虚下陷者均忌用,孕妇亦忌用,因牛膝破血而善宣导下行故然。

35.问:什么叫安神药?安神药分哪几类?

答:凡以安神定魂为其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安神药。

安神药分为二类:质重的金石类药及介类药物,取其重镇,重可去怯惊之功,为重镇安神药;属于植物药而取其养心滋肝作用的,为养心安神药。

36.问:养心安神药和重镇安神药的适应证是什么?

答:养心安神药适用于心烦不宁或不得眠,或虚汗、自感心悸怔仲等由于阴血不足导致的虚证。

重镇安神药适用于心神不宁、躁动不安、心悸怔仲,癫痫等证,多适宜于实证。

37.问:化痰药主要适应证有哪些?半夏、桔梗、瓜蒌同为化痰药,其功能有何不同?

答:化痰药主要用于痰多咳嗽或痰饮气喘、咳痰困难,及由痰引起的癫痫、惊厥、瘰疬流注等病证。

半夏、桔梗、瓜蒌同为化痰药。半夏温化寒痰,燥湿消痞,降逆止呕;桔梗宣肺化痰,排脓;瓜蒌清化热痰,宽胸下气,润肠通便。

38.问:葶苈子、旋覆花、桔梗、杏仁各有什么功用,适应证是什么?

答:葶苈子祛痰定喘、泻肺行水,适用于痰涎壅肺、咳喘之实证;旋覆花消痰行水、降气止噫,适用于咳喘痰多及呃逆之证;桔梗宣肺祛痰、排脓,适用于咳嗽痰多、咽喉肿痛及肺痈之证;杏仁止咳定喘、润肠通便,适用于咳逆上气、喘促及老人肠液枯燥之便秘。

39.问:消导药的功用及适应范围如何?

答:消导药具有消化饮食、导行积滞的功用。

消导药适用于宿食不消所致的胸脘胀闷,不思饮食,嗳气吞酸,恶心呕吐,大便失常等证。

40.问:消导药在临证使用中的一般配伍方法是什么?

答:如宿食停滞已经化热者,应配适当的苦寒轻下之品以泄热导滞;如积滞中阻而致气机不运者,可配以适量的理气药以行气宽中。此即消导药在临证使用中的一般配伍方法。

41.问:消导药中哪些药物偏于消肉积,哪些药物偏于消米面积?

答:山楂偏于消肉食积;谷芽、麦芽偏于消米面积。

42.问:使用驱虫药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驱虫药的使用,必须根据体质的强弱,虫的种类,证情的缓急和不同的兼施,分别选用和配伍适当的药物。

如有积滞者,可配伍消导药;脾胃虚弱者,兼健运脾胃;体虚患者,应先补后攻,或攻补兼施。除某些兼具泻下作用的药物外,一般须根据大便的正常与否,适当配伍泻下药,以增强排除寄生虫的功能。某些药物性较峻烈或具有毒性的,在运用时应注意用量,以免损伤正气。

43.问:驱虫药在主治不同虫证时各有哪些选择?

答:使君子可治疗蛔虫、蛲虫;槟榔可治疗绦虫;乌梅可安蛔;苦楝皮可治疗蛔虫、钩虫、阴道滴虫;鹤草芽可治疗绦虫、滴虫;雷丸可治疗绦虫、钩虫;南瓜子治疗绦虫、蛔虫;贯众可治疗钩虫、蛲虫。

44.问:试述收涩药的功用及适应范围?

答:收涩药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即具有敛汗、止泻、固精、缩尿、止血、止带和止咳的作用。

适用于气血津液耗散滑脱之证所出现的自汗、盗汗、泻利、脱肛、遗精、遗尿、失血、崩漏、带下及久咳等证。

45.问:试述龙骨、牡蛎的功效异同点。

答:龙骨、牡蛎生用偏于镇惊安神,用治阴虚阳亢引起的心神不安、烦躁易怒、失眠多梦等;煅用偏于收敛固涩,治自汗、盗汗、遗精等证。龙骨平肝安神之力较牡蛎优,牡蛎滋阴潜阳之力较龙骨强,并能软坚散结。

46.问:何谓外用药?外用药的主要作用和一般适应证是什么?

答:外用药,是指外科方药中常用于涂、敷、擦、洗的药物。外用药的主要作用有收敛止血、消肿解毒、化腐生肌、排脓止痛等。

一般适用于创伤、疮疡肿毒、疥癣、湿疹、丹毒等外科疾患。

47.问:使用外用药,一般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外用药,因多具强烈毒性,故使用时应警惕其毒害作用,应注意严格控制剂量,不能过量和持续使用。

制剂时应严格遵照一定法度,不可任意操作以保证用药安全,如砒霜不能见火,不能作酒剂。毒性特别强的药物,不能在头部五官涂布,以免局部刺激过强引起反应或吸收中毒。

48.问:如何煎煮中药汤剂? 

答:煎煮容器以砂锅、砂罐为好。用铁器煎煮易发生化学反应。

煎药用水量,一般使冷水浸过药面即可。药物应经水浸渍,以浸透为好。发散药一般宜火力较大,一二沸即可;滋补药一般宜缓火慢煎。具有挥发性成分的药物,煎煮时应加盖。

一般药物可同煎,某些药物煎法比较特殊,介壳、矿石、化石类药物如龟版、磁石、龙骨等应打碎先煎;附子、乌头等有毒药物久煎能除其毒性,须先煎12小时。

含挥发性成分的药物如薄荷、木香等,应在一般药物即将煎好时再放入,三五沸即可。某些受热后成分易破坏的药物如钩藤、大黄等亦后下。

某些贵重药物如羚羊角、犀角等,应切成小薄片另煎2小时,亦可水磨汁或銼细粉服用。人参应切成小片,放入加盖盅内隔水炖23小时。

为防止煎后药液浑浊及减少对消化道、咽喉的不良刺激,对那些有毛绒的药物如辛夷、旋覆花等应包煎,对容易使药液浑浊的赤石脂及细小种子类药如车前子、苏子等亦应包煎。

对胶质、粘性大而且易溶的药物,如阿胶、龟版胶等,应另外烊化服用,或加入去渣的药液中微煮,烊化后服用。

对含有挥发油、用量又少的药物,如藏红花、肉桂等,可用开水或煮好的一部分药液趁热加盖浸泡后服用。

对散剂、药物自然汁如琥珀末、竹沥等可行冲服。

49.问:十八反、十九畏,妊娠服药禁忌的内容是什么?

答:可用歌诀概述之。

十八反:

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

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十九畏: 

硫磺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

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

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烘炙浸莫相依。

妊娠服药禁忌歌:

蚖斑水蛭及虻虫,乌头附子配天雄,野葛水银并巴豆,牛膝薏苡与蜈蚣,三棱芫花代赭麝,大戟蝉蜕黄雌雄,牙硝芒硝牡丹桂,槐花牵牛皂角同,半夏南星与通草,瞿麦干姜桃仁通,硇砂干漆蟹爪甲,地胆茅根与蟅虫。 

 

第六章《中医方剂学》问答

1.问:“八法的意义和运用怎样?试分别叙述。

答:“八法“”是指临床上运用的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种方法,以祛除病邪、扶助正气,是治疗疾病的工具。

汗法:是通过开泄腠理,调和营卫,以发汗祛邪的一种治疗方法。

在运用上,主要有辛温解表与辛凉解表二类。一般来说,风寒表邪以辛温之法解之,风热表邪以辛凉之法解之。

吐法:是指运用具有催吐作用的方药,引起病人呕吐,从而解除疾病的治疗方法。

在运用上,主要分实证吐法与虚证吐法二类。凡痰食、风痰壅阻,病在咽喉、胸膈等部位之属实者,应用实证吐法。凡虚证痰壅,则可使用虚证吐法。

下法:是荡涤肠胃,泻下大便,逐邪下出,泻出肠中积滞、或积水、衃血,使停留于肠胃的宿食、燥屎、冷积、瘀血、结痰、停水等从下窍而出,以祛除病邪的的治疗方法

在运用上,主要有寒下、温下、缓下、峻下之别。一般来说,里热实者用寒下之法,如三承气汤等;里寒实者用温下之法,如大黄附子汤等。病邪内结,其势急者,用峻下之法;病情较缓之便秘,则用缓下之法。

和法:是通过和解与调和作用使表里寒热虚实的复杂证候,脏腑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归于平复,从而达到祛除病邪的目的。

在运用上,常用和解少阳,开达膜原,分消上下,调和寒热,调和肝脾,疏肝和胃诸法。一般来说,邪在少阳半表半里者,用和解少阳法;瘟疫邪伏膜原者则用开达膜原法;邪气中阻,上下不能交泰者则用分消上下法;寒热互结,邪在者肠胃者应用调和寒热、调和肠胃之法;肝脾不和之证可用调和肝脾法;肝胃不和则应用调和肝胃法。

温法:是治疗寒证的基本方法。

在运用上,主要有温中散寒和回阳救逆等法。温中散寒法适用于治疗中焦虚寒证,回阳救逆法则用于阳气衰微,阴寒内盛,四肢厥冷诸证。

清法:是清解热邪的一种治疗方法。

在运用上,可根据热在气分、营分、血分,以及热在某一脏腑之分,而分别使用清气分热、清营分热、清凉血热,以及清脏腑热等法。

补法:是针对人体气血阴阳或某一脏腑之虚损,给以补益、滋养的方法。

在具体运用上,有补阴、补阳、补气、补血、补心、补肝、补脾、补肺、补肾,及阴阳并补、气血双补等法。又有峻补、平补之异,更有兼补、双补、补母生子之法。

消法:是针对气、血、痰、食、水、虫等所结成的有形之邪,使之渐消缓散的方法。

在运用上,主要有消食导滞和消痞化积两类。一般来说,伤食之病用消食导滞法,痞块癥瘕可用消痞化积法治之。

八法虽相互有别,然又相互为用。如虚人外感,宜汗补兼施;虚人腑实,则宜攻补兼施等。

2.问:方剂与治法的关系怎样?

答:治法是立方选药的指导,方剂是治法的具体运用。

临床处方用药应按“理、法、方、药”的次序而行。即先辨病因病机,次拟治病之法,再选适当方剂随证加减。

3.问:方剂配伍组成的原则是什么?其意义如何?

答:方剂配伍组成基本原则:君臣佐使。其意义是通过配伍,增强了药物原有的作用,更能调和偏胜、制其毒性,消除和缓和对人体的不利影响,以获得最大疗效。

4.问:临床运用成方时为什么要变化?如何变化?

答:任何成方都是针对某一特定证候而制定的,而人有强弱之分、地有南北之别、病有千变万化,故成方应随病情变化而变化,此即所谓“师其法而不泥其方”。

一般有四种变化方法:即药味加减的变化,如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药物配伍的变化,如麻黄汤去桂枝加石膏汤(麻杏石甘汤);药量加减的便化,如小承气汤、厚朴三物汤与厚朴大黄汤;剂型更换的变化,如抵当汤易为抵当丸。

5.问:不同剂型的应用,对治疗有什么关系?

答:不同剂型对病情的轻重缓急,疾病的内外上下的部位等可以适当选择,以便提高治疗效果。

如:病情急时多用汤剂;病情缓时用丸剂;风湿痹痛可选用酒剂;外证可选用散剂、膏剂;化脓时可用条剂;结扎赘肉可用线剂等。

6.问:试述解表剂的意义、适应范围,及其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答:解表剂为八法之首。是以辛散轻扬一类药物为主要组成,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的一类方剂,属于八法中的“汗法”。

适应范围一般有四类:六淫之邪侵于皮毛而现表证;麻疹未透;水肿为腰以上实热者;疮疡之先,有发热恶寒者。

使用时注意事项:温覆其汗,微汗为佳;宜于轻煎,不易过煮;表证初期,若表证未解而邪已入里则当表里双解,若邪已入里,表证已解,则非其所宜。

7.问:银翘散和桑菊饮的异同点何在?试分析说明。

答:两方同为辛凉解表之剂,在用药上均用连翘、薄荷、桔梗、甘草、芦根等五味。桑菊饮用桑、菊、杏仁等疏散风热、宣肺止咳,而银翘散则增加金银花、竹叶、荆芥、豆豉、牛蒡子以疏风解表、清热解毒。可知桑菊饮偏重于宣肺止咳,而在透表及清热解毒方面,则逊于银翘散。

8.问:滋阴解表法的组成与适应范围怎样?试举方说明。

答:解表药与滋阴药的配合使用,是滋阴解表法的组成内容。其适应范围为外感表证兼阴血不足之证。

以加减葳蕤汤为例,在组成上以葳蕤滋阴生津,以助汗出为君药;以葱白、豆豉、桔梗、薄荷疏散风热为臣药,其中桔梗宣肺以治咳嗽;白薇清热和阴为佐药;甘草、大枣甘温和中,并可助葳蕤以增液为使药。各药合用,共成滋阴清热、发汗解表的功效。

9.问:阳(气)虚兼有外感表证的治法怎样,为什么?

答:阳虚外感应用助阳解表法治之。因阳气虚之体,正气不足,感受外邪,不能鼓邪外出,故须助阳与解表相合,扶其正以敌邪气,发其汗以解表邪。

10.问:分析败毒散的组成意义、适应证候及其变化使用。

答:败毒散是以解表药、祛风湿药与补气药相配伍的方剂,具有益气解表、散风祛湿的作用。

适应证候:外感风寒湿邪,见憎寒壮热,头项强痛,肢体酸重,无汗,鼻塞声重,咳嗽有痰;时疫,痢疾,疮疡而见上述表证者。

变化使用:本方加荆芥、防风名荆防败毒散,主治痈疡初起,而见恶寒发热等表证的疾患;本方去前胡、枳壳、独活、茯苓、甘草,加连翘、山栀子、玄参、薄荷、防风、升麻、当归、黄芩、芍药、牛蒡子、红花名连翘败毒散,主治伤寒汗下不彻,邪结耳下硬肿之疾患。本方加陈仓米、人参名仓廪散,治噤口痢,毒气冲心,有热作吐者;本方合消风散名消风败毒散,主治风毒瘾疹具有表证,以及风水、皮水在表者。

11.问:试述涌吐剂的意义、功用、适应范围和使用时注意事项。

答:涌吐剂的意义在于“宣可去壅”。其可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等部位的痰饮、宿食、毒物等从吐而出。

适应范围:中风、痰厥、食积、食厥、喉痹、急黄、干霍乱及误食毒物等。

注意事项:涌吐剂用于病情急剧时效佳,但易伤胃气,且中病即止,故对老弱虚衰、腹中有动气、气血不足以及妊娠产后者,皆当慎用。

服涌吐剂时,应于室内无风处服用。如药后不吐,可用手指或鹅翎探喉,或多饮开水以催吐。

服用涌吐剂后吐不止者,可服姜汁或冷粥、冷开水以止之;如仍不止,则应根据所用吐药,分别止之;如服瓜蒂散而吐不止者,可服用麝香一二厘止之;服三圣散而吐不止者,可服用葱白煎汤解之;服稀涎散而吐不止者,可服用甘草、贯众煎汤解之。

吐后应注意调理胃气,米粥自养,切忌油腻煎炸及一切不易消化的食物。

12.问:分析瓜蒂散、三圣散的组成、功用和主治。

答:瓜蒂散在组成上,以瓜蒂之苦而涌吐,以赤小豆之酸而微敛,乃寓“酸苦涌泄”之意,更以豆豉发其陈腐,助其发越。功用为涌吐痰食。主治痰涎、宿食,壅塞胸脘,见胸中痞硬,烦懊不安,气上冲咽喉不得息,寸脉浮按之紧者。

三圣散以瓜蒂之涌吐,藜芦之吐风痰,防风驱涌风痰。功用为涌吐风痰。主治:中风闭证,失音闷乱,口眼歪斜,或不省人事,牙关紧闭,脉象滑实者。癫痫,有浊痰壅塞胸中,上逆时发者;误食毒物,时间未久,神志尚清者。

13.问:试述泻下剂的意义、适应范围以及应用时的注意事项。

答:泻下剂是攻逐里实的方剂,具有通导大便、排除燥屎、荡涤实热、攻逐水饮及寒积等作用。

适应范围:里实证。

应用注意事项:表邪未解,里实不甚之时,应先表后里,即先解表邪,待表解里实已成,再用泻下。

使用泻下剂,既要注意实证的一面,也应考虑有无虚证的存在,如有虚证,则应兼顾治疗。

泻下剂易损胃气,得效即止,转予调理,并应忌口。

14.问:试述大承气汤的组成意义、主治病证怎样及如何变化使用。

答:组方意义:大承气汤用大黄之苦寒清热、荡涤肠胃,以芒硝之咸寒软坚润燥,枳实、厚朴苦温行气,破积除满,四药相合有峻下热结之功。

主治:阳明腑实证,潮热谵语,矢气频转,大便不通,手足濈然汗出,腹满按之硬,舌苔焦黄起刺或焦黑燥裂,脉迟而滑或沉迟有力。如见目中不了了,睛不和,宜急下。

热结旁流,下利清水臭秽,脐腹疼痛,按之坚硬,有块,口舌干燥,脉数而滑或滑实有力。

热厥、痉病或发狂之属于里实热证者。

变化使用:                                                     

本方去芒硝,名小承气汤,主治阳明腑实证,谵语便硬,潮热,胸腹痞满,舌苔老黄,脉滑而疾。痢疾初起,里急后重者,亦可用之。

本方去枳实、厚朴,加甘草,名调胃承气汤,治阳明病恶热,口渴便秘,腹满拒按,舌苔正黄,脉滑数者。

本方去芒硝加羌活,名三化汤,治中风,外有六经之形证,内有燥屎大便不通,脘腹痞满之证。

15.问:大陷胸汤和大承气汤在组成意义及运用方法上的异同点何在?试分析说明之。

答:大陷胸汤用大黄、芒硝、甘遂,大承气汤用大黄、芒硝、枳实、厚朴。在组成上,两方均有大黄、芒硝,在运用上,则同为寒下峻剂。但因病因病位不同,故两方在配伍及运用上显有差异。大陷胸汤主心下水食,水食在胃必兼破饮之长,故用甘遂。大承气汤主肠中燥粪,燥粪在肠必借推逐之力,故需枳、朴。在运用方法上,治上者制宜缓,故大陷胸汤先煮大黄,而后纳诸药;治下者制宜急,故大承气汤先煮枳、朴,而后纳大黄。

16.问:试述十枣汤的组成意义、适应病证及其变化运用?

答:十枣汤用大枣十枚,与甘遂,大戟、芫花配合而成。方中甘遂、大戟、芫花乃攻逐水饮之峻药,盖攻逐之剂易耗正气,故方用大枣十枚,乃取其扶正补脾、缓和诸峻药之毒,以减少药后反应,使之下不伤正,配合意深。

适应病证:悬饮,胁下有水气。咳唾胸胁引痛,心下痞硬,干呕短气,头痛目眩,或胸背掣痛不得息,舌苔滑,脉沉弦者。水肿腹胀,属于实证者,亦可用之。

变化运用:本方去芫花、大枣,加白芥子,名控丹,用治水饮停于胸膈,胸胁隐痛,舌苔黏腻,脉弦或滑,或水肿形气俱实者。

本方去大枣,加黑丑、大黄、青皮、陈皮、木香、槟榔、轻粉,名舟车丸,主治水肿水胀,形气俱实,口渴、气粗、腹坚,大小便秘,脉沉数有力等证。

17.问:温下剂的组成方法与适应病证如何?并举方说明。

答:组成方法:以泻下药配合附子、干姜、细辛等温热药组成。若宿冷久积,虽下利久不止,而实积仍在者,温下之时,还须配合甘温益气之品。

适应病证:脏腑间有寒冷积滞之病,在寒邪非温不化、实积非下不去时应用温下法。

方如三物备急丸,用大黄、巴豆、干姜,即以巴豆辛热峻下开通闭塞;干姜温中散寒,以顾脾阳;大黄通大便,又制巴豆之过于辛热之毒。三物相合,药力较峻,攻下效捷,主治卒然心腹胀痛,痛如锥刺,气急口噤、暴厥者。

18.问:麻子仁丸和黄龙汤的组成意义怎样,如何区别运用?

麻子仁丸为润下之剂,黄龙汤为攻补兼施之剂。麻子仁丸是用小承气汤加火麻仁、杏仁、芍药、白蜜组成,小承气汤泻下通便,麻、杏多脂润肠,芍药养阴和里,白蜜润燥滑肠,合而为缓下之剂。

黄龙汤是大承气汤加人参,当归、甘草、桔梗、姜、枣等组成,为峻下热实又兼顾正气之剂,方用大承气汤攻下通便,人参、当归、甘草、姜、枣扶正补虚,合为攻补兼施之剂。

在区别运用上,麻子仁丸用于素体火盛,肠胃干燥或邪热伤津之燥热证;黄龙汤用于素体本虚又兼热实之证。

19.问:比较小柴胡汤和蒿芩清胆汤的组成意义及适应病证的异同点?

答:小柴胡汤用柴胡透达少阳半表之邪,黄芩清泄少阳半里之热,配半夏、生姜和胃降逆,人参、甘草、大枣扶正祛邪,姜、枣相伍又可调和营卫、通行津液,故小柴胡汤以和解少阳为主。

蒿芩清胆汤用青蒿之苦寒芬芳清透少阳邪热,黄芩、竹茹苦降清泄以解胆热,陈皮、半夏、枳壳和胃降逆化痰,茯苓、碧玉散清热利湿,合而为清胆利湿、和胃化痰之剂。

在适应病证上,两者同为和解少阳之剂。

小柴胡汤,适应病证为:伤寒少阳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脉弦数,舌苔薄白;妇人伤寒,热入血室;疟疾、黄疸等杂病见少阳证者。

蒿芩清胆汤,适应病证为湿热郁于肝胆,克犯胃气,寒热往来,寒轻热重,口苦胸闷,吐酸苦水或呕黄涎且黏,甚则干呕呃逆,胸胁胀疼,舌红苔白,间现黄色,脉数而右滑左弦者。

两方所异者,小柴胡主治伤寒少阳证;蒿芩清胆汤主治湿热郁于少阳,热重,兼有痰湿内阻之证。

20.问:调和肝脾剂是怎样组成的,适用于哪些病证?试举方说明。

答:调和肝脾剂是以肝脾失调的证候,如情志抑郁,胸闷不舒,寒热痛泻等症状为基础,以调肝与和脾药相配合而组成的。适用于肝脾失调证。

方如四逆散。其组成以柴胡枢转气机,疏解郁结,芍药、甘草以调理肝脾,枳实行气破滞,且柴、枳同用可升清降浊,芍、草同用可缓急舒挛,合而为调肝和脾之剂。本方主治热厥,由传经之邪,阳气内郁,而致手足厥逆,或脘腹痛或泄利下重者。

21.问:试述半夏泻心汤和黄连汤的组成意义、主治病证及变化使用,并分析他们之间的异同之处。

答:半夏泻心汤原治小柴胡汤证因误下而成的痞证。方用黄连、黄芩苦降泻热以和阳,干姜、半夏辛开散痞以和阴,更配人参、甘草、大枣补脾和中,其组成寒热并用以调和阴阳,苦辛并进以顺其升降,且因下后多虚,故又配伍补中之品。

主治胃气不和,心下痞硬,但满而不痛,或干呕,或呕吐,肠鸣下利者。            变化使用:

本方减干姜二两加生姜四两,即生姜泻心汤,治水热互结致痞而见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腹中雷鸣,下利等症。

本方加甘草一两,即甘草泻心汤,治胃气虚弱,气结成痞,而见纳谷不化,腹中雷鸣下利,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等证。                

黄连汤治胸中有热,胃中有寒,升降失司,表里失和之证,方以黄连泻胸中之热,干姜、桂枝散胃中之寒,配半夏和胃降逆,人参、大枣、甘草益气和中,七味相合,共奏散寒清热,恢复升降,调和表里之功。                        

主治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                   

变化使用:本方去桂枝、黄连、干姜,加柴胡、黄芩、生姜,即小柴胡汤,主治半表半里之少阳证,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诸证。                                       

半夏泻心汤和黄连汤同为调和肠胃之剂。在区别上,半夏泻心汤和胃降逆,开结散痞,主治胃气不和,心下痞满,呕吐下利等证;黄连汤上下同治,寒热平调,主治上热下寒,呕吐腹痛等证。

22.问:试述表里双解剂的意义、应用原则及应用时注意点。

答:意义:在表证未除,里证又急者,若仅用表散,则在里之邪不得去,仅治其里,则在外之邪亦不解,在此情况下,就需表里双解,邪气即去。

应用原则:须分表里轻重缓急。先解表,后攻里,先温里,后攻表,以及表急救表,里急救里。

注意点:见有表证又有里证者,方可应用;须辨表证与里证的寒、热、虚、实属性,方可选方择药;分清表、里证候的轻重主次,后权衡表药与里药的比例,方无太过或不及之弊。

23.问:试分析厚朴七物汤和大柴胡汤在组成意义及运用上的异同点。

答:厚朴七物汤在组成上重用厚朴、枳实以消痞泄满,佐大黄以通便导滞,与小承气汤以大黄以通便导滞,轻用枳、朴者有别。方中伍以桂枝、生姜、甘草、大枣以解表散寒、调和营卫,合为行气泄满兼以解表散寒之方。

适用于外感表证未罢,里实已成,腹满时痛,发热、大便不通、脉浮而数者。

大柴胡汤在组成上为小柴胡汤和小承气汤复合加减之剂,主治少阳与阳明合病。方用柴胡、黄芩和解少阳,大黄、枳实以泻热结,半夏、生姜增量以止呕。且大黄伍芍药可治腹中实痛,枳实配芍药可治气血不和,腹痛烦满不得卧,诸药合为外解少阳,内泻热结之方。

主治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痞硬或心下满痛,大便不解或协热下利,舌苔黄,脉弦数有力者。

两方虽同为外解内攻之剂,但厚朴七物汤证属于太阳与阳明同病,大柴胡汤证则为少阳与阳明同病。

24.问:分别阐述石膏汤与五积散的组成意义、功用和适用病证。       

答:石膏汤为伤寒表证未解,里热壅盛而设,故方用石膏解肌清热,配麻黄、豆豉外解表邪,以黄连、黄芩、黄柏、栀子、即(黄连解毒汤)泻三焦之火,且麻黄、豆豉得石膏、三黄,发表热而不助里热,三黄、石膏得麻黄、豆豉,清里热而不失攻表,诚为表里俱热、三焦火盛之良剂。

功用:发汗,清热,解毒。

适应病证:伤寒表证未解,里热已炽证,壮热无汗,身体拘急,面赤目赤,鼻干口渴,烦躁不眠,神昏谵语,鼻衄,发斑脉滑数者。

五积散为寒、食、气、血、痰五积而设,方用麻黄、白芷发汗解表,干姜、肉桂温中散寒,苍术、厚朴燥湿健脾,半夏、陈皮、茯苓理气化痰,当归、川芎和血活血,乌药、甘草和中止痛,桔梗、枳壳同用,有升降气机之效,常用于痰阻气滞之证,诸药合具五积消散之功。

功用:发表,温中,消积。

适应病证:外感风寒,内伤生冷,身热无汗,头痛身疼,项背拘急,胸满恶食,呕吐腹痛,及妇女血气不和,月经不调等证。

石膏汤为解表清里之剂,五积散为解表温里之方。

25.问:试述清热各法的组成和适应病证,并分析他们之间同中有异之处

答:清热各法一般分为清气分热、清营凉血、气血两清、泻火解毒、清脏腑热、清虚热等类。

清气分热法在组成上多以清气药与益气生津之品相配伍,适用于热在气分,见大热、大烦渴、大汗脉洪大,或病后余热未清,心烦懊憹等证。

清营凉血法在组成上多以清热凉血养阴药组成,适用于邪热入营,神昏谵妄,及热入血分,证见烦扰不寐,吐血发斑、舌质深绛、脉数等。

气血两清法是由清气法和清营凉血法结合组方而成,主治热邪侵扰气分与血分之证,即气血两燔”之谓。

泻火解毒法多由清热解毒药组成,多用于瘟疫、温毒及火毒,或疮疡热深毒重之证,常见烦躁狂乱,热甚发斑,或头面红肿或口糜咽痛等。

清脏腑热法多由归属不同脏腑、不同归经之清热药为主组成,适用于热邪偏盛于某一脏腑所发生的火热证候。

清虚热法多由滋阴透热、清热的药物组成,适用于热病后期,邪热未尽,阴液已伤,热恋阴分,暮热早凉或阴虚火旺,骨蒸潮热盗汗者。

其相同之处均为清热之剂,不同之处在于气分、血分之异,实热、虚热之分,脏腑偏胜之殊,故清热各法亦因证而异。

同用寒凉药、而有辛寒、苦寒、甘寒、成寒之別。

26.问:白虎汤和竹叶石膏汤的组成意义、功用及主治病证方面的异同点何在?

答:在功用及主治病证方面,两方均主治热在气分证。白虎汤清热生津,适用于壮热、烦渴、自汗、脉洪大者;竹叶石膏汤清热生津、益气和胃,适用于热病后期,气液已伤,余热未尽者,见证为身热多汗、虚羸少气、心胸烦闷、气逆欲呕、口干喜饮、喉干呛咳、舌红少苔、脉虚而数,或热病之后,余热未清,气液未复,呕逆烦渴,或虚烦不得眠,脉虚数,舌干少苔。

27.问:在清气分热剂与清营凉血剂的基础上,试分析清瘟败毒饮的组成意义、治病机理及加减变化。

答:清瘟败毒饮是综合白虎汤、犀角地黄汤、黄连解毒汤三方相合加减而成。方以白虎汤清解气分之热,用石膏、知母清阳明经大热,犀角、地黄、玄参、丹皮、赤芍清营凉血解毒,黄连、黄芩、栀子、连翘清热泻火解毒,竹叶清心除烦,桔梗载药上行,合奏清热解毒、凉血救阴之功。

其治病机理,在于此方具有清气分热、清营凉血与清热解毒之功,故凡一切火热之证,气血两燔,火热毒盛之候,投上极当。如余师愚所云:“此大寒解毒之剂,故重用石膏,先平甚者,而诸经之火自无不安矣。”

加减变化:本方去黄连解毒汤及地黄、芍药、丹皮,加玄参,名化斑汤,具有清热凉血、滋阴解毒的作用,适用于温病发斑,神昏谵语,吐血衄血者。

28.问:试分析龙胆泻肝汤与左金丸,泻黄散与清胃散,黄芩汤与白头翁汤在组成、功用以及主治方面的异同点。                                  

    答:龙胆泻肝汤与左金丸

龙胆泻肝汤用龙胆草大苦大寒,上泻肝胆实火,下清下焦湿热;黄芩、山栀子苦寒泻火;木通、车前子、泽泻清利湿热;又以生地、当归滋养肝血,柴胡条达肝气,甘草和中解毒,调和诸药,合为泻肝经湿热之剂。

左金丸重用黄连之苦寒泻火、降逆止呕,少佐吴茱萸之辛温开郁散结,下气降逆,前者是“实则泻火”,后者则用以反佐,故此方具有辛开苦降,泄肝和胃的功用。

在主治方面,龙胆泻肝汤适用于肝经实火,胁痛口苦、目赤、耳聋耳肿,以及肝经湿热下注,小便淋浊、阴肿、阴痒、阴痈、便毒等。

左金丸适用于肝经火旺,左胁作痛,腹痞吞酸,呕吐泛恶,嘈杂嗳气,口苦舌红,脉弦数。

统观二方,虽同为治肝火之剂,但龙胆泻肝汤除泻肝经实火外,尚泻肝经湿热,左金丸则偏于清泻肝火。

泻黄散与清胃散

在组成上,泻黃散用石膏、山栀子泻脾胃之积热,藿香理气,佐防风以疏散伏火,甘草和中泻火,调和诸药,合而用之,为清泻胃热之剂。清胃散用黄连苦寒泻火,生地、丹皮凉血清热,当归养血和血,升麻既为阳明引经药,又具清热解毒之功,从而达到清胃火、凉血热之效。

在主治上,泻黄散适用于脾胃伏火,热在肌肉,口燥唇干,口疮口臭,烦热易饥,及脾热弄舌等证。清胃散适用于胃有积热,上下牙痛,牵引头脑,满面发热,其牙喜寒恶热,或牙龈红肿溃烂,牙宣出血,或口气热臭,或唇舌颊腮肿痛,口干舌燥,舌红少苔,脉滑大而数者。

两方同治中焦火热之证,泻黄散主治脾胃伏热、口疮口臭或脾热弄舌者,清胃散则专于清胃凉血,主用于胃热牙痛或牙宣出血等证。

黄芩汤与白头翁汤

在组成上,黄芩汤用黄芩清热止利,芍药和营止痛,甘草、大枣和中益脾,合为清热止利,和中止痛之剂;白头翁汤以白头翁清血分之热,为治热毒赤痢之要药,黄连、黄柏清热解毒、坚阴止痢,秦皮清肝热、止热痢,合为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之方。

在主治上,黄芩汤适用于身热口苦、腹痛下利,或痢疾腹痛有热,舌质红,脉弦数;白头翁汤适用于热痢下重,腹痛,便脓血,肛门灼热之证。

两方虽同为清热止痢之剂,但前者适用于肠热下利,后者则用于热性赤痢,故配伍亦殊。

29.问:分别阐述香薷散与六一散的组成意义、主治病证及其变化运用。

答:香薷散用香薷辛温发散,兼能利湿,前人喻为夏令的麻黄,及月解表要药,厚朴化湿和胃,白扁豆清和脾,合用具有祛解表、化湿和中的作用。

主治夏月乘凉饮冷,外感于寒,内伤于湿,身热畏寒,头重头痛,无汗,腹痛吐泻者。
    变化运用:如无恶寒头痛之表证,则去香薷;无腹痛吐利之里证,则无取厚朴、白扁豆。如热渴甚者,加黄连;湿盛于里者,去白扁豆加黄连,腹痛泄泻者,去黄连,加茯苓、甘草;中气虚怯,汗出多者,加人参、黄芪、白术、陈皮、木瓜;暑温初起,冒暑感寒两兼,则去白扁豆,加金银花、连翘、鲜扁豆花。

六一散用滑石味淡性寒,质重而滑,淡能利湿,寒能清热,重能清降,滑能利窍,以此为主药,少佐甘草,是和其中气,且可调和滑石之寒滑太过。

主治感受暑邪,身热烦渴,小便不利,或吐利泄泻,或下利赤白,或小便赤涩,癃闭淋证,亦治石淋。

变化运用:加辰砂名益元散,兼镇心安补之效;加薄荷名鸡苏散,兼能清散风热;加青黛名碧玉散,兼能解毒。

30.问:芳香开窍剂的意义、分类和适用范围怎样?运用时应注意些什么?

答:芳香开窍剂的意义在于以辛香走窜之药品开窍通关,以治疗神昏窍闭。

在分类上,由于窍闭神昏有热闭与寒闭之别,故芳香开窍剂亦分凉开与温开二类。

适用范围:总而言之,适用于邪盛气实的闭证。分而言之,凉开适用于温邪热毒,内陷心包,证见神昏谵语,甚或痉厥之证。温开适用于突然昏倒,牙关紧闭,神昏瞀闷,苔白脉迟之寒邪湿痰气闭之证。

适用时应注意,不可应用于脱证。

31.问:试将牛黄清心丸、至宝丹、紫雪丹三方作一比较。

答:三方同属于治疗温邪热毒,内陷心包,证见神昏谵语,甚或痉厥的方剂。
从配伍组成上,牛黄清心丸重用牛黄、黄芩、黄连、山栀,清心解毒泻火,以郁金一味通心气以开窍,辰砂镇心而安神,故牛黄清心丸以清心解毒为主,兼以开窍安神。
    至宝丹以龙脑、麝香、安息香开窍,朱砂、琥珀、金箔、银箔镇心安神,用犀角、牛黄,玳瑁清热解毒等,故至宝丹以开窍安神为主,兼以清热解毒。

紫雪丹以玄参、升麻、甘草清热解毒,羚羊角清肝熄风,石膏、寒水石、滑石大寒清热,犀角清心解毒,朱砂、磁石、黄金重镇安神,麝香、青木香、丁香、沉香行气开窍,更用朴硝、硝石泄热散结,诸药合用,以奏清热解毒、开窍安神、
重镇熄风之功。与前述二方比较,紫雪丹解毒之效不及牛黄清心丸,开窍之力不及至宝丹,但兼能凉肝熄风。

32.问:苏合香丸的组成意义怎样?能治疗哪些疾患,为什么?

答:苏合香丸是集辛香之药于一方,为宣利气机、开窍醒神的温开方剂,方用苏合香、安息香辛香以透窍开闭,麝香、冰片辟秽恶而通彻内外,犀角清心解毒,朱砂镇心安神,沉香、木香、 檀香、香附、乳香、丁香、荜茇调和脏腑气血之郁滞,白术温胃健脾,使诸香药从中上以布运各脏,煨诃子温涩敛气,与诸香药配伍,可以防止辛香过多,耗散正气。

苏合香丸可用于中风、中气,猝然昏倒,牙关紧闭,不省人事,及中恶、客杵,胸腹满痛或突然昏迷、痰壅气闭,以及霍乱吐利、时疫瘴疟之证。因“闭者宜开”故可治中风中气、中恶等寒闭之证。因"通则不痛"此方有辟秽利气之功,故可治疗感触秽恶之气的突然胸腹满痛。因其具有温中解毒、芳香辟秽之功,故可治疗霍乱吐利,时疫瘴疟。 

33.问:温里回阳剂的意义、分类和适用范围怎样?运用时应注意些什么?

答:温里剂是以温热药物为主,以祛除脏腑间沉寒痼冷的方剂。回阳剂是以辛温燥热药物为主,以通脉救逆,温经回阳的方剂。因里寒证有寒邪直中与寒从内生两个方面,故温里回阳剂亦分温中祛寒和回阳救逆两类。

适用范围:阳气衰微,阴寒内盛之证。证见肢体倦怠,手足不温,纳谷不旺或食谷欲呕,呕吐泻利,脘痞腹胀,吞酸吐涎,口不渴或四肢逆冷,恶寒倦卧,呕吐下利,舌苔白,脉沉微等。
    应用时注意事项:1)内真热外假寒之证切勿误用;2)使用分量应因人而施,中病即止。 

34.问:温中祛寒剂的组成和适用范围怎样?试举方分析。

答:温里药与健脾补气药相结合,是为温中祛寒剂的组成。
适用范围:肢体倦怠,手足不温,纳谷不旺,或食谷欲呕,呕吐泻利,脘痞腹胀,吞酸吐涎,舌苔白,口不渴等中焦虚寒之证。

方如理中汤,以温中之干姜,配以健脾补气之人参、白术、甘草而成。方中干姜温中祛寒,白术健脾燥湿,人参补气益脾,甘草和中补土,合用成为温补脾胃,治疗中焦虚寒的要方。主治中焦虚寒,自利不渴,呕吐腹痛,腹满不食以及霍乱等;亦治阳虚出血及小儿慢惊,病后喜唾涎沫,及胸痹等由中焦虚寒而致者。

35.问:四逆汤的组成意义和主治怎样?如何变化运用?

答:四逆汤以生附子大辛、大热以回阳祛寒,配干姜温中散寒,佐甘草和中益气,乃遵“寒淫于内,治以甘热”经旨之意。                         

    主治少阴病,四肢厥逆,恶寒倦卧,下利清谷,口不渴,脉沉,或误汗、大汗亡阳,以及吐利腹痛,四肢厥逆之证。

变化使用:本方加重干姜用量一倍,名通脉四逆汤,治四逆、脉微欲绝之证。

本方加人参一两名四逆加人参汤,主治四逆恶寒脉微而复利、利止、亡血之病。

本方加茯苓六两、人参一两,名茯苓四逆汤,主治伤寒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燥者。

本方以葱白易甘草名白通汤,主治少阴病,下利脉微者。若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

36.问:试述黑锡丹的组成意义和主治,并扼要分析其治病机理。

答:其组成意义在于应用黑锡重降镇水,以硫黄、附子、肉桂、补骨脂、胡芦巴、茴香、阳起石等大队温热之品扶阳,又以金铃子苦寒反佐,利气止痛,使以沉香降逆平喘,纳气入肾。合为温补下元,扶阳镇逆之剂。
    主治真元不足,上盛下虚,痰壅气喘,汗出肢厥,脉沉微,或寒疝腹痛,男子阳痿精冷,女子血海虚寒等证。

本方证为真阳衰微,阴寒内盛,肾气摄纳无权,浊阴从而上泛,以致痰壅气喘,上盛下虚。而此方正以一派温肾壮阳之品与重镇摄纳药同用,则阳复而阴寒自除,肾纳则痰喘可平。

37.问:真武汤和附子汤在组成、功用主治方面的异同点,试作分析说明。

答:真武汤在组成上用生姜、茯苓、白芍、白术、熟附子。

附子汤在组成上用人参、茯苓、白芍、白术、熟附子。

真武汤用生姜而不用人参,旨在温散以祛水气,适用于阳虚水气内停之证;附子汤不用生姜,倍术、附加人参,旨在温补以祛寒湿,适用于阳虚寒湿内盛,身体骨节疼痛之证。在主治上,真武汤用于肾阳虚衰,病在里,水气内停,小便不利,腹痛下利或肢体浮肿等证;附子汤用于少阴虚寒,身体骨节疼痛,背部恶寒,手足不温,口中和,苔白滑,脉沉微无力,或阳虚寒湿内侵,身体疼痛等。

38.问:试述当归四逆汤的组成意义与主治证候。

答:本方系因素体阴血虚衰,阳气不足,感受外寒,以致气血运行不畅,不能温养四末所设。
    方用桂枝、细辛散表里之寒邪,温通血脉;当归与白芍养血和营;甘草、大枣温养脾气;木通入经通脉,合为温经散寒、养血通脉之方。
    主治厥阴伤寒,手足厥寒,脉细欲绝;并治血虚受寒,手足厥冷,舌淡苔白,脉沉细,或沉细欲绝。 

39.问:消导剂与消法的关系怎样?它与泻下剂有何区别?运用时注意些什么?

答:消导剂属于八法中的消法,消法是包括了消导剂在内的其他剂型的方法。
消导剂与泻下剂均有消除有形实邪的作用,但在临床运用上,泻下剂适用于骤急的有形实邪,消导剂则用于逐渐形成的痞满、积聚为宜,是一种渐消缓散的方法。
    应用时注意事项:1)纯虚无实之证当禁用;2)大积大聚之证,勿投消导剂,以免贻误病机。

40.问:试述枳实导滞丸的组成意义和适应证。它与保和丸在组成、功用、主治方面有何区別?
    答:枳实导滞丸以枳实消痞导滞为君,大黄荡涤实积为臣,黄芩、连清利湿热为佐,茯苓、白术、泽泻、神曲渗湿和中为使,合用具有推荡积滞、清利湿热之功。

适用于积滞内阻,生湿蕴热,胸脘痞闷,下利或泄泻,腹痛后重,或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膩,脉沉实者。
    保和丸在组成上以山楂、神曲、莱菔子消食积为主,配以半夏、陈皮、茯苓和胃利湿,连翘散结清热,合为和胃消食之剂。适用于食积停滞,胸脘痞满,腹胀时痛,嗳腐吞酸,恶食或大便泻,食疟下利,脉滑,舌苔厚腻而黄等证。
     两方相较:保和丸以和胃消食为主,枳实导滞丸消痞导滞外尚具清利湿热之功。前者为消导食滞之轻剂,后者较前者则攻逐之力更峻。

41.问:枳实消痞丸从哪些方变化而来?主治怎样?为什么说它是消补兼行之剂? 
    答:枳实消痞丸是从枳术丸和半夏泻心汤化裁而来。
    主治心不痞满,饮食不振,神疲体倦或胸腹痞胀,食不消化,大便不畅。

从方中药物组成来看,此方不仅以枳实、半夏消痞和胃,黄连、干姜调心下之寒热,厚朴利气除满,麦芽消食和中,尚用参、术、苓、草以扶助中洲,故不难推知此方乃消补兼行之剂。

42.问:分析鳖甲煎丸的组成意义和主治。

答:鳖甲煎丸是为寒热并用,攻补兼施,理气理血,诸法兼备的大方。方用鳖甲软坚散结,主治癥瘕寒热。以大黄、芍药、䗪虫、桃仁、赤硝、牡丹、鼠妇、紫葳破血攻瘀;厚朴、半夏、乌扇、蜂房、螳螂下气化痰,行气分积滞;石苇、瞿麦、葶苈子利水导邪,从小便而出;柴胡、桂枝通达营卫,领邪外解;更以干姜、黄芩一寒一温,协调阴阳寒热;人参、阿胶益气养血,补益中气。
    主治疟疾日久不愈,胁下痞硬有块之疟母。

43.问:试述补益剂的意义和分类,及临床上如何运用。

答:意义,补益剂根据“虚则补之”的原则,由补养强壮一类药物为主组成,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以治各种虚证。
    分类:主要分为补气、补血、补阴、补阳、气血两补。     

在运用上,气虚补气,血虚补血,阴虚养阴,阳虚扶阳。

在补气补血时,尚应注意补血多佐补气药,但补气药则少佐补血药。前者可增补血之功,后者恐配之则阴柔滞气。
    在补阴补阳时,应注意阴阳互根。补阳者需阴中求阳,补阴者需阳中求阴。
    在补益脏腑时,不仅注意“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心者,和其营卫;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损其肝者,缓其中;损其肾者,益其精”,尚应注意脏腑间的相互作用,如培土生金、补火生土、滋水生肝、清金滋水等,“虚则补母”之法。注意补脾补肾这个补法中最根本的问题。

在运用补益剂时,应注意峻补、平补剂的正确配伍和运用,峻补剂宜药味少,剂量大,平补剂则应适当配以健脾和胃,理气,活血或化瘀等药,补正不忘祛邪,填补又兼理气。
    此外,尚应注意“大实有羸状”的假虚证候及表证挟里虚、虚中挟实之证,均应审慎处理。
    44.问:分析四君子汤的组成意义、主治病证及其变化运用。
    答:四君子汤从健脾养胃及甘温益气着手以补气虚诸证,寓补益后天之意,调剂甚妙。方以人参甘温,扶脾养胃,补中益气为君药;白术苦温,健脾燥湿,辅助运化,为臣药;茯苓甘淡,合白术以健脾渗湿,为本方佐药;炙甘草甘温益气,补中和胃,为本方使药,合用以奏甘温益气、健脾养胃之效。
    主治:脾胃气虚,运化力弱,食少便塘,面色萎黄,语言轻缓,四肢无力,脉细软或沉缓等证。
    变化运用:本方加陈皮名异功散,治脾胃虚弱,呕吐泻下,不思饮食。加半夏、陈皮、姜、枣同煎,治脾胃不健,饮食不思,或胸膈不利,或膨胀呕吐吞酸,大便不实等。加扁豆,黄芪、姜、枣名六神散,治脾胃虚弱,津气不足,饮食减少,虚乏身热等。
    45.问:补中益气汤的配伍意义和治病机理怎样?试分析说明之。
    答:李东恒根据“损者益之”“劳者温之之旨制定此方,用于治疗饮食劳倦,脾虚气弱,内伤寒热之证。方用黄芪益气为君药,人参、甘草补中为臣药。这是方中的主要部分。李氏认为“火与元气不两立,故用甘温补气药以治气虚身热之内伤之火。白术健脾,当归补血,陈皮理气,均为佐药,更用升举清阳的升麻、柴胡以为引使,如此,诸药共奏升阳益气、补中固卫之效,则劳倦得之,寒热自除,气陷自举。
    此方可治疗一切清阳下陷诸证,如气虚下陷之脱肛、子宫下垂、久疟久痢等。因脾胃为营卫气血生化之源,饮食劳倦伤及脾胃,则气血虚损,发生大热,而脾气不升,清阳下陷,则大便泄泻,或为脱肛,或为子宫下垂;余如久疟久痢,亦因气虚而不能托邪外达,故运用此补气之剂,可获佳效。

46.问:试述四物汤的组成意义、适应范围及其变化运用。

答:组成意义:方以地黄滋阴补血,当归养血和血,芍药和营理血,川芎行气活血。从配伍关系看,地、芍是血中之血药,芎、归是血中之气药,两相配伍,则补而不滞,营卫调和。
    适应范围:一切营血虚滞,妇人经水不调,脐腹作痛,及崩中漏下,血瘕块硬等证。
    变化运用:兼气虚可加人参、黄芪;兼瘀血可加桃仁、红花,甚者可加大黄、芒硝;血虚且寒,则加肉桂、炮姜;血虚而热,则加黄芩、牡丹皮;欲行血则去熟地黄,欲止血则去川芎。

47.问:归脾汤的组成意义和主治怎样?

答:组成意义:方以人参、黄芪、白术、甘草甘温补脾益气;茯神、远志、酸枣仁、龙眼肉、当归甘温酸苦,养血补心安神;木香理气醒脾,使补而不滞,合为养心与健脾并重的方剂,也是益气养血的方剂。
    主治:1)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怔忡健忘,惊悸盗汗,发热体倦,食少不眠。2)妇人脾虚气弱,崩中漏下。
    48.问:补阴法和补阳法的配伍运用怎样?试举方说明。
    答:一方面,应将阴阳看成一个整体,所谓“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另一方面,如阳虚而阴不虚,治疗应以阳虚为主,补之以甘温;阴虚而火旺者,治疗应以阴虚为主,宜补之以甘凉;如阴阳两虚,又当阴阳两补。如金匮肾气丸,虽为温补肾阳之方,但在配伍上则以六味地黄丸加肉桂、附子。乃以六味地黄丸壮水之主,加肉桂、附子补水中之火,以鼓舞肾气。此方通过水火并补,则致阴阳协调,邪去正复,肾气自健,配伍妙处,实寓“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之。
    49.问:比较六味地黄丸与肾气丸的异同点,二方变化运用怎样?
    答:两方在药味上,均用地黄、山萸肉、怀山药、泽泻、丹皮、茯苓,而肾气丸则加肉桂、附子两味。
    在功用上,六味地黄丸补益肾阴,适用于肾阴不足,虚火上炎,腰膝软痿,盗汗梦遗诸证。肾气丸,温补肾阳,适用于肾阳不足,腰疼脚软,痰饮消渴等证。

变化运用:六味地黄丸加知母、黄柏为知柏地黄丸,治阴虚火旺,潮热骨蒸等证;加枸杞、菊花为杞菊地黄丸,治阴虚肝肾不足,眼花歧视或枯涩眼痛等;加五味子为七味都气丸,治肾虚气喘、面赤、呃逆等证;加麦冬、五味子为麦味地黄丸,治肾虚喘嗽等证。
    肾气丸,加牛膝、车前子为《济生》肾气丸,治肾虚腰重脚肿、小便不利;加鹿茸、五味子为十全大补丸,治肾脏虚弱,面色黧黑、足冷足肿、耳鸣耳聋、肢体羸瘦、足膝软弱、小便不利、腰膝疼痛等证。
    50.问:试述安神丸和珍珠母丸的组成意义及主治方面的异同点。

答:在组成上,安神丸以朱砂之重镇,宁心安神,当归、地黄补血养心,甘草以缓急迫,黄连苦寒,直折心火,合为养血清火、镇心安神之剂。
    珍珠母丸重用人参、当归、熟地滋养肝肾之阴以培本,用珍珠母、犀角、茯神、龙齿等平肝镇逆、安神定悸,再以柏子仁之养心,酸枣仁之养肝,增强镇惊安神、定悸的作用,又以沉香摄纳浮阳,辰砂、金箔、银箔重镇,合为滋阴宁神、镇惊定悸之剂。
    在主治上,两方均以惊悸失眠为主证,但前者主心火上炎,心血不足,后者主肝肾阴虚,风阳内动,此乃区别要点。
    51.问:试述固涩剂的意义、分类、适应范围和应用注意事项。
    答:固涩剂以收敛固涩药物为主,主治气血津液耗散滑脱诸证,亦即“涩可固脱”之意。

在分类上主要分为敛汗固表、敛肺止咳、涩肠固脱、涩精止遗、固崩止带等。

适应范围:自汗盗汗、久嗽虚喘、下利日久、精关不固、小便不禁、崩中漏下等正气内虚、滑泄不禁之证。

应用注意事项:外邪未去,不可误用固涩;热病汗多,痰饮喘咳,热利初起,伤食泄泻,火动遗泄等,均非固涩所宜。

52.问:前人云“利无止法”桃花汤与真人养脏汤二方均有收涩之品以治利,试言其理,并将二方之异同点作一比较。

答:“利无止法”乃指利痢初起,肠内积滞正盛,属实的证候。尚若利泻日久,积滞已去,脾肾虚寒,滑脱不禁,则非通法所宜,必须温养固涩,方可奏效。此即二方所以收涩止利之理。

在方药上,桃花汤用赤石脂,干姜,粳米。真人养脏汤用诃子、粟壳、肉蔻、当归、内桂、木香、芍药、人参、白术。

在功用上,桃花汤为温中涩肠,真人养脏汤为补虚温中、涩肠固脱;在主治上,桃花汤适用于下焦虚寒,下利脓血,滑脱不禁者,真人养脏汤适宜于泻利日久,脱肛不收者。

53.问:行气法的组织和配伍运用怎样?试各举例说明。

   答:行气法在组织上主要是以辛香理气药和苦温破气药为主。

   在配伍运用上,如气滞兼痰,宜佐化痰药,甚至豁痰通阳药;肝肾不足,气滞寒凝者,则补气与温补下焦药同用;气滞兼寒,或者兼热者,则兼以祛寒或清热药;气滞兼血瘀者,则行气又当与化瘀药合用;气郁而津液不足者,则行气解郁配伍生津润燥之药。

   方如加味药汤,是治疗痛经的方剂,方用乌药、砂仁、木香、玄胡、香附等疏肝利气止痛之品,佐以甘草之缓急,并调诸药则服之气行血畅,经调痛止。

   又如半夏厚朴汤,乃主治梅核气之方,方以半夏散结除痰,厚朴降气除满,紫苏宽中散郁,茯苓渗湿消饮,生姜降逆散寒,合具散结、苦降、宣气,化痰之功。

54.问:试述用于降胃气、降肝气、降肺气的方药配伍及其运用。

  答: 降胃气,如旋覆代赭汤,方用旋复花下气消痰,代赭石重镇降逆,伍人参、甘草、大枣扶脾益胃以治其虚,半夏、生姜降逆化痰以散结气,合用以奏扶正降逆之效。可用于胃气虚弱,浊痰内阻,心下痞硬、嗳气不除者,以及气逆不降,反胃、吐涎沫者。若胃气不虚,可去人参、甘草、大枣;痰多,可加茯苓;兼火,则黄芩、麦冬亦可酌用。

降肝气,如四磨饮,方用槟榔破滞行气,沉香降气平喘,乌药调肝顺气,但降气行气诸药,每易损耗正气,故用人参以益气扶正,合为破滞降逆,兼以扶正之剂。运用于七情气逆,上气喘急,胸膈不快,烦闷不食等证的治疗。

    降肺气,如苏子降气汤,方用苏子降气平喘,半夏、前胡、厚朴降逆化痰,陈皮理气,甘草调中,肉桂温胃纳气,配当归养血润燥,合为降逆平喘,温化痰湿之剂。适用于痰涎壅盛,咳喘短气,胸膈满闷,咽喉不利等证。

55.问:活血化瘀药中往往配伍补血药,止血剂中往往配伍祛瘀药,其理何在?试分析说明。

答:活血化瘀药中配伍补血药,乃祛瘀不忘补正。止血剂中配伍袪瘀药,是防止瘀塞为患。血郁血瘀之时,则新血难生,或兼有血虚,故活血化瘀药中,配伍补血药,可防瘀去新血虚。止血或有留瘀之弊,或出血时兼有瘀滞者,止血时配以祛瘀药,则无留瘀之虑。

56.问:试述咳血方的组成意义和治病机理。

    答:咳血方乃清火化痰、敛肺止咳之剂,方用青黛泻肝凉血,山栀凉心清肺,合为主药;佐以瓜蒌,海石清热降火、润燥化痰,诃子敛肺、止咳定喘。如此则火清痰化咳止。

    咳血方证乃肝火刑金,肺气上逆而为咳,咳伤肺络,血溢于外,遂成咳血之证。此方旨在清火而不在止血,盖肝火清则肺得安宁,肃降有权,则咳嗽减而血亦自止,实乃图本之法。

57.问:槐花散与黄土汤同治便血,为什么用药各异?试作比较。

答:两方虽同治便血,但病因、病机、病候有别,故用药各异。槐花散治便血属热、属实,乃肠风湿热所致便血色红。方以槐花清湿热,凉血止血,柏叶凉血止血、荆芥理血疏风、枳壳利气宽肠、合用清肠止血、疏风利气。黄土汤治便血属虚、属寒,乃脾气虚弱不能统血,而致便血,先便后血,色淡红。故用伏龙肝温脾止血,白术、附子温阳健脾、地黄、阿胶滋阴养血,黄芩苦以坚阴,甘草调中,合奏温阳健脾,坚阴止血之功。

58.问:试述小续命汤的组成意义及主治病证。

    答:小续命汤主治中风及风湿痹病。方用麻黄、防风、防己、杏仁、甘草、生姜等祛风通络以开其表,复以人参、附子、肉桂益气助阳,川芎、芍药调血气,黄芩苦寒以祛标热,作为反佐,诸药合和,具有辛温发散、扶正祛邪之功。

    主治口眼斜,筋脉拘急,半身不遂,语言蹇涩,或神气愦乱等证,并治风湿痹病。 

    59.问:试述独活寄生汤与蠲痹汤在组成、功用、主治方面的区别点。

答:独活寄生汤适宜于肝肾两亏,痹病偏于腰部以下者。方用熟地、杜仲、牛膝、寄生补益肝肾,当归、芍药、川芎和营养血,人参、茯苓、甘草益气扶脾,独活、川芎搜风蠲痹,桂心、细辛祛寒止痛,秦艽、防风祛风邪、解肌表、胜湿,合具益肝肾、补气血、祛风湿、止痹痛之功。

蠲痹汤适宜于肝肾两亏,痹病偏于项肩臂肘者。方用黄芪、甘草益气,防风、羌活疏风除湿,当归、赤芍和营活血,姜黄理血中气滞、消除寒湿,姜、枣为引,和营卫,共奏营卫兼顾、祛风除湿之功。

功用和主治:独活寄生汤,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蠲痹汤、益气活血、祛风除湿、宣畅营卫。主治肝肾两亏,风寒湿痹,腰膝冷痛,腿足屈伸不利,或痹着不仁之证。蠲痹汤,主治风痹,身体烦疼,项背拘急,举动艰难及手足麻痹等证。

60.问:羚羊钩藤汤与阿胶鸡子黄汤均为平熄内风之剂,二者如何区别运用?

答:羚羊钩藤汤证乃系风火相煽,热极生风,属热、属实,故重在凉肝熄风。阿胶鸡子黄汤证乃系真阴内竭,血虚生风,病证属虚而有热,故重在养血熄风。

61.问:祛湿剂的分类怎样?适用于哪些疾患?

答:主要分燥湿化浊,清热利湿,利水化湿,温化水湿,宣散湿邪五类。

燥湿化浊法适用于湿浊内盛,胸痞腹满,如湿温泄泻、湿积等证;清热利湿法适用于湿热两盛,或湿从热化,以及湿热下注,如湿温、黄疸、热淋、血淋等证;利水化湿法适用于水湿壅盛,小便不利,为水肿癃闭等证;温化水湿法适用于湿从寒化,阳不化水,如痰饮、阴水、肾着等证;宣散湿邪法适用于湿气在表,寒热体痛,苔白脉缓之证,或湿脚气,两脚肿重,胸闷泛恶,有上冲之势者。

62.问:平胃散的组成意义和主治怎么样?如何变化运用?

答:平胃散主治脾胃湿胜,积滞胃呆之土气敦阜之象,药用辛香温燥,祛其湿滞,理其脾胃,则诸证可除。故方用苍术燥湿健脾,厚朴除满宽胸,陈皮理气化湿,甘草、姜、枣调和脾胃,合用以治湿凝脾胃,脾胃不和,运化失司,不思饮食,脘腹胀满,呕吐恶心,气吞酸,或口中无味,怠惰嗜卧,体重节痛,大便溏薄,舌苔白腻而厚脉缓者。

    平胃散加霍香、半夏名不换金正气散,治四时伤寒瘴疫时气,腰背拘急,咳嗽痰涎或霍乱吐泻等证。

 平胃散合小柴胡汤名柴平汤,治湿疟,脉濡,一身尽痛,手足沉重,寒多热少之证。

63.清热利湿剂的组成及适应证如何?并举方分析。

    答:清热利湿剂是以清热药和利湿药相配伍而组成。

    适用于湿热两盛或湿从热化,以及湿热下注如湿温、黄疸、热淋、血淋等证。

方如二妙丸,在组成上乃以苦寒清热的黄柏与苦温燥湿的苍术相伍而成,合用具有清热燥湿之功。适用于湿热走注,筋骨疼痛,湿热下流,下部湿疮,以及湿热成痿等证。

64.问:比较五苓散和猪苓汤在组成意义及适应证方面的异同点。

    答:五苓散与猪苓汤同属利水之剂,但两相比较,大有差异。从组成来看,五苓散以二苓、泽泻配桂枝、白术化气利水;而猪苓汤则以二苓、泽泻配滑石、阿胶滋阴利水。在适应证上,二方同治小便不利,但五苓散证属于外兼表寒,内有蓄水,阴盛而阳气不化;猪苓汤证则属热与水结,更伤阴液,阴伤而气不化津。汪昂曾曰:“五苓泻湿胜,故用桂、术;猪苓泻热胜,故用滑石。”

65.问试述润燥剂的意义、适用范围,及使用时应注意事项?

    答:根据“燥者濡之”的原则立法,润燥剂以轻宣辛散或甘凉滋润的药物为主组成,具有轻宣燥邪或滋养润燥等作用。

   适用范围:乃为外燥与内燥之证。

   使用时应注意:1)润燥剂中佐泄热之品,则润燥之功益著。

               2)润燥通便剂中佐利气药物,则润下之功益著。

               3)燥病忌辛香耗津,及苦寒伤气之品

66.问:清燥救肺汤的组成意义和主治怎样?试作分析说明。

    答:清燥救肺汤是治疗燥热伤肺的主要方剂,方用桑叶轻宣肺燥,石膏清肺胃燥热,两药合用,以治致病之源;阿胶、麦冬、麻仁润肺滋液,肺得清润,则治节之权得以复健。又以人参、甘草益气生津,乃遵经旨“损其肺者益其气”之意;又以杏仁、枇杷叶之苦以泄肺气,乃“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之意。如此,则肺金之燥得以滋润,肺气之喷郁得以肃降。

    主治温燥伤肺,头痛身热,干咳无痰,气逆而喘,咽喉干燥,鼻燥,胸满胁痛,心烦口渴,舌干无苔之证。

67.问:麦门冬汤的组成意义、功用、主治,变化运用怎样?

    答:方用麦冬生津润燥;人参、甘草、粳米、大枣补养脾胃,使中气充盛,则津液自能上输于肺,而肺得其养;又以半夏降逆下气化痰。诸药合用,具有生津益胃、降逆下气之功。

    主治肺胃阴伤,气火上炎,咳吐涎沫,咽喉干燥而渴,舌光红,脉虚数等证。

    加减运用:麦门冬汤去粳米加山药、生杭芍、丹皮、桃仁名加减麦门冬汤,主治妇女倒经。

68.问:祛痰的常用方法有哪些?试将各法的适应证和常用方剂作一归纳。

    答:祛痰的常用方法有燥湿化痰,润燥化痰,清热化痰,祛寒化痰,治风化痰等五类。

    燥湿化痰法乃治湿痰为病,用于痰白易咯、胸痞恶心,常用方剂有二陈汤,指迷茯苓丸;润燥化痰法乃治燥痰为病,用于咯痰不利、咽喉干燥,常用方剂有贝母瓜蒌散;清热化痰法乃治热痰为病,用于咳嗽痰黄,常用方剂有清气化痰丸、小陷胸汤、滚痰丸;祛寒化痰法法乃治寒痰为病,用于咳嗽痰稀,常用方剂有冷哮丸;治风化痰乃治风痰为病,用于外风的恶寒发热、咳嗽多痰,内风的痰多、头痛眩晕,常用方剂有止嗽散、半夏天麻白术汤。

69.问:二陈汤的组成意义、功用、主治怎么样?变化运用如何?

    答:二陈汤是应用广泛的化痰和胃方剂。方中半夏辛温性燥,功能燥湿化痰,和中止呕,消痞散结。气机不畅则痰凝,痰凝则气机更为阻滞,故用橘红理气化痰,使气顺痰降,气化则痰亦化。痰由湿生,湿去则痰消,故以茯苓健脾利湿,益以甘草和中补土,使脾健则湿化痰消。综合此方功用具有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之效。

    主治痰饮,咳嗽痰多,胸膈胁满,恶心呕吐,头晕心悸等证。

    变化运用:二陈汤去乌梅加竹茹、枳实、大枣名温胆汤,主治胆虚痰热上扰,虚烦不得眠。

    二陈汤去乌梅,加胆南星、枳实名导痰汤,主治一切痰厥,头目眩晕,或痰饮留积不散,胸膈痞塞,胁肋胀满,头痛吐逆,喘急痰嗽,涕唾涎黏,坐卧不安,饮食不思之证。

    二陈汤加胆南星、枳实、人参、石菖蒲、竹茹、大枣去乌梅名涤痰汤,主治中风痰迷,舌强,不能言语。

    二陈汤加熟地、当归名金水六君煎,治肺肾阴虚,湿痰内盛,咳嗽呕恶,喘逆多痰等证。

70.问:分析滚痰丸和冷哮丸二方的组成意义。

    答:二方虽同为化痰之剂,然有主证的区别。滚痰丸主治实热老痰,而冷哮丸主治寒痰之证。

    在组成上,滚痰丸因为实热老痰而设,故方用礞石、硝石同煅,以攻逐陈积伏匿之痰;大黄苦寒,荡涤实积,开下行之路,黄芩苦寒,清上焦之火,消成痰之源,且二味用量独重,实寓正本清源之意;沉香调达气机,为诸药开导,合具降火逐痰之效。

    冷哮丸乃为寒痰而设,故方用麻黄、川乌、细辛温经散寒;蜀椒温中除湿;白矾酸苦涌泄,能软顽痰;皂角辛温,涤痰利窍;半夏、胆南星除痰下气;杏仁、紫菀、款冬花止咳化痰;甘草调和诸药,合用以奏温化寒痰之效。

71.问:试将常用的驱虫方剂做一归纳。

    答:在常用驱虫剂中,同治蛔厥的方剂有乌梅丸、理中安蛔汤、连梅安蛔汤,但三者见证不同。乌梅丸温脏安蛔,适用于蛔厥,寒热错杂者。理中安蛔汤适用于脾胃虚寒之吐蛔便蛔者。连梅安蛔汤清热驱蛔,适用于蛔厥之肝胃热盛者。

    同治虫疳之方剂有肥儿丸与布袋丸,肥儿丸重在消积,宜于病情属实者;布袋丸则配合补养脾气,宜于中焦虚弱者。

    化虫丸杀肠内诸虫,为驱虫要方;万应丸攻积杂虫,治虫疳挟积滞,二者均为实证而设。至于甘草粉蜜汤则以和胃诱导以杀虫,乃为驱虫剂之另立一法。

72.问:分析比较乌梅丸和连梅安蛔汤的异同?

答:两方均为治疗蛔厥的方剂。乌梅丸证是寒热错杂,故其组成之药,亦系寒热并用,用乌梅之酸制蛔,蜀椒、细辛驱蛔且治脏寒,黄连、黄柏下蛔,如此则苦、辛、酸俱备以驱虫,且伍姜、桂、附子温脏祛寒安蛔,人参、当归补养气血以扶正。此方寒热并用,邪正兼顾,以治蛔厥证属寒热错杂而正气虚者。

连梅安蛔汤证是肝胃热盛,故用乌梅、川椒、雷丸、槟榔以驱蛔,胡连、川柏合乌梅清肝胃之热,且以下蛔。

73.问:外科学常用哪些内治方法?如何运用?试概述之。

    答:外科学内治法一般有消、托、补三法。

    消法:适用于未成脓的肿痛,能使毒散肿消。

    托法:常用于肿疡脓或不易透溃,正气又未虚者,用此以托毒外出。

    补法:用于溃疡的后期,目的在于补益正气,促其生肌收口。

74.问:仙方活命饮、阳和汤二方的组成意义和主治怎样?

    答:仙方活命饮主治阳证疮疡初起者;而阳和汤则主治一切阴疽、贴骨疽、流注、鹤膝风等阴寒之证。

    在组成上,仙方活命饮以金银花、甘草、天花粉、贝母清热解毒散结,当归、赤芍活血通络,乳香、没药散瘀止痛,防风、白芷散风消肿,穿山甲、皂角刺消肿溃坚,陈皮理气化滞,合奏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之功。阳和汤以熟地黄大补血气,鹿角胶生精补髓、养血助阳、强筋壮骨,姜炭温中以破阴回阳,肉桂入营以温通血脉,麻黄达卫散寒,协同姜、桂,使气血宣通,且佐熟地、鹿角胶补而不滞,白芥子祛皮里膜外之痰,甘草解毒,协和诸药,合奏温补和阳、散寒通滞之功。

75.试述大黄牡丹皮汤和薏苡附子败酱散的组成意义及主治病证。

    答:大黄牡丹皮汤泻热破瘀、散结消肿,主治肠痈未成脓者;薏苡附子败酱散排脓消肿,主治肠痈已成脓者,故两方方药两别。

大黄牡丹皮汤以大黄、芒硝苦寒泻下,荡涤肠中湿热瘀结之毒,使之速下,桃仁破瘀行滞,丹皮凉血清热,瓜子仁主散腹内积聚,合为泻热破瘀、散结消肿之剂。薏苡附子败酱散以薏苡仁利湿消肿毒,败酱草排脓破血,佐附子行郁滞之气,合具排脓消肿之功。

第七章《中医内科学》问答

1.问:试述风寒感冒、风热感冒两大类型的证候特点,并说明各自不同的治法及处方?

    答:证候特点。风寒感冒: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疼痛,鼻塞,时流清涕,咳嗽,痰吐清稀,喉痒,口不渴或喜热饮,苔薄白或兼白滑,脉浮或浮紧。风热感冒:发热恶风,汗出不畅,头晕胀痛,口边生热疮,咳呛喉燥,咽喉肿痛,咳吐稠黄厚痰,鼻塞有热感,重则鼻衄口渴,舌苔薄黄,舌边尖红,脉浮数。

    治法及处方。风寒感冒用辛温解表法,轻则葱豉汤加味,重则荆防败毒散加减。风热感冒用辛凉解表法,表轻咳重用桑菊饮,表重咳轻则银翘散。

2.问:咳嗽的辨证要点有哪些,治疗上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答:辨证要点:首先应辨外感、内伤两大类型;再分寒热虚实。治疗上应注意问题:外感之邪每多转化,应相应施治;(内伤咳嗽每多正虚邪实,当联系论治;防止延误生变,因长久咳嗽可引起虚劳,风热火咳易形成肺热性痰喘,燥邪伤津易形成虚劳等。

3.问:如何鉴别各类咳嗽的主症特点,并归纳说明其一般症候?

    答:咳嗽主要分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两类。外感咳嗽主要有风寒咳嗽、风热咳嗽和燥热咳嗽。内伤咳嗽主要有气火咳嗽与痰湿咳嗽等。兹分述如下。

   (1)风寒咳嗽。主症:咳声频剧有力,气急欠平,喉痒痰咳,稀薄,色白。一般症候:具有风寒表证特点,苔薄,脉浮或浮紧。

   (2)风热咳嗽。主症:咳声洪亮,气粗,咳痰不爽,痰色稠黄,咳时烘热有汗。 一般症候:口干欲饮,咽痛息热,或有身热,舌苔薄黄,脉浮数。

   (3)燥咳嗽。主症:干咳无痰,连声作呛或痰少而粘,甚则成丝,不易吐出,挟有血丝。一般症候:鼻咽唇干,舌苔薄白而干,舌边尖较红。

(4)气火咳嗽。主症:上气咳逆阵作,咳时面赤,咽喉不利。 一般症候:胸闷,两胁胀痛,口苦,舌苔薄黄,脉弦数。

   (5)痰湿咳嗽。主症:咳而痰多易出,痰出则咳缓,痰质稠厚,色白成块,或成灰色,于晨间或吃饮后或进油腻物时尤甚。一般症候:胸闷,胃脘部痞满,食少,舌苔白腻,脉滑。

4.问:怎样区分哮和喘的不同?

    答:以呼吸急促,喉间有哮鸣声为特征者为哮;以呼吸急促,甚至张口抬肩为特征者为喘。哮和喘都有呼吸急促的表现,但哮病在喘息之时,喉有哮鸣之声,且病有宿根,为一种反复发作的疾病;喘病则以呼吸急促困难为主,乃并发于各种慢性疾病。哮必兼喘,而喘未必兼哮,故《医学正传》说“哮以声响名,”。

5.问:哮病有哪些特征?并鉴别冷哮、热哮的不同,分别说明治法及主方。

    答:哮病的特征。为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发时喉中痰鸣有声,呼吸困难,甚则不能平卧。

冷哮、热哮的鉴别。

病机方面:冷哮:素有寒饮,冬春遇寒易作。

                热哮:痰火内郁,夏月火盛易作。

症状方面:冷哮:胸膈满闷,喘咳,痰多,稀白起沫,或黏腻而咯吐不爽,面色晦滞带青,口不渴或渴喜热饮,或兼寒热、身痛等表证,舌苔白滑或腻,脉沉紧或浮紧。

                热哮:胸膈烦闷不安,喘逆呛咳,气粗息涌,喉中浊痰胶粘,色黄,咯吐不利,面浮,口渴引饮或有身热,大便不爽或秘,溺赤,舌苔黄浊,脉象滑数。

    治法及主方:冷哮以温化散寒法,小青龙汤主之。

           热哮以清泄痰热法,桑白皮汤主之。

6.问:感冒和咳嗽在病因病机和证候特点上有哪些异同?

    答:在病因病机方面,两者均有外感六淫之侵邪袭而致肺卫失宣;其不同点主要是咳嗽尚可由内伤所致。在证候特点上两者均有肺卫症状,然而感冒以卫表症状为主,而肺经症状兼见;咳嗽则以肺经症状为主,卫表症状则为次。

7.问:哮喘的病因病机怎样?致病的主要机制是什么?为什么涉及到脾肾,它与临床治疗有什么关系?

    答:病因病机。痰伏于肺,以痰为内因之主,其痰来源,主要在于人体素质阴阴失调,并与外感、饮食、病后有关。由于这些因素,使人体三焦气化宣通失常,不能运行人体的津液,津液凝滞停积为痰。痰停积在肺经,可以形成反复经常发作性的哮喘。发作期,是内伏之痰,遇感引动,则闭塞气道,肺失宣降,以邪实为主。间歇短,宿痰内伏,肺气渐虚,累及脾肾,以正气不足为主。

    致病的主要机制是痰气交阻气道,肺失升降。

    由于宿痰久伏,持续、长期的反复发作,伤及正气,以致间歇期表现脏器虚弱的症状,因人体是一整体,进一步累及脾肾,子盗母气引起脾虚,脾虚则水谷不化精微,聚为痰浊,则又更伤肺,肺脾两虚,俱可及肾。又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肺为水之上源,肾纳肺气。因此在临床治疗中,未发之时多从肺、脾、肾三脏入手,扶正治本,如补肺固卫,健脾化痰,填补真元,以减轻和控制发作。

8.问:试述痰饮的病理机转。

    答:外受寒湿,内伤饮食,酒色加之中阳素虚,以致脾、肺、肾三脏功能失调,三焦闭塞,水液内积为病。

9.问:四饮是哪些主证?如何立法选方?

    答:四饮有痰饮、悬饮、溢饮、支饮而言。

痰饮

主症:胸胁支满,水走肠间,漉漉有声。

    治法:温阳利水,攻下逐饮。

    选方:饮在胃,脾虚者,用苓桂术甘汤;水停心下,呕吐,头眩心悸者,用小半夏加茯苓汤;实证者用甘遂半夏汤;饮在肠者用己椒苈黄丸;饮在下焦者,用肾气丸。

悬饮

主症:咳嗽引痛。

    治法:峻下逐饮。

    选方:十枣汤,控涎丹。

溢饮

主症:无汗,身体酸重疼痛。

    治法:温散发汗。

    选方:小青龙汤,大青龙汤。

支饮

主症: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

    治法:泻肺逐饮,温散利水。

    选方:葶苈大枣泻肺汤。

10.问:试从病因、病机、症状对肺痈、肺痿加以鉴别。

    答:病因:两者均主肺中有热,然不同点,肺痿是上焦燥热,肺痈是热毒瘀血蕴结。

    病机:肺痿,热灼津液或肺中虚冷,气不化津以至津气不能濡养肺叶枯萎,病情属虚。

          肺痈:内外合邪,热壅血瘀,郁蒸成痈,血败化脓,病情属实。

症状:肺痿,咳吐浊唾綖沫。

          肺痈:咳吐腥臭脓血之痰,咳则胸痛。

11.问:肺痿辨证分类的重点是什么?如何治疗?

答:重点是分虚热和虚寒两类。虚热,肺津干枯,偏阴伤火旺之证,治疗以养肺清金,麦门冬汤主之;虚寒,偏阳虚气弱之象,治以温肺益气,甘草干姜汤主之。

12.问:肺痈在病情上有哪些演变?怎样处理?

    答:演变:风热伤肺,成痈;气血凝滞,血肉腐则成脓;溃后,余毒不清,正气渐伤,可转为肺痿虚证。:初则风热外侵,热伤肺气,邪束卫表;继则邪热内郁于肺,气分之热毒浸淫及血,热伤血脉,热壅血瘀,蕴酿成痈;終则血脉阻滞,热盛肉腐,血败成脓,咳吐脓血。

处理:初病期:治以疏散风热,清肺化痰,银翘散加味。

成痈期:治以清肺散邪泻壅,方用银翘散加千金苇茎汤。

          成脓期:治以排脓解毒,方用千金苇茎汤、桔梗汤。

          溃后期:治以养阴清肺,方用桔梗杏仁煎。如转肺痿,则宜生津清热,可选用麦门冬汤。

13.问:失音在辨证中注意什么原则?风寒、痰热、阴虚失音三类证候和治法方药怎样?

    答:辨证原则:辨久暴,分虚实。暴瘖属实,久瘖属虚。

    风寒失音:卒然音哑不扬,甚则嘶嗄,声遏不畅,还见咳嗽不畅,或喘逆,鼻塞,寒热,脉浮,苔薄白。治法:疏散风寒,宣利肺气,方选金沸草散。

    痰热失音:音声重浊不扬,痰多稠黄,口苦喉干痛,苔黄腻,脉滑数。治法:清肺化痰,方选清咽宁肺汤。

    阴虚失音:声音嘶哑,咽燥或痛,或见低怯懒言,虚烦不眠,手足心发热,舌质红降,脉虚细数。治法:滋阴降火,方选百合固金汤。

14.问:虚劳辨证、治疗的原则有哪些为什么

    答: 辨证原则:①以阴阳气血诸虚为纲,五脏虚候为目,因病性质不外阴阳(气血),病变部位不离乎五脏,所以在分别阴阳的基础上,结合五脏见证,进行辨证,是虚劳辨证的关键原则。

    ②掌握五脏阴阳的整体关系:a.阴阳是相互维系生化,是相互依靠为用,阳无阴无以生,阴无阳无以化,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守,阴病可及阳,阳病可及阴,气病影响血病,血病影响气。b.五脏之间是互相制约、依存的关系(相生相克),当发生疾病时则脾虚不能生金,肾虚不能涵木。

    治疗原则:①从病机属性着眼,阳气虚弱,温阳益气;阴血不足,滋阴养血。

②从五脏病变着眼,五脏分治,子母并用。③从先后天根本着眼,先天肾,五脏之伤穷必及肾;后天脾,脾为后天之本,气血之源,虚劳之证有胃则生。

15.问:阳气虚弱和阴血不足的一类症状怎样?在脏腑病候上有哪些特点?如何治疗?

答:阳气虚弱一类症状:面色萎黄或㿠白,甚则苍白或晦暗,倦怠无力,懒言,恶寒,肢末常不温,头晕目眩,舌苔淡白或胖大质嫩,脉软弱或沉而迟。治以:温阳益气。

脏腑病候上特点及治疗:

肺虚:时寒时热,自汗畏风,少气息短。治以补气固卫,方迭补肺汤。

心虚:心悸惕惕而动,动则为甚,恍惚不安,神虚无依。治以温养心阳, 方迭养心汤。

脾虚:纳少运迟,腹满虚胀,肠鸣,大便溏泄。治以补脾健胃,方迭补中益气汤或参苓白术散。

肾虚:阳痿、滑精、精清、尿频,腰疼痛如折,少腹拘急,动则喘促,甚则下利清谷。治以补肾助阳,方迭肾气丸或右归丸。

阴血不足一类症状:面色薄白不泽,时有颧颊潮红,形体消瘦,肌肤干涩,五心时感烦热,神烦,盗汗,口舌碎痛生疮,舌燥咽干,大便燥结,舌淡红,或苔薄、质红而绛,脉或细或芤或细数或弦数。治以滋阴养血。

脏腑病候上特点及治疗:

    心虚:惊悸怔忡,健忘,失眠多梦。治以补心安神,方迭归脾汤、天王补心丹或炙甘草汤。

    肺虚:干咳或咳血,失音。治以补肺滋阳,方迭百合固金汤,紫菀汤。

    胃虚:中脘灼热隐痛,嘈心如饥。治以滋养胃阴,方迭叶氏养胃汤。

    肝虚:烦躁易怒,肢麻筋挛,头晕目眩或胀痛,女子月经涩少或闭阻,甚则干血瘀积。治以补肝养血,方迭四物汤、补肝汤。

   肾虚:耳鸣耳聋,头目眩晕,梦交失精,腰疼腿软。治以补肾益精,方迭地黄丸、河车大造丸。

16.问:劳瘵病应当怎样辨证?从主症及一般症状鉴别不同类型的特点,并说明治法、处方。

    答:辨证应从主症潮热、盗汗、咳嗽、咳血辨脏腑病机。

    鉴别不同类型的特点及治法、处方:

    阴虚劳瘵。肺阴不足,肾水亏损。主症:咳嗽少痰,咳血鲜红,潮热骨蒸,盗汗。一般症状:形体日渐消瘦,口干咽燥,唇红,胸中烦热,两胸作痛,夜卧多梦,舌质红少苔或黄苔,脉多细数。治法:甘寒养阴,补肺滋肾,主方以月华丸。

    气虚劳瘵。肺气虚弱,脾土失健。主症:咳嗽痰吐清稀,咳血黯淡量少,劳热畏风,自汗泄泻。一般症状:面色㿠白,肢体或有浮肿,神疲体倦,脉多细软,舌苔淡白。治法:甘温补气,益肺健脾,方选补肺汤合四君子汤。

    气阴两虚劳瘵。畏风自汗,喘咳气短,面浮肢肿,食少便溏,咳嗽,咳血,盗汗,音哑潮热,骨蒸遗精,口糜,舌光剥。治法:气阴两补,方选准绳保真汤。

17.问:呃逆的辨证原则有哪些?寒呃、热呃、虚呃三类应当采用什么治法答:辨证原则:闻声音,辨虚实,分寒热。

寒呃:治以温中散寒,主方丁香柿蒂汤。

热呃:治以辛开苦降,主方半夏泻心汤。 

虚呃:阴虚型治以生津养胃、清热降逆,主方益胃汤;阳虚型治以益气温中、降逆止呃,主方理中汤。

18.问:噎膈、反胃有哪些异同点?

答:相同点:症状同见饮食难下、食入复出,病位皆在胃。

不同点:在症状上,噎膈主吞咽困难,阻塞不下,食入复出;反胃主饮食入胃,久久复新吐出,乃是完谷。在病机上:噎膈主阴虚有火;反胃主阳虚有寒。

19.问:试述噎膈的病机、主证、治疗原则。

    答:病机:阴血枯槁是本,气火痰瘀为标,总是阴虚有火。

    主证:饮食吞咽困难,阻塞不下。

    治疗:治本用滋阴润燥,运脾健中,和胃降逆;治标则理气开郁,活血,化痰,降火。

20.问:试述泄泻的发病机理。

    答:胃为水谷之海,脾运化精微,脾胃受病,则饮食消化吸收都发生障碍,以至清浊不分,混杂而下,并走大肠,则形成泄泻,总是脾胃运纳之权不建,而大小肠受盛传导失常所致。

21.问:泄泻应当怎样分类?如何治疗?

答:分类:①从发病脏器分类,有胃、脾、大肠、小肠、肝、肾泄六种。

      ②从症状的特点来分类,有飧泄、溏泄、骛泄、濡泄(洞泄,注泄)。

      ③从发病原因分类有暑泄、食泄、酒泄、痰泄、气泄、湿泄、寒泄、热泄。

治法:理脾祛湿、暴泻实证,治以运脾渗湿,如温化利湿、清化利湿、疏导食滞。久泻虚证,治以补脾化湿,如健脾温中、抑木扶中、補火生土。

22.问:痢疾的主症怎样?其辩证原则有哪些?

答:主症:腹痛,里急后重,痢下赤白黏冻,次数频多。

辨证原则:①辨久暴,分虚实;②辨色泽,审病机。

23.问:分述湿热痢和寒湿痢两者的证治。

答:湿热痢

主症:痢下赤白,黏腻而秽,赤多白少,血色鲜紫浓厚,量少不多,后重难忍,肛门灼痛,便利频急,腹部胀痛拒按。

一般症状:初起恶寒发热,头痛身疼,胸脘烦闷,口干苦而渴,舌苔厚腻黄,脉滑数。

治法:苦寒清化,通导积滞。方用葛根芩连汤、木香槟榔丸或白头翁汤。

寒湿痢

主症:白多赤少或单下白沫白冻,下赤时血色暗淡而黏,气清腥,腹胀肠鸣,冷痛,肛门下坠。

一般症状:胸膈痞闷,口干不多饮,口黏,舌苔白腻,脉濡缓。

    治法:苦温化湿。方用不换金正气散。

24.问:试分析泄泻、霍乱、疟疾三者在病因、病机、治疗等各方面的异同?

答:三者在病因方面有相同之处,均可由感受时邪,饮食不慎而致病。

不同点:泄泻,尚有体虚、病后、情感失调所致。在病机方面,霍乱与泄泻均为脾胃功能紊乱,而疟则为邪舍营卫,停于少阳。在治法上各有不同,霍乱首当急救,而后辨证施治;泄泻用健脾祛湿法,实证健脾渗湿,虚证补脾化湿;疟疾之初发当以和解,继以截疟,久发则扶正祛邪。

25.问:说明疟疾的发病机理。怎样辨证分类施治?

答:发病机理:邪舍营卫,停于少阳,邪气出入营卫之间,正邪交争则发,邪正相离,邪气伏藏,不与营卫相搏则止,久延正虚,邪痰凝聚则成疟母。

辨治根据寒热偏盛进行分类,有正疟、温疟、瘅疟、牝疟、瘴疟、劳疟、疟母之不同。治疗时,初发以和解,继以截疟,久发则扶正祛邪。温疟以疏解清热,瘅疟以清热生津,牝疟以散寒达邪,热瘴以清热解秽,瘴疟以芳香化浊,劳疟以扶正祛邪,疟母是补虚通络。

26.问:如何鉴别各类疟疾的特点?

答:正疟:先寒后热,寒热相等,发有定时,得汗解肌,寒、热、汗三者层次分清。

温疟:先热后寒,热多寒少,恶风,汗出透衾,汗后肢冷,足胫凉。

瘅疟:但热不寒,壮热,手足如烙,汗多。

牝疟:寒多热微,或但寒不热,振栗,无汗或汗少仅能润体。

瘴疟:发作人神志迷闷狂乱,乍寒乍热,层次不清或热甚寒微或寒甚热轻,因此分热瘴、冷瘴。

劳疟:寒热俱微,模糊不清,热不成寒,寒不成热,少汗即解,久经不愈,遇劳则作。

疟母:左胁下瘀块。

27.问:治疗疟疾的主要原则及方剂有哪些?如何根据不同类型加以选用?

答:主要原则:以和解达邪为主,但疟之为病,实与各经有关,故不可独拘于少阳。如久疟复作,正气虚衰,应扶正祛邪;已成疟母,宜化痰破瘀、软坚消块为法等。

主要方剂:小柴胡汤、加味清脾饮,以治正疟。白虎加桂枝汤、白虎加人参汤以治温疟。柴胡桂姜汤加减以治牝疟。消瘴汤加减、不换金散以治瘴疟。此外,尚有截疟七宝饮、常山饮,乃常用之方。

28.问:寒积腹痛有哪些症状?如何治疗?

答:主症:病起骤急,腹痛遇寒则甚,得热则舒,时有增减,甚则绕脐剧痛。

一般症状:手足厥冷,自汗或形寒,身疼痛,呕吐,口渗清水,口不渴,小便清利,大便溏薄,舌苔白滑,脉弦迟,沉紧。

治法:温中散寒。方用良附丸、大乌头煎。

29.问:试述黄疸的病因、病机,及鉴别阴黄、阳黄、急黄的证候特点,并说明其治疗原则。

答:黄疸的病因病机,不外脾湿胃热,蕴伏中焦,胆液不循常道而引发。阳黄多因湿热蕴蒸,熏染肌肤而发黄;阴黄多因寒湿阻遇,脾阳不振所致。

三黄证候特点如下。

阳黄:黄而鲜明如橘子色,或暗浊少泽,形寒发热,口干苦,溲黄赤短少,苔腻,脉数而弦滑,或濡数,病程短。

阴黄:黄而晦滞如烟熏,不发热畏寒,腹胀满,口淡不渴,舌白质润,脉沉缓甚迟,病程长。

急黄:深黄如金,黄有点透红,高热,神昏狂躁,谵语,或有惊厥,胸腹满喘,烦渴,便秘或便血,溲深黄如柏汁,舌苔黄燥质红,脉洪大弦急,病程短而急。

治则:总以理脾祛湿。阳黄,治以清热利湿;阴黄,用以温阳化湿;急黄,用以清热解毒。

30.问:胃脘痛的辨证原则有哪些相互之间的病机演变怎样?

答:辨证原则:根据疼痛性质,饮食好恶,结合其他一般症状,需①辨虚实,②辨气血,③辨寒热。

病机演变:不外虚实两端,实者有气血寒热之分,虚者有阴阳之别。①情感所伤造成气滞。②饮食所伤导致胃热即火郁。③外寒或饮食生冷,造成胃寒。④气滞可导致血瘀,气郁闭不通易化火。⑤火郁日久,又易耗伤阳明,造成伤阴,寒凝可伤阳。⑥寒闭日久可化火。

31.问:肠痈的发病机制怎样?

    答:由于饮食不节,寒温不适,劳伤过度,跌扑损伤等,而致湿热内结,瘀阻气滞,肠道阻塞,血败肉腐,而成痈脓。

32.问:肠痈有哪些主症?如何辨证分别施治?

答:主症:少腹部偏右方疼痛拒按,腹皮绷急,转侧不便,常喜蜷曲右足,若牵引之疼痛加剧,恶寒,大便秘结或大便中夹有脓血,舌苔黄,脉数实。

辨证施治:

脓已成。小腹痞硬,脉迟紧,有寒热,可下之,荡涤肠热,活血消痈,方用大黄牡丹汤。

脓已成:小腹濡软,脉数无热,不可下,急者,治以凉血散瘀、消痈排脓,方用薏苡仁汤;慢者,治以温托排脓、消痈解毒,方用薏苡附子败酱散。

溃后:腹濡而痛,便下脓血,以益气养阴、排脓生肌,方用牡丹皮汤。

33.问:便秘可分几类?其证治有何不同?

答:便秘分类一般以虚实为纲,实有燥热、气滞两类;虚有气虚、阴虚两类。

其证治,实的宜攻,虚者宜补,如燥热大便干结,坚硬,焦黄热臭,治以清润苦泄,麻子仁丸;气滞便下不畅,腹胀失气,治以顺气行滞,六磨汤;气虚便量少,无力努责,治以益气温通,黄芪汤;阴血虚,便干结如粒,治以养阴润燥,五仁丸。

34.问:中风的病理机制是怎样?

答:将息失宜,络脉空虚,精气不足,阴阳失调,以致痰火风暗生,形成本虚标实的内在变化,一旦遭到贼风外袭或情志、酒食、劳欲过度等因素引动,导致痰火风的相互煽动,血气上逆而忽然中风。

35.问:怎样来辨别中经络、中脏腑的证候?

答:辨中经络或中脏腑,其主要以是否昏迷为区别。

中经络:口眼歪斜,肌肤不仁,舌强语蹇,还有半身不遂,肢体沉重,步履不利。

中脏腑:猝然仆倒,昏不知人,二便阻隔或失禁,继见鼾睡,口吐涎沫,噎下困难。

36.问:怎样概括闭证与脱证的病机?可采取哪些急救措施?

答:闭证病机:痰火壅盛(阳闭);痰浊内闭(阴闭)。

闭证急救:开窍,可针刺水沟、十宣等;通关,用通关散;开噤,用乌梅肉擦牙;内服药,凉开法用牛黄清心丸、至宝丹;温开法用苏合香丸。

脱证:元阴耗亡(脱阴)。元阴耗亡者,治以滋液救阴,生脉散为主方;阳气浮越,扶阳救脱者,急艾炙气海、关元,处方用参附汤。
    37.问:中风病何为本虚,何为标实?临证时应怎样分别施治?
    答:本虚是肝肾气血的不足,标实是痰火风的偏盛。临证时要注意相互间的错综情况,分别主次施治,不要孤立。标实分别以治风(祛风和络,平肝熄风),涤痰(化痰涤疾,清热涤痰),清热(泻肝熄火,苦寒荡涤)诸法;本虚则培补肝肾,如养阴熄风、滋阴降火、阴阳并补、补养气血等。
    38.问:根据眩晕的分类,分述其病因、病机。
    答:眩晕一般可分肝肾不足、心脾两虚、痰眩三型。                                      

1)肝肾不足证:由于房室不节,耗伤肾精,精不上承,髓海空虚,或因情志怒躁,水亏木旺,及阳亢所致。
    2)心脾两虚证:由于忧虑,劳思或病后劳倦,气血亏耗不能上承于巅所致。
    3)痰眩:分湿痰、痰火。这是由于饮食不顺,素嗜酒烟、茶、甘肥辛辣等,积湿生痰,阻脾运化,或痰郁化火,阻挠清阳不升,火邪上扰清空所致。
    39.问:眩晕各型的主证、主治、方剂有哪些?
    答:1)肝肾不足。                                                          

主证:眩晕如坐舟车上,上重下轻,行车飘摇,或头顶觉有抽痛也有连及两侧经脉,甚则晕而昏厥,面赤,耳鸣如潮,四肢麻木,时有瞤动,少寐心悸,舌质红,脉弦细而数。
    主治:偏于标,熄风潜阳;偏於本,滋肾养肝。
    方剂:天麻钩藤饮,羚羊角汤,杞菊地黄丸。
髓海空虚:眩晕脑空,两耳或有失聪,思虑、劳心尤甚,腰膝酸软,少寐,舌苔淡薄,质老,脉细弦无力。
    主治:填精补髓。                                                         

方剂:龟鹿二仙胶,大补元煎。

2)心脾两虚。                                                         

主证:头晕目眩,骤然起立则甚,低头平卧则缓,面色不华,肤发枯燥,大便多溏,心悸少寐,舌淡白不泽,脉细涩。

主治:调补气血。

方剂:归脾汤,人参养荣汤。

3)痰眩。                                                        

主证:头眩如裹,有重压之感,,脘痞胸闷,恶心欲吐,少食多寐,苔白腻,脉濡滑。
    主治:运脾化痰。
    方剂:半夏天麻白术汤。
    痰火                                                                 

主证:头眩晕,脑胀而痛,口苦心嘈,多梦易惊,心悸而烦,舌苔黄腻,脉滑数。
    主治:清火化痰。
    方剂:温胆汤。

40.问:厥证有哪些特征?它和中风如何鉴别?                                                答:厥证特征: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面色苍白,四肢厥逆。

厥证,昏迷浅,无后遗症,青年、老年均见。中风,昏迷深,可见半身不遂,口眼歪斜,醒后大都有后遗症,老年为多。

41.问:气厥、痰厥、食厥的主证和治疗有哪些不同?                                                             答:气厥:呼吸气粗,口噤握拳,脉沉伏,舌苔薄白。

痰厥:喉有痰声,口吐涎沫,脉沉滑或弦滑,舌苔白腻。

食厥:脘腹胀满,按之痞硬,大便不通,或腹肌有热,舌苔厚腻,脉滑实。

治疗:气厥以行气开郁,痰厥用豁痰顺气,食厥则和中消导。

42.问:中风和厥证的证候区别。

答:中风和厥证均有猝然昏倒、昏不知人的症状,区别点在于中风留有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后遗症,厥证则不留无遗症。发作时,厥证见四肢厥逆,中风则不一定会出现,可出现舌强语蹇,步履不利,或二便阻隔,或失禁症状。发病前,中风有先兆症状,如头晕,肌肤麻木等,厥证则无。
    43.问:外感头痛有几种分类?分述其证候特点。
    答:外感头痛有三种分型,分别是风寒、风热、风湿头痛。其证候特点如下。风寒头痛:头痛连及项背,吹风遇寒更剧,恶风寒,苔薄白,脉浮紧。风热头痛:头痛之势如裂,面红额热,口渴欲饮,溲黄或便秘,苔黄,脉浮数:风湿头痛:头痛重,如蒙如裹,小便不利或便溏,苔白腻,脉濡。
    44.问:内伤头痛有几种分型分述肝阳与痰浊头痛两型的病机与证治。
    答:内伤头痛分肝阳头痛,肾虚头痛、气虚头痛、血虚头痛、痰浊头痛、瘀血头痛。
   肝阳头痛:肝阳化火生风上扰清空所致,证见头痛而眩或胀痛或跳痛,右侧重,遇怒则甚,睡眠不宁,面红口干而苦,脉弦有力,或兼胁痛。治以平肝潜阳,方用天麻钩藤汤汤。
   痰浊头痛:浊阴上逆遏阻清阳所致,证见痛而昏蒙,晨起为甚,胸脘满闷,体肥多痰,苔腻,脉弦滑。治以理脾化痰,方用半夏天麻白术汤。

45.问:分述四类胁痛的病因病机。

答: 1)肝气郁结证:情志失调,肝气郁结,气滞血瘀,邪阻络脉。2)气郁化火证:情志失调,肝气郁结,气郁化火,邪阻络脉。3)瘀血停着证:肝气郁结,气滞血瘀,阻于络脉。4)阴伤气滞证,:气郁化火,火灼阴液,阴血不足,经络失养。

46.问:气郁、火盛、血瘀、阴伤的胁痛主证及立法方药怎样?

答:气郁:胁痛而胀,随情志畅抑而轻重不一。治以疏肝理气,选方逍遥散。

火盛:胁痛较剧,有热辣感,烦躁口苦干,舌红、苔黄、脉弦数。治以泻肝清火,龙胆泻肝汤,轻者则清肝理气,用清肝汤合金铃子散。
    血瘀:胁痛如刺,痛处固定,夜半尤盛,胁肋部板滞不畅,舌边有紫刺,或有瘀点,脉细涩。治以祛瘀通络,选方旋覆花汤、复元活血汤。
    阴伤:胁肋隐痛,或有身麻,咽干喉燥,大便干燥,舌净少苔,脉细数。治以养阴柔肝,选方一贯煎。
    47.问:为什么说外风、内风都可形成中风?二者病理机转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答:外风即真中风,内风即类中风,因为它们在证候上均是中经、中络、中腑、中脏,所以说外风、内风都可形成中风。二者病机上的区别是:外风,外感风邪,从外入内,出现经络、脏腑由浅入深的机转;内风,身体自生之风,因脏腑气血功能失调,出现从内而外,脏腑、经络由深而浅的机转。但二者又相互联系,外风可内风引入,内风往往经外风触发。 

48.问:怎样区别中风闭证和脱证的证候特征?并说明其病机以及怎样处理?

答:特征:闭证,两手握固,抽搐拘急,二便多闭,口闭眼开,牙关紧闭。

    脱证,两手撒开,遗尿,大便失禁,口开目合。

病机:闭证,痰火壅盛,痰浊内闭。

    脱证,元阳耗亡,阳气外越。

处理:闭证之阳闭,治以辛凉开窍、清肝燥风,先灌服局方至宝丹,并用羚羊角汤。阴闭,治以辛温开窍、除痰熄风,急用苏合香丸,同时并用针灸。
    脱证:①扶正固脱,益气回阳,用大剂参附汤;②滋阴救液,生脉散主之。     

49.问:眩晕与头痛其病变与哪些脏器经络有关?试区别其异同点,并分述眩晕与内伤头痛在病机虚实上的病变关系。

                                                             

答:眩晕与心、肝、脾、肾有关,头痛与肝、肾、脾及三阳经有关。

异同点:病位均在头,而眩晕为内伤所致,头痛则有内伤、外感之别。

眩晕与内伤头痛在病机虚实上的关系是,两者都有虚有实。虚者均为气血亏虚,肾精不足;实者不外肝阳上亢,痰浊中阻。且病久由虚转实,由实转虚,而成虚实夹杂之证。
    50.问:概括归纳外感头痛与内伤头痛的具体病机。

答:外感头痛:①风寒阻遏络脉;②风热上扰清空;③风湿蒙闭清阳,以上邪阻三阳之经,致头痛。
    内伤头痛:①房室不节,下元虚憊,真阳失于上布,成水亏精不上承,髓海空虚。②抑郁怒躁,肝旺阳亢,化火生风上扰清空。③劳倦忧思病后,血虚脉络失养,不能上荣,或气虚,中气下陷,清阳不升。④恣食甘肥,脾虚不运,浊阴上逆遏阻清阳。
    51.问:中风与厥证在病理机制上有无区别
    答:两者均为阳阴失去平衡,而厥证是气机逆乱,升降停顿,阴阳不相续接;而中风,为痰火风相互煽动,血气上逆,邪实正虚,内闭外脱,阴阳失调而致。
    52.问:积聚有哪些特征?其主要的病机应如何归纳?
    答:特征:腹内有积块,或痛或胀,积为有形,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属血分,乃为脏病;聚为无形,聚散无常,痛无定处,病属气分,乃为腑病。
    病机归纳:邪盛正虚,肝脾失调,气血不和,聚而成积。
    53.问:积聚为什么辨邪正虚实与病程论治?
   答:积聚为病,初期邪浅,正尚强,应当先消后和;中期邪渐深,正渐虚,以攻补兼施;末期邪气盛,正气虚,以养正以除积。故需病程论治与辨邪正虚实相结合。
    54.问:分述气滞、火郁、血瘀、痰湿和气虚和阴虚积聚的具体病因、病机和立法处方。

答:气滞:郁怒伤肝,肝火疏泄,忧思伤脾,脾失健运。立法:疏肝理气。处方:柴胡疏肝饮。
    火郁:气滞久而成火郁,肝气有余化火,郁火聚积腹部。立法:清肝泻火。处方:丹栀逍遥丸。
    血瘀:气滞血瘀,络道痹阻,血涩凝聚。立法:消积攻瘀。处方:血癥丸。
    痰湿:寒食交阻,痰湿内停,湿困脾阳,中宫不运,痰瘀内结。立法:燥湿运脾,处方:平陈汤。
    气虚:病后脏气内伤,脾气虚弱,不能运化,聚而成积。立法:甘温益气。处方:附子理中汤。
    阴虚:病后,脏气内伤,肝阴不足,阴血内亏,不能濡养络脉,气血运行涩滞,聚而成积。立法:养阴柔肝。处方:一贯煎。
    55.问:臌胀的致病因素有哪些?它的病理机制是怎样的?
    答:致病因素:①劳倦忧思;②淋雨涉水,坐卧湿地;③饮食生冷或肥甘辛热;④忿怒气郁;⑤病后,如黄疸后、癥积痞块后、疟母等。
    病理机制:脾失健运,水湿停阻,经脉壅塞,以致气滞为胀,血凝为瘀,水积成臌。且肝之疏泄失常,肾之开合失利,肝、脾、肾互相影响成为本病发展的主要病理机制。
    56.问:臌胀怎样辨别虚实?其治疗原则是什么?
    答:臌脹可从胀势、神态、二便、脉象、病程方面等加以辨别虚实。实证:腹胀大,按之满坚,神振气粗,语言有力,溲少黄赤,便秘或热溏,脉弦数,病程较短。虚证:腹大,胀较轻,按之濡满,神疲气怯,语言无力,溲少色淡黄,大便溏薄,脉细沉迟弱,病程较长。
    治疗原则:实证宜攻,宽中渗下;虚证宜补,扶阳化水,气血两调。

57.问:臌胀有几种治法?它的适用范围怎样?

答:治法一般有七种:利气化湿,适应于气滞湿阻;温化利湿,适应于寒湿困脾;分利湿热,适应于湿热蕴结;活血化瘀,适应于肝脾血瘀;攻下逐水,适应于水邪壅盛;温补脾肾,适应于脾肾阳虚;滋养肝肾,适应于肝肾阴虚。

58.问:五疝各有哪些主证?如何分别治疗?

答:寒疝:囊冷肿硬如石,治以温肝散寒,方用暖肝煎。

癫疝:囊平睾丸肿大重坠,治以消坚化湿,方用济生橘核丸。

水疝:阴囊肿如水晶,治以行水消坚,方用大分清饮。

狐疝:阴囊出入上下,治以补中升陷,方用补中益气汤。

气疝:阴囊偏坠一侧,治以辛温理气,方用天台乌药散。

59.问:胸痹的病因病机是怎样的?

答:素体阳虚,气机失于疏布,痰浊滋生;或因恣食生冷,脾阳不能运化,寒湿内蕴,而致阴寒内阻,气机瘀滞;虚则阳不化气,实则痰湿阻塞,形成阳微阴凝,胸阳闭塞。

60.问:胸痹的主证、主脉怎样?如何抓住证候重点,进行分类治疗?

答:主证:胸痛彻背,喘息,咳唾,短气,苔白滑。

主脉是:沉迟或小紧。

心痛彻背不得卧,治以通阳泄浊、化痰降逆;痛剧无休止,手足厥冷,治以温通助阳;疼痛时缓时休,遇寒易作,治以助阳化湿;心中痞气,胸满气塞,治以通阳散痞、降逆化痰;胸满,心悬痛,少气声怯,治以温补阳气,以化阴结;胸痛久发不愈,痛时如刺,治以通阳化浊、行气活血。

61.问:积聚的病机属性有几类?

答:有两类:有形为积,无形为聚。

62.问:癥积与臌胀有哪些恶劣转归?

答:癥积:吐下血,预后不良,久延可发展位臌胀;日久病根深伏不易消散;久延气滞血停经脉壅塞,三焦隧道不通,水湿内停,泛滥中洲,可转为单腹胀。

臌胀:心慌意乱,肢体蠕动,甚则循衣摸床,阴竭阳浮,虚风内动;邪陷厥少,神志昏迷。

63.问:心悸的病因、病机是怎样?可分析归纳说明。

答:病因:是禀赋、病后、劳倦、情志、痹证等因素。

病机:不外正虚、邪实两种属性。正虚包括血虚、阴虚、阳虚。邪实包括饮邪、血瘀。

64.问:如何区别心悸的不同类型?分别说明其治疗方法。

答:从主证和脉象方面可区别。

血虚心悸:心悸不安,思虑劳心易作,脉细弱或细涩,治以养血宁心,方用归脾汤养血益气、宁心安神。

阴虚:心悸而虚烦,脉细数,治以滋阴降火,方用天王补心丹滋养心阴、安定心神。

阳虚:惕惕而悸,心中空虚无依,脉虚弱无力、沉细或浮大中空,治以温阳补气,方用黄芪建中汤益气和营补中。

饮邪:悸而胸闷或喘息,有痰饮,脉沉紧,治以通阳蠲饮,方用苓桂术甘汤通阳理水。

血瘀:悸而躁动,胸脊紧束如压,左甚于右,心痛陈作能引及臂肩,脉细弦或涩,治以活血通络,方用血府逐瘀汤调气活血。

65.问:不寐与多寐的病理机制有何不同?

答:不寐多是阴虚阳盛,多寐多是阳虚阴盛,乃“阳主动,阴主静”使然。

66.问:不寐有几种分类?它们在证候上有哪些特点?采取何法、何方?

答:一般有五种分类,分别为心脾不足型,阴虚火旺型,心胆气虚型,胃中不和型及肝胆火旺型。                                   

心脾不足证:睡眠不实,时寐时醒,无烦扰现象,舌质淡,脉细濡,治以,补益心脾,方选归脾汤。

阴虚火旺证:少寐心烦,甚则展转不宁,志乱神荡,舌质红,脉细数,治法,滋阴降火,方选天王补心丹。

心胆气虚:入寐噩梦纷纭,微闻声音,惊惕易醒,脉细弦或细濡,治以养心安神,方选安神定志丸。

胃中不和证:食滞:中脘饱胀,心中懊憹,睡眠不安,嗳腐吞酸,舌苔厚腻,脉象滑实。治法消滞和中,方选保和丸。

痰热:稍睡即醒,胸脘闷热,烦而难寐,苔薄黄腻,脉滑数。治法,消痰和中,方选温胆汤。

肝胆火旺证:彻夜不寐,头晕胀痛,两侧为甚,苔薄黄,脉弦滑。治以泻肝清胆,方选龙胆泻肝汤。

67.问:癫狂二证在病机方面,各有哪些特点?

答:痰气郁结,内聚包络,邪并于阴,阴甚为癫。

    痰火内燔,扰乱神明,邪并于阳,阳甚为狂。

68.问:癫狂病应当如何辨证和分类施治?

答:辨病理性质,分阴阳虚实。癫多静,属阴,狂主动,属阳。                                      

癫证: 气郁痰结证,治以开郁化痰,顺气导痰汤主之。痰蕴化火证,治以清心涤痰,黄连温胆汤主之。心脾两虚证,治以养心脾,养心汤主之。

狂证:痰火上扰证,治以镇心涤痰、泻肝清火,生铁烙饮、安宫牛黄丸、当归龙荟丸选用之。阳明蓄热证,通降阳明,加减承气汤主之。火灼阴伤证,滋阴降火,二阴煎主之。

69.问:痫证有哪些证候特征?它与中风、厥证、痉证有何异同?

答:证候特征:发无定时,发时猝然眩仆,昏不知人,四肢抽搐,两目上视,口吐涎沫,吼叫有声,如猪羊声,醒后外观仍如常人。

痫证与中风、厥证、痉证的异同。

相同点:均见神志失常。

不同点:中风醒后,有后遗症,如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厥证,一时性昏厥,四肢厥冷,无四肢抽搐及叫喊涎沫,醒后无复发。痉证,肢体拘急,角弓反张,无叫喊吐涎沫,神志不一定昏迷,也没有经常发作的情况。

70.问:痫证与癫狂有什么异同?

答:相同点:都有神志失常表现,在病因上均可由气、火、痰所致,治法上可以互相参考。

不同点:痫证是发作性的神志病变,以突然扑倒,昏不知人,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或口中猪羊叫声,移时苏醒,醒后神志仍如常态。癫狂是经常性神志失常,以沉默痴呆,语无伦次,静而多喜和喧扰不宁,躁动打骂,动而多怒为表现

71.问:痫证是根据什么原则分类辨治的?其辨治原则有哪些?

答:痫证是根据病机属性而分类辨治,如风痰壅阻,痰火内盛,心肝肾亏虚等。其辨治原则主要有本虚、标实和标本兼顾等。

72.问:癃闭的病机如何,怎样辨证分类治疗?

答:病机:由三焦决渎失司,膀胱气化不利所致。

辩证论治:根据病情辨清虚实,结合三焦的病位进行治疗。实证是邪阻气机壅滞,治疗以调气祛壅为主,无形之气以清泄分利,有形之气则应泄浊祛瘀。虚证多阳气不化,宜化气行水,脾虚者补气升陷,肾虚者补肾助阳。

73.问:癃与淋有什么关系?

答:相同点:均表现为排尿异常,小便困难。病机、病位基本相同。

区别点:癃,是排尿困难,小便不利,甚则闭塞不通。 淋,为排尿频数,淋沥不畅,并有刺痛。

联系点:小便淋沥不畅日久,可以发展为小便点滴不通,而成癃闭。一般常见石淋、血淋,最后致癃闭。

74.问:脚气病的主症是什么?如何鉴别湿脚气、干脚气和脚气冲心?

答:脚气病主症:腿足软弱,行动不便。

湿脚气:两胫肿大,先从脚心,渐及少腹,腰脚重着。

干脚气:两腿不肿,日渐枯瘦,皮肤甲错。脚气冲心:突然上气喘息,甚则鼻煽,呕吐不食,动悸,甚则恍惚,语言错乱。

75.问:脚气病的治疗原则和具体措施有哪些?

答:治疗原则以宣壅逐湿为主。

偏寒湿、水湿的湿脚气,以逐湿通络为主。干脚气以清热利湿为主,同时加和营调血。脚气冲心则宜下气泄毒为主,并分别其寒热而施药。

76.问:痿病有哪些特征?肝肾不足、湿热浸淫两证的证候及治疗怎样?

答:痿病的特征:肢体筋脉弛缓,手足痿弱无力。

肝肾不足:渐见下肢痿弱不用,兼肝肾虚证,治以滋阴清热、补益肝肾,方虎潜丸、河车大造丸、鹿角胶丸可选用。

湿热浸淫:两足痿弱或微肿、微热,得凉则舒,身重,胸闷痞满,小便赤涩热痛,苔黄腻,脉濡数,治以清热渗湿,方用加味二妙散。

77.问:蛔虫、寸白虫各有哪些临床特征?怎样治疗?

答:蛔虫为病,多见呕吐、厥,嗜异证等。治疗以驱虫为主,佐以健脾化湿,方用追虫丸等。

寸白虫为病,多见腹胀隐痛,腹泻,食少,胀满,精神不安等证。治法,以先杀虫理气,后健脾和胃,可选用槟榔汤、榧子散等方。

 

 

电子邮箱  
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中医堂
功能科
影像科
口腔科
病理科
重症监护科
儿科
外科
针灸康复科
骨伤科
肛肠科
妇产科
耳鼻喉科
检验科
内科
眼科
麻醉科
肝病科
碎石科
皮肤科